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1.2时间和位移 (学案+教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1.2时间和位移 (学案+教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0-16 14:48:02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2时间和位移(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学法指导】
1、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用红笔标注疑问。
2、通读教材,完成学案。
【自主学习】
1.时刻和时间间隔:
表示某一瞬间的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_的就是时间间隔
2.路程和位移
位移表示质点__________的物理量. 路程表示质点通过的__________的物理量
位移是即有_____又有_____,大小为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为有向线段的方向,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与质点的_________无关,只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路程不仅与质点的__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3.矢量和标量
物理量中有的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______,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就是_______. 矢量有________________等,标量有________________等.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1)在一维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移等于末、初两个位置的坐标变化,记为ΔX=________.
(2)ΔX为正值表示物体向_________运动,ΔX为负值表示物体向__________运动.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下图中给出了“神州”5号飞船在飞行中的一些记录,你能判定给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吗?
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二】
问题1:如下图所示,一个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试求其位移。

问题2:某人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沿圆周运动了:
(1)1/4周,2/4周,3/4周,其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2)1周又如何?
(3)若沿圆周运动了1.75圈,又如何?
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三】
讨论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一定要理解清楚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明确时间和时刻的不同。
时间
时刻
概念
在数轴中表示的区别
2.本节重点是理解并能计算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最根本的方法是掌握其定义,领悟二者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与联系,请填写下表中内容。
路程
位移
定义
性质
单位
联系
【思考】
【课堂练习】
1.(2017河北定州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以下计时数指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
B.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
C.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
D.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
2.(2017安徽青阳一中高一期中)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间表
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3.(2017宁夏银川二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的时间轴,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前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有可能会小于位移的大小
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5.(2017辽宁大石桥二中高二模拟)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离O点的距离为20 m,然后落回抛出点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6.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图示路径从开阳桥出发,经西单,到达王府井。从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为4 km;从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为3 km。两段路线相互垂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7 km、7 km B.5 km、5 km
C.7 km、5 km D.5 km、7 km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C【解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19:00”是时刻,A错误;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7:30”是时刻,B错误;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41分钟”是时间间隔,C正确;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6:00”是时刻,D错误。
2.B【解析】时刻表示时间点,时间表示时间长度,A错误;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B正确;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C错误;1分钟能分成无数个时刻,D错误。
3.C【解析】t2是时间轴上的一点,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2 s内是时间间隔,A错误;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B错误;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C正确;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 s内,D错误。
6.D【解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是从开阳桥指向王府井的线段长度,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位移大小为5 km,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即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加上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共计7 km。选D。
第1章第2节 时间和位移 (教案)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教学分析
本节结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时间和位移,为下一步学习速度奠定知识基础.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情景入手,让学生逐步认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采取“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创设多样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总结知识.
对时刻、时间间隔的教学,包括对路程、位移概念的理解,采取“情景贯穿”的教学方法,要比逐个解释名词效果好.尤其对位移这一矢量的教学,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感到不习惯是很自然的,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联系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积极体现新课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改革理念.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建议
运动学中几个基本概念,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内容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而清晰的第一印象。尤其是本节的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例如可用坐标轴来讲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坐标轴上的一段线,时刻是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可类比一段录像和其中的某个画面。还可让学生举例并进行讨论,这样既直观又易懂。位移是学生在高中接触的第一个矢量概念,在这里展示不宜对矢量及其运算做太多的扩展,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有一类物理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并会用正负号表示直线运动中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1.下列问题及高一学生作息安排表中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
①、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时间12秒91的成绩夺得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田径金牌是时刻吗?。
②、刚才是北京时间8点整是时刻吗?
③、各位旅客请注意,由深圳开往桂林36次列车开车时间12点30分,请各位旅客自觉排队等候检票是时刻吗?
二、新课教学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学生讨论
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从O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则下列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
①前3 s内 ②第2 s内 ③(第)2 s末 ④第3 s初 ⑤第二个2 s内
(二)路程和位移
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条路远,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当然有,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
小结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问题: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
答: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三)矢量和标量
像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像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问题: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理量,说明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
  答:温度、时间、质量、密度等是标量,速度是矢量。
  问题: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口袋中原来有20 kg大米,再放入10 kg大米,口袋里共有30 kg大米。那么如果一个物体第一次的位移大小为20 m,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10 m,则物体的总位移是不是30 m呢?
 问题:阅读教材的思考与讨论,能否得出分位移和合位移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矢量运算的一般法则(实验班)。
教师总结
  1.当两个矢量共线时,可以用算术运算,但首先要设定正方向。
  2.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合矢量和分矢量必将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3.不共线矢量的运算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叫三角形定则。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问题: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
答: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用直线坐标系来描述。
在直线坐标系中,位置用点来描述,记为x=?;位移是位置的变化,记为Δx,Δx=x2-x1。
分析讨论:一个物体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已知点的坐标,怎样求物体的位移?负号的含义是什么?能否在直线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三、课堂小结
物理中矢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当规定了正方向后,正值表示与正方向同向,负值表示与正方向反向。反之亦然。
四、板书设计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是时间轴上一点,对应某位置;时间是时间轴上一线段,对应一段位移
2、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 (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3、矢量和标量
(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Δx=x2-x1
五、布置作业
《整合资源》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2 时间和位移(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都能够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2.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做花样滑冰动作的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 时间有方向,所以时间是矢量
C. 在描述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并假定它不动
D. 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必和路程相等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3 s与距离A点6 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按原路原速率返回.设A点为计时起点,并且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在7 s内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2 m, 6 m      B.-2 m, 14 m
C.0 m, 3 m D.2 m , 14 m
4.某同学在操场中所进行的下列运动中,位移最大的是: ( )
A、先向东运动8m,接着向西运动4m B、先向东运动2m,接首又向西运动8m
C、先向东运动4m,接着向南运动3m D、先向东运动3m,接着又向北运动4m
5.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
B、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6.一质点在轴上运动,各个时刻 (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
A.第1s内位移最大 B.第2s内位移最大
C.第3s内位移最大 D.第4s内位移最大
7.下列物理量是标量的是(  )
A.温度 B.路程 C.位移 D.时间
8.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大于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为零,但位移可能不为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9.云鹏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绿妹找来了一把刻度尺,她们想办法测出了硬币的直径,然后让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她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她们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1)硬币圆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多少?
(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否相同?
10.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2 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2、C;3、B;4、B;5、A;6、B;7、ABD;8、ABD;
9.【答案】 (1)相同,78.5 cm (2)不相同
10.【答案】 -5 m -5 m
【解析】Δx=xB-xA=(-2 m)-3 m=-5 m,Δx为坐标变化量,也就是物体的位移,其大小为5 m,位移是负值,表示位移的方向沿Ox轴的负方向.
《整合资源》物理人教版必修1
运动的描述
1.2 时间和位移 (练习)
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
B、路程可以大于位移的大小,也可以等于或小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总是等于路程
D、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位移可以等于零,但路程不可能等于零
2.从5m高处落下一个小球,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2m高处被接住,则在全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4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3.如图1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
A. 0,0 B. 4R向西, 2πR C.4πR向东,4R D. 4R向东,
4.(多选)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5.(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Δx1+Δx2
6.(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D.-10 ℃比5 ℃的温度低
7.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的400m标准跑道上举行的400m和100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S甲S乙
C、X甲>X乙,S甲>S乙 D、X甲8.(多选)2015年1月13日6时30分,随着4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乘坐临沂舰舰载交通艇,迅速驶向附近海域的“振华8”号商船,首次采取特战队员随船护卫方式的护航正式开始,当地时间2015年1月15日中午,刚刚执行完第805批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成功将“振华8号”重大件运输船安全护送至解护点。若护航编队的舰艇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6时30分”指的是护航开始的时刻
B.“6时30分”指的是护航的时间
C.研究护航编队的舰艇在整个护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时可把它们视为质点
D.以某一舰艇为参考系,其他舰艇都在运动
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
B.第ns内就是(n-1)s末到ns末这1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
C.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
D.不管是前5s还是第5s,都是指时间
1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A、C、D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汽车的位移及路程.
参考答案
1、D;2、A;3、D;4、AD;5、BD;6、AD;7、B;8、AC;
9、BCD
10、【答案】 1 800 m,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2 200 m
【解析】 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要看物体运动时的实际路径,由勾股定理得:xAC== m=1 000 m.由于A、C、D共线,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xAD=xAC+xCD=1 000 m+800 m=1 800 m.因为tan∠BAC=,所以∠BAC=53°,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路程为:xAB+xBC+xCD=2 200 m.
课件22张PPT。第2节 时间和位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课标解读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
2.掌握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3.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二者在计算时方法的不同;
4.会用坐标及坐标变化表示物体位置和位移。
甲:明天什么时间打球?
乙:明天下午4:00
甲:大概打多长时间?
乙:大概40分钟。
请问对话中的两个“时间”含义相同吗?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间的单位:年(y)月(m)日(d)小时(h)分钟min)秒(s)
2、时间的单向性(不可逆性)3、常说的“时间”分为:
(1)时刻(某一瞬间)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
(2)时间间隔(一段时间)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6 7 8t / h起床到班30分钟30分钟10分钟早读早读结束打点计时器5. 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4.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后面学习)进行测量.日晷(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6 7 8t / h起床到班30分钟30分钟10分钟早读早读结束例: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的有 ( )
A.时间轴上的点
B.时间轴上两点间的间隔
C.小明上学在路上需要走30min
D.11:30放学BC?思考 以下各词指“时间间隔”还是“时刻”,并在时间轴上表示:0 1 2 3 4 5 6 7 8t/s前2秒 第2秒 2秒内 第2秒内
第2秒初 第2秒末 2秒末 第1秒末前2秒第2秒2秒内//第2秒内第2秒初第2秒末/2秒末小结:n秒末、n秒初是指时刻。第n秒内是指1秒的时间。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说明1.时间可以用来展示某一个运动过程(录像)
2.时刻只能显示运动过程的某一个瞬间(照相)
3.在时间轴上时间用线段表示,时刻用点表示 t1 t2t△t1.从重庆到北京有几种方式?
(1)坐飞机
(2)坐火车
(3)先乘船,再坐火车2.这几种方式的路程相同吗?用路程能反映共同特点吗?能说明运动方向吗?选哪条路线最佳?快递员:我在你家附近300m处,快过来取你的邮件。某某:??……找不到!快递员:在北门某某:说清楚一点好不好?快递员:怎么说?某某:在北门偏左还是偏右,且多远的地方……快递员:真啰嗦,既要说大小,还要说方向……???快递员所在位置案例: 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表示二、路程和位移 定义:
局限性:
2、位移
(1)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方向:初位置 → 末位置
大小:初、末位置间线段长度
(2)符号:X ,单位:m注意:位移具有方向性 1)不能反应运动的某些本质(共同点)
2) 描述不够精确(无方向)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1、路程:2、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位R的半圆弧由A经B到C,则物体的位移等于____,方向 ;物体的路程等于____。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他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2最小
B、沿3最大
C、一样大
D、虽一样大,但方向不同C4R由A指向C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
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等于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E.位移只能用于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只能用于描述曲线运动BC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轨迹的长度表示位置变化表示运动轨迹长度只有当物体做 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无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1)矢量:具有大小与方向的量

(2)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
说明矢量必说明方向如:位移、力、速度等如:路程、质量、密度等 三、矢量(scalar)与标量(vector)总结:标量的运算为简单的代数运算。而矢量的运算则为平行四边形定则。1、直线运动的位置表示:_________
? 如物体先处于A位置,后处于B位置
⑴ 试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移;
⑵ 指出位移的大小与方向;
? 如物体先处于B位置,后处于A位置
结果又如何?坐标计算能得到吗?三、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直线运动的位置表示:______
2、位移△ x (以后简化为 x ):
△ x =坐标x2-x13、位移中负号的意义——方向体会并记忆:
“初-末” or “末-初” ?1.本堂课学习了时刻和时间区别和联系;2.学习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3.学习了矢量和标量概念及区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