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 (含答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 (含答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5 12:49:42

文档简介

第3课
《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学生用)
一、基础训练
1.填空。
(1)《星星变奏曲》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代表诗人    ,他著有诗集《      》《       》等。
(2)《星星变奏曲》这首诗多用   的修辞手法,以   为主要意象,来表现      的主题。
2、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劫难(jié)
憧憬(chónɡ)
凝望(nínɡ)
B.安慰(wèn)
朦胧(ménɡ)
疲倦(juàn)
C.静谧(mì)
僵硬(jiāng)
闪烁(shuò)
D.覆盖(fù)
颤动(zhàn)
寂莫(mò)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谁还会/在夜里_______      
b在天上的星星________了的时候
c谁不喜欢________的旗子
A、凝望 疲乏 飘扬
B、眺望 疲倦 飘扬
C、凝望 疲倦 飘动
D、眺望 疲乏 飘动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B.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C.涌出/金黄的/星星
D.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5.(2017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B.“中华文化湖南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伟人故里锦绣湖南”为主题,举办了文化讲坛、书画精品联展等
C.“十三 五”期间,根据总体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6、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a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__________
b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__________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__________
7.(2017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试题)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 ③雪是像盐一样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①⑥②⑤
二、课内阅读巩固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8.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你认为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中的“涌出”改换成“冒出”或“跳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话,表达一种期盼或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再摘抄一首江河的诗歌,并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现代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夜色中,我们溜出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
我却说是一万
[]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14.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①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像,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哪些诗句点明题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同学们,你们看到天上的繁星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 请把你的想像描述出来。

我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9.学习了《星星变奏曲》后,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星星在闪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遐想之星】遥望星空,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和联想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
《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教师用)
一、基础训练
1.填空。
(1)《星星变奏曲》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代表诗人    ,他著有诗集《      》《       》等。
(2)《星星变奏曲》这首诗多用   的修辞手法,以   为主要意象,来表现      的主题。
答案:(1)朦胧 江河 从这里开始 太阳和他的反光 (2)比喻 星星 追求光明
2、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劫难(jié)
憧憬(chónɡ)
凝望(nínɡ)
B.安慰(wèn)
朦胧(ménɡ)
疲倦(juàn)
C.静谧(mì)
僵硬(jiāng)
闪烁(shuò)
D.覆盖(fù)
颤动(zhàn)
寂莫(mò)
答案:C
解析:A项中“憧”应读chōnɡ;B项中“慰”应读wèi;D项中“颤”应读chàn,在“颤栗”一词中读(chàn),“寂莫”应为“寂寞”。
点评:考查常用字字音、字形辨析,此题从字音和字义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多音字的字音和字义,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的准确性,就能找出答案了。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谁还会/在夜里_______      
b在天上的星星________了的时候
c谁不喜欢________的旗子
A、凝望 疲乏 飘扬
B、眺望 疲倦 飘扬
C、凝望 疲倦 飘动
D、眺望 疲乏 飘动
答案:C
解析:
“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疲乏”“疲倦”虽意义相近,但“疲倦”更适合诗歌语言。“飘扬”“飘动”都有随风吹动的意思,但“飘动”也更适合诗歌语言。
点评:本题主要为近义词词义辨析,结合语境及诗歌韵律才能选对词语。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B.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C.涌出/金黄的/星星
D.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答案:B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柔软得/像一片湖”。
点评:划分诗词的朗读节奏,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应根据句子的词,词组和意思来划分。
不要单独凭借语感,应二者相结合。
5.(2017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B.“中华文化湖南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伟人故里锦绣湖南”为主题,举办了文化讲坛、书画精品联展等
C.“十三 五”期间,根据总体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答案:A
6、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a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__________
b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__________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__________
答案:(1)反复、反问
|
(2)比喻
|
(3)通感
解析:正确辨析常用修辞方法和特殊修辞方法,关键在于理解好不同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如:通感,就是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点评:考查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审清句子,把握好常用修辞方法的特点,此题填写准确性答案很简单了。
7.(2017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试题)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 ③雪是像盐一样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①⑥②⑤
答案:A(根据“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提示排序。)
二、课内阅读巩固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8.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你认为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中的“涌出”改换成“冒出”或“跳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话,表达一种期盼或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再摘抄一首江河的诗歌,并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8.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也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之情。
9.既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温馨,月光的柔和与淡雅,更能把一个静夜中心灵的不平静表现得淋漓尽致(答案既能符合文意又能自圆其说即可)。
10.都有数目众多、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引人注目之感(大意正确即可)。
11.不好。“涌出”一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星星”出现的多、快,而“冒出”和“跳出”就没有这种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12.示例:如果我是一座高山/就让我矗立在祖国的最边缘/帮助战士们守卫着祖国的大门//如果我是一条小河/就让我流淌在母亲的心底里/帮助孩子们抚慰着母亲的心灵……
13.示例:《回旋》你提着那盏易碎的灯/你把我的眼光拉弯/像水波在你脚下轻柔消失/提着那盏铜制的灯/你用手遮着你像影子样柔和/把我的眼光擦得微微发疼/提着那盏熟透了的杏子/你绿得透过了你的裙子/让我染红云彩作你的背影/慢慢收回坠着的夕阳/你提着那盏梨子那盏樱桃/你在我嘴里嚼着/我的眼光飘出香味像果子/你把我拉弯拱上夜空/你碎了我把你拾起来。
三、阅读课外现代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夜色中,我们溜出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
我却说是一万
[]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14.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①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像,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哪些诗句点明题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同学们,你们看到天上的繁星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 请把你的想像描述出来。

我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初夏、星星、萤火虫
15.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数星星
16.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17.都认为自己数得很清楚,都认为自己有理。/啊,两小无猜的时代/天真无邪的童年
18.只要想像合理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19.学习了《星星变奏曲》后,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星星在闪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遐想之星】遥望星空,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和联想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望着满天的繁星,我陷入了沉思。人们传说月亮上有嫦娥、玉兔,那些知名的星座也各有各的传说,可那些并不知名的、离我们更加遥远的星星上,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正在发生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
解析:完成此题,首先要明确何为联想和相象,其次能够根据提供的对象,结合自己的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自己对事物的感知描述出来,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想法,独特的理解,表达上要求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掌握住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通过能借助对象写出形象生动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