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冀教版1位置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下冀教版1位置 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15 07: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左右;前后;上下。主要包括认识左右、前后、上下位置并会用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等内容,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2、加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描述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三种相对位置关系的关系。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人或某个物体的位置。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前后、上下三种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是一年级学生初次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相对位置,并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将位置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学生才能获得有关物体位置的深刻印象,清楚地理解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正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对比不同的位置,理解左右、前后、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
3、重视联系实际,将所学的位置关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行;
公交车要前门上,后门下。
课时安排:
3课时
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左右
1
前后
1
上下
1
总计
3
1
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认识左右并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难点
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数学教科书、文具盒、笔。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教室里有哪些物品。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我们的教室里都有些什么呀?
生:黑板、投影、桌椅、国旗、值日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物品,既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又为后面描述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认识左边与右边
物品的左和右
a、师:请大家向前看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品(黑板、值日表、课程表、国旗、、、、),请试着用“左”或“右”说出这些物品的位置。
师:站到和学生一致的方向,进行示范引导。如;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生:国旗的左边有、、、、、,国旗的右边有、、、、。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左”、“右”说出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教室里的物品位置,在用左右描述熟悉环境中物品位置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b、提出“摆课本和文具”的要求。
教师说(如:课本放在文具盒的右边;铅笔放在课本右边、、、、)学生摆,同桌互相检查,交流摆的结果。
师:谁能用“左”、“右”描述桌面上物品的位置?
请学生回答,全班谈论交流。
设计意图:按位置要求摆放物品,是关于左和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亲身操作的机会。
个体的左和右
a.认识身体的左和右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左右手,左右脚,那么根据所学同桌一组,互相用左、右来描述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同学身体上的左右。让学生了解,人身体上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体的部位来认识左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了解身体的左和右是确定的
提出用右手拿起数学书的要求,师生共同做。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拿书的手你们的不在同一边呢?让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的左和右都是确定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面对面站立右手拿书方向的不同,引出观察对方左和右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左和右的确定性。
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身边的数学
出示教材上的交通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现象。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设计意图: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交流体会规则的定义,同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巩固新知
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照样子说一说。教师请一名学生作为合作者,说出老师手中拿出的物品,然后小组合作,任意拿物品进行观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做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分组活动效率。
练一练第2题,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判断聪聪说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在观察、讨论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左右移到图画情境中。
提出大头蛙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空间。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开放的、自主发展的机会,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
达标反馈
习题:
上、下楼梯时要靠()行。
开车时要靠()行驶。
多数人写字用()手写字。
想一想,填一填。
3、8、6、10、5、9、7
从左往右数,6排在第()个,9排在第()个。他们之间还有()和()。从右往左数,9是第()个,10是第()个,8是第()个。
答案:1、右。2、右。3、右。4、3、6、10、5、2、4、6.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作业
答案:(1)2、5、梨
靴子/鞋、袜子、手套、围巾、两、两、5
左、右
板书设计:

位置
左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和自己身体的左右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不足的地方是应尽可能多的列举涉及左右的方面,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感受左右。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此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资源
1、
下楼的小朋友靠()走,上楼的小朋友靠()走。
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要靠()行走。
3、
上面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小马是第()位,从右数小象是第()位。
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
答案:1、(1)右、右。(2)右
2、7
3、4、4、8.
资料链接
在小学数学中常有这种题目:在
的左边是什么 在
的右边是什么 但在解答的时候却常常有分歧:有按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
的左右物体的,有按被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的.有很多参考书上却是以观察者自己的位置来定位被观察物体的左右.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位。
左右的定位是这样的:
1、被观察者是人时,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是以被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的。
2、被观察者为其他物体时,如苹果等等,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问题,是以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的。
3、被观察者是图片时,如果图片上是物体,按2中的方面确定,如果图片中是人,就会产生两种观察标准:问图片中某人的左边是谁,就是以某人为标准的。而问图片的左边是谁,就是以观察者为标准的。
上面这些方法,有的应该是科学的,有的只是一种约定俗成。
四、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有一点左右的概念,但要学生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常常容易颠倒,空间观念差,要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有一定难度。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及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还不能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摆一摆、练一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室中的物品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咱们的班集体,现在你就来观察咱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物品。通过学生观察熟悉的物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探究新知
认识左边与右边
1、先认识物品的左和右,请学生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品(黑板、值日表、课程表、国旗、、、、),并试着用“左”或“右”说出这些物品的位置。教师站到和学生一致的方向,进行示范引导。如;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左”、“右”说出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2、提出“摆课本和文具”的要求。如:课本放在文具盒的右边;铅笔放在课本右边、、、、)学生摆,同桌互相检查,交流摆的结果。
学生用“左”、“右”描述桌面上物品的位置。
3、个体的左和右
首先,要认识身体的左和右,引导学生说出同学身体上的左右。让学生了解,人身体上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让学生从身体的部位来认识左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了解身体的左和右是确定的。右手拿起数学书,师生共同做。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师拿书的手你们的不在同一边呢?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的左和右都是确定的。
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身边的数学
出示教材上的交通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现象。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三)小结。  
通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  
说板书
位置
左右
以人的左右为观察点的情况:
以物体的左右为观察点的情况:
本节课的设计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活动为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及与同桌说一说、问一问、做一做等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通过学生面对面及模拟上下楼梯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左右的相对性,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板书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2
前后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认识前后并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描述教室中某个人的位置。
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难点
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龟兔赛跑动画,公共汽车站课件。
学生准备:数学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小故事,看完后我请大家来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看完后)
2、师:根据你看的小视频给大家讲讲你看到的故事。(请几个孩子讲讲故事,点评并指导,认识前后。)
3、师再次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体会前、后的相对关系。
4、提出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的问题,全班讨论。(让学生知道做好一件事要有毅力、有耐心、要坚持到底。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作为认识前、后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前、后。
探究新知
看图说话
教师谈话,说明前、后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后播放公共汽车站课件。交流从课件和图中了解到的事物和有关前后位置的数学信息。如:车上乘客的位置、上下车乘客的位置以及汽车运行到站点位置等。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见。
设计意图: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公共汽车运行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用前、后描述某事物的位置,或几个事物的相对位置。
2、实践活动
1)让学生观察教室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请同学用前后描述教室里的物品)
2)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请同学回答)
3)请同学观察自己前面有几个人?第几个是谁?后面有几个人?等问题。(请同学回答)
4)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观察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前面的同学成为了后面)
5)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做游戏:站成一排,让下面同学来描述前面同学的前后位置。让学生站成一个圈,请下面学生描述同学的位置。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学习前后奠定基础。
6)让学生按口令摆课本和文具:课本在文具盒的前面,铅笔在文具盒的后面。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更全面的理解评判前后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
巩固新知
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题意,再回答问题。右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到图画,让学生再次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准确的描述。
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再鼓励学生描述各组运动员的位置。指导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不同的位置关系。既可以用左、右描述两组队员的位置,也可以用前、后描述每名运动员的位置。
让学生观察本班教室中同学的座位情况,鼓励学生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自己的位置。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实际位置,加强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习题:
乘公交车时要()门上车,(
)门下车。
动物们去郊游。
走在最前面的是(),
走在最后面的是()。兔子走在猴子的(
)面,
兔子走在小狗的()面。老虎走在猴子的()面,
猴子走在斑马的()面。
3、
(
跑在最前面的是(
),跑在最后面的是()。
小丽跑第()名,小英跑第()名。
小华跑在(
)、(
)、(
)的后面。
答案:前、后;大象、斑马、斑马、后、前、前;小明、小娜、4、3、小英、小丽、小娜。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作业
答案:1、(1)斑马、后、4.(2)后、乌龟、3。(3)3、斑马、牛、小狗。
(1)红红、林林。(2)美美、红红。
5只。
(1)小刚。(2)4、4。(3)10人。
板书设计:

位置
前后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情境图和自己及同学的位置来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前后的位置关系。不足的地方是应尽可能多的列举涉及前后的方面,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感受前后。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1、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根据五名参赛选手的话排名次。
3、
()号车在最前面,5号车前面有()、()、()车,5号车后面是()号车。
4、
()在最前面,()在最后面,猴子后面有()。松鼠排在()的后面。
猴子排在()的后面,()的前面。
答案:1、剧场、少年宫、4.
B、D、C、A
3,3、4、1,2
老虎、熊猫、大象和熊猫,老虎、松鼠、大象。
资料链接
小学生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征
1.生活常识是小学生数学认知的起点
要在儿童的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之间构建一座桥梁,让儿童从生活常识和经验出发,不断通过尝试、探索和反思,从而达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
2.小学生数学认知是一个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认知过程要成为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让儿童从生活常识出发,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去认识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特性、总结数学的规律,去学会用数学、提高数学修养、发展数学能力。
3.小学生数学认知思维具有直观化的特征
由于一方面儿童生活常识是其数学认知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思维是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以直观为主要手段,让儿童理解并构建起数学认知结构。
4.小学生数学认知是一个“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的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学习的过程。要让他们在数学活动或是实践中去重新发现或重新创造数学的概念、命题、法则、方法和原理。
3
上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认识上下并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物体的位置。
3、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
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视频,看图讲故事。
学生准备:数学教科书、语文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边听边想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一首美妙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歌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探究新知
放“夜景”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景物。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找出图中所有的景物。
师: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谁愿意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对能够应用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来描述的,教师予以表扬。
设计意图:欣赏动画课件,直观感受歌词中与画面的景物。为讲故事和认识上、下做准备。
提出看图讲故事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乡村的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上、下。
鼓励学生用上、下描述景物位置,通过图中事物的位置,使学生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同学们讲的真好,你们能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景物的位置吗?
学生可能会说:小桥的下面有小河,还有小船;小男孩在桥上走,桥下面有一条船;小朋友们在大树下玩游戏。
师:谁能说一说月亮、小桥和小船的位置?
学生会有不同回答,比如:
月亮在小桥上面,小船在小桥下面;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中间,小船在下面;月亮和小桥比,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下面,小桥和小船比,小桥在上面,小船在下面。
最后一种说法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
设计意图:会用上、下描述空间物体的位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看图说话,教师谈话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柜中有哪些物品。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说出一些物品的位置。现在咱们来看一看课本中的物品柜,说一说柜中有什么
生:有书、玩具熊、娃娃。
生:有鸡蛋、牛奶、面包。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说出柜中的物品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再次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柜中的物品,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提出“说一说柜中物品摆放位置”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鼓励学生用上下或左右描述柜中物品位置。
师:观察柜中物品,说一说是怎么摆放的,你能说出某件物品在柜中的位置吗?
生:书在玩具的上面;玩具在书的下面。
生:书的下面有玩具和牛奶。
生:牛奶在鸡蛋的右边,娃娃在小熊的右边。
、、、、、、
只要学生说的位置正确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表达看法的机会,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学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物品的位置。
让学生按口令摆课本和文具。
师:你们描述的都非常正确,下面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我们要做的游戏是按老师口令摆课本和文具,看谁摆的又快又正确。
例:数学课本在语文课本的上面,文具盒在数学课本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放是否正确,同时自己巡视查看学生摆放情况。
观察教室中的物品,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请学生回答并点评)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和下”,现在请你试着用“上”、“下”来描述教师中的物品。
生:国旗在黑板的上面。
生:电扇在课桌的上面。
生:凳子在桌子的下面。
、、、、、、、
学生描述的正确即可。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学习上下奠定基础。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体会上下的相对性,更全面的理解评判上下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6页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卧室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然后让学生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先说出地球仪的位置,再鼓励学生说出卧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某件物品。
练一练第2题,先观察水果架图,说一说有什么水果,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说出各种水果的位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描述某个物品的位置提高开放的空间。
练一练第3题,课件演示,让学生弄清题意,再鼓励学生考虑小动物们的需要和特点,自主设计分配方案。交流学生设计的分配方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重点说一说自己分配房子的想法。
设计意图:利用给小动物分房子这种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给学生创造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达标反馈
习题:
蓝天在头()面,大地在脚()面。
小鸟在树()面,老牛在树()面
红灯在黄灯的()面,绿灯在红灯的()面。
答案:上、下;上、下;上、下。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作业
3、
答案:
下、上、太阳、大树、小鸟、下。
9、7、3、1.相邻两个数字之间隔一个数学,差是2.
3楼、4楼、6层。
小兔、4;小马、1;小狗、小猴、小马;小猴、小狗、小兔。
板书设计:

位置
上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情境图和自己及同学的位置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不足的地方是应尽可能多的列举涉及上下的位置关系方面,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感受上下。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首先,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边听边想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其次,放“夜景”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景物。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找出图中所有的景物。欣赏动画课件,直观感受歌词中与画面的景物。为讲故事和认识上、下做准备。
通过歌曲和动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再次,通过看图说话,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对上下的理解。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表达看法的机会,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学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物品的位置。
教学资源
1、猜猜看。
2、
正方体在圆柱的()面。
长方体的()面和右面有圆柱。
球在正方体的()面。
3、看图填空。
答案:1、
2层、3层、5层。
2、
下面、下面、上面。
3、
资料链接
1.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发展
(1)从获得并建立初级概念为主发展到逐步理解并建立二级概念
(2)从认识概念的自身属性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3)数学概念的建立受经验的干扰逐渐减弱
2.小学生数学技能的发展
(1)从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2)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3)数感和符号意识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和多样性发展
3.小学生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
(1)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
(2)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对本质特征的把握
(3)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上学啦!
()走在最前面,走在最后面的是()。川川的前面有()个人,后面有()个人。贝贝和宁宁的中间是()。贝贝走在()的前面,贝贝的前面有()人。
2、
二、想一想,画一画。
1、在房子的上面画一个大太阳。
2、在房子的左边画一棵小树,右边画一天小路。
三、认真算一算。
3
2
4
6
8
7
5
10
9
用2加上它左边的数,再减去它右边的数,得数为()。
用6减去它上面的数,再加上它下面的数,得数为()。
用8加上它下面的数,再加上它上面的数,得数为()。
用10减去它右边的数,再加上它左边的数,得数为()。
用7加上它上面和下面的数,得数为()。
我是公正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左手拿筷子。()
在我国马路上行走,要靠右行走。()
25前面的第一个数是24,第二个数是23。()
和30相邻的数是31和32.()

中,
的下面是
。()
开始跳格啦!
1、向()走()个格,再向右走()个格,可以到达
那里。
2、向下走()个格,再向()走()个格,可以到达
那里。
3、向()走()个格,再向()走1个格,可以到达
那里
答案:一、
毛毛、乐乐、两、两、川川、乐乐、3。
下、上、下、上、上、下。
二、
三、1、8、20、6、20.
×、√、√、×、√
1.上、3、3.
2.
2、右、3
3.
上、3、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