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七 时分秒 同步教案(共4课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七 时分秒 同步教案(共4课时+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15 09: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时间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都要合理安排时间。所以,对时间的安排和体验,既是数学的重要知识,更是一个人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需的,是生活经验和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所以,关于时间的内容,本套教材特别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和活动来认识时间单位,体验时间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时间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1时=60分,体验1分钟;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认识1分=60秒。
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分、秒的过程,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验时间的长短,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
感受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 
单元教学难点:
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 
单元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1)初步建立对时、分、秒的直观感知。
教材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复习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然后让学生观察钟面来认识1时和1分,进而认识钟面。
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
(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大格就是5秒,8秒就是走了八小格。再通过动态演示3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60小格。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
(3)体验1秒有多长。
通过亲身体验:如眨眼、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秒的长度。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巩固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1分=60秒,1时=60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只出现数字较小的,以及整十倍数的换算。如600秒=()分
(2)突破“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一难点。
①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早上7时起床,8时上课,经过了多少时间?唤起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经验,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②不是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出示教材情境图,动态钟面演示时间的变化。让学生观察画面,分析相关信息。通过呈现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③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解决经过时间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可以是数格子的方式,直观、实用;也可以选择计算的方法,抽象、高效;还可以将曲线的分针转动转化为直线的数轴,便于学生算出经过的时间。(课件演示不同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认识1分知道1时=60分
1
认识几时几分
1
计算经过时间
1
认识秒
1
第一课时认识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0—82页的认识分
教学提示:
  时分的认识是“时、分、秒”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了整时后进一步安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本课时要求准确地认识时分,并知道1时=60分,它是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认知基础,同时,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教材的呈现重视创设丰富具体和现实的问题情景,以引导学生的认知需求。
学生已有基础: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就能初步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数、整时刚过、快到整时的时间,并对作息时间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教师提供的帮助:教学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为依托,力争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习生活,创设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有效地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教学目标:
结合熟悉的事情,经历看图说话、观察钟面拨动表针等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知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1时=60分。
结合具体事例,体验1分有多长,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验1分有多长。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要是学习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学习时间单位:时、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1、出示教材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在每一幅图里亮亮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生1:早晨六点半,亮亮在穿衣服。
生2:六时刚过(六时5分),亮亮在看电视。
生3:晚上9时,亮亮在睡觉。
生4:12时10分,亮亮在吃午饭。
生5:大约5时,亮亮在打羽毛球。
生6:6时整,亮亮在上课。
2、解决兔博士的问题。
师:你能把上面六件事情按照发生的时间排序吗?
全班交流排序结果。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引导观察钟面。
 师: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很细的针(秒针)。
 (2)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几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几古诗。
  (2)谈话:刚才的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找回来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提问: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意图:看动画片,让学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巩固分的时间观念,通过学生的谈论与活动,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三、巩固新知
学生互动拨钟表,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四、达标反馈
1、“做一做”第1题,教师计时,全班同学一起做。
2、“做一做”第2题,教师计时1分钟,看每个学生做了几道题。
 五、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吗?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六、布置作业
填空:
1、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2、电子表上显示10:30,它表明的时刻是()时()分。
3、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是()分;分针走1小格是()
4、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这时的时刻是()时。
5、我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6、从9:00到11:00,经过了()时。
7、时针从4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时。
8、时针从6走到10,经过的时间是()时。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时间观念,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几时几分作铺垫。]
答案:1、时、分、秒
2、
10
30
3、
60
60分
1分钟
4、
6
5、分钟
10
10
6、2
7、
1
8、
4
板书设计 
时、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1时=60分
教学反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个性的情感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这一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信心。“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并通过观察、验证、总结出了知识要点,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是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教学资料包
一、教材分析
《时分秒的认识》是冀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时=60分,体验1分钟;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认识1分=60秒。第一课时是认识分。本节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领域,认识钟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是学生已经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之后,进一步安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本小节主要是认识几时几分,并知道1时=60分,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体验感受1时、1分的长短,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构建起时间观念。它是学生学习本单元“解决问题”的认知基础,也是学生以后学习24时记时的认知基础。教材的呈现重视创设丰富具体和现实的问题情景,以引导学生的认知需求。
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北京奥运会倒记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作为背景,引出认识钟表的学习,例1是认识钟面和认识“1时=60分”。例2是认识1分,体验1分时间有多长。例3是认识1时,体验1时有多长。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教会学生认读钟面,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生活的必需。在课上,要充分体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小建立科学的时间观念,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二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就能初步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数、整时刚过、快到整时的时间,并对作息时间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年级孩子以随意注意为主,容易为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所吸引。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
1

=60
分。初步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通过让学生拨学具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充分感知1分和1时的长短。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参与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有关北京申办奥运的知识,关心社会,关心时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认为“钟面的认识和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这一教学目标,既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堂课的难点,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就能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根据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学习。这节课,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小组合作法、讲解示范法、动手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具准备: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1个钟面模型。
七、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激趣导入,通过提问:“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入,联系学生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提供材料、合作探究
在构建新知的教学环节,我从认识钟面
——认识时分及关系,体验时和分的长短。在教学中我层层设疑、分层递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利用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促思益智,以达到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第一环节:复习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出示教材情境图,学生观察。通过排六幅图的的顺序复习了旧知。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第二环节:认识钟面。
出示钟面模型。引导观察钟面。师提问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以此让学生认识钟面。在教学
1
时=
60
分的关系时,我先让学生猜想,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拨动钟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
1
时=
60
分的道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安排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做数学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准确的理解1时=60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第三环节:体验1分的时间,“动”、“静”结合。
我在课上,为了使这帮小娃娃们真切体会到
1
分钟到底有多长,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亲身感受的环节。利用课件播放
1
分钟动画片,再让学生分成活动小组,分别做
1
分钟口算,跳
1
分钟绳,写一分钟字,数一分钟数。通过两次动静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应该可以体会出
1
分钟的实际涵义。
(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结论建立在动态的体验、感悟和思考之上)
(三)巩固新知,让学生互动拨钟表,更加深了对钟面的认识。
(四)达标反馈,再次体会1分钟的长短。
(五)课堂小结,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吗?(生畅言)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学生通过回顾,总结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这种提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善于总结自己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时、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1时=60分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为准绳,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亲历充满发现的数学化过程,促进学生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获得丰富多彩、充满灵性的个性体验。使学生尝到了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成为真正的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3—84页的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2.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科学地使用和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看钟表的基本方法,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能准确读出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学准备: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教具钟、学具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复习:
  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有几个大格?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
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会转动多少?
请你说出下面分针表示的时间。(5分、20分、30分、50分、55分、12分、)
2、教师提问:同学们星期天都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们看看聪聪星期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83页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聪聪几时几分在干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板书:几时几分
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
生1:9:10聪聪和爸爸进公园门口。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2,分针从12起走到2走了个大格,10个小格,就是9时10分。
生2:
9:20聪聪在荡秋千。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4,分针从12起走到4走了个大格,20个小格,就是9时20分。
生3:
9:25聪聪离开秋千架。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5,分针从12起走到5走了5个大格,25个小格,就是9时25分。
生4:
9:30聪聪和爸爸一起玩碰碰车。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6,就是9时30分。
生5:
9:45聪聪和爸爸离开碰碰车场地。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9,分针从12起走到9走了9个大格,45个小格,就是9时45分。
生6:
10:30聪聪和爸爸做出公园出口。时针过了10时,分针指着6,,就是10时30分。
教师总结认识时刻的方法: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刻度几,想刻度几对应的是多少分?就可以读出时间几时几分。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聪聪在公园玩的事情完整的描述出来。
师:谁能把聪聪在公园玩的事情完整地讲出来?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讲述,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描述时时间的准确性。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看钟面说出各是几时几分,然后再认时间的书写,并读一读。教师重点说明3:05的读法和写法。
2、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达标反馈
1、写出下面时刻,并拨在学具钟上。
8时零5分 7时55分
11时50分
1时15分
2时零5分
2、从4时15分往后数5分钟。
答案: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4时20分。
五、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是几点钟开始上课的,还记得吗?
  2、时间滴答滴答过得真快,40分钟过去了,在这40分钟里面,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六、布置作业
1、画出下列时刻。
6:30
11:55
12:50
1:05
5:35
2、在()里填上“时”、“分”。
每天上午在学校里大约要学习3()。
看一集儿童电视片要25()。
课间休息10()。
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爸爸每天工作约8()。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答案:2
、小时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小时小时分钟
板书设计;
  认识几时几分
 9时10分
9时45分三是零5分
  9:10
9:45
3:05
 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教学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才会使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让学生越来越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加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本课教学设计了教师提问:同学们星期天都做些什么事情呢?而引出聪聪星期天到公园游玩的事情,继而引出这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
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本节课借助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1.出示教材第83页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聪聪几时几分在干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板书:几时几分
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
生1:9:10聪聪和爸爸进公园门口。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2,分针从12起走到2走了个大格,10个小格,就是9时10分。
生2:
9:20聪聪在荡秋千。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4,分针从12起走到4走了个大格,20个小格,就是9时20分。
生3:
9:25聪聪离开秋千架。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5,分针从12起走到5走了5个大格,25个小格,就是9时25分。
生4:
9:30聪聪和爸爸一起玩碰碰车。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6,就是9时30分。
生5:
9:45聪聪和爸爸离开碰碰车场地。时针过了9时,分针指着9,分针从12起走到9走了9个大格,45个小格,就是9时45分。
生6:
10:30聪聪和爸爸做出公园出口。时针过了10时,分针指着6,,就是10时30分。
教师总结认识时刻的方法: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刻度几,想刻度几对应的是多少分?就可以读出时间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掌握了怎样去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总结,学生更加明了了。
第三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的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事情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估计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需要的时间。
教学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新课导入
1、猜谜语: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弟弟指的是什么”?“哥哥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计算经过的时间
1、出示教材第85页情境图(1),学生观察。
师:聪聪是什么时候开始玩碰碰车的?到几时几分结束的?
生:聪聪是9时30分开始玩碰碰车的,到9时45分结束的。
师:你能帮聪聪算一算他玩碰碰车用了多长时间吗?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方法一:数格的的方法,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5分钟,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方法二:减的方法,聪聪是9时30分开始玩碰碰车的,到9时45分结束,45分减30分等于15分。
不要求学生列式,只要说明白就可以了。
2、出示教材第85页情境图(1),学生观察。
师:聪聪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
方法一:9时10分到10时10分是1小时,
10分到30分是20分,一共是1小时20分。
方法二:9时10分到10时整是50分,10时整到10时30分是30分,一共是80分。
(二)估计需要时间
1、出示教材第85页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一:图中的小朋友在洗澡。
生二:图中的小朋友在刷牙。
生三:图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生四:图中的小朋友在穿鞋。
师:那你平时做这些事情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的体验和经验估计、交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个体体验的机会,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合理评价和指导。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答案根据各学校情况而定。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口头回答,重点一说是怎样算的。
答案:(1)他是8:15从家出发的。
(2)小明在11:55可以回到家中。
四、达标反馈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3:20到3:55是()分,8:30到9:20是()分,11:20到13:10是()分。
3、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4、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答案:1、
20
15
2、
35
50
1小时50分(90分)
3、
40
10
10
五、课堂小结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六、布置作业
1、练一练第3题.
答案不唯一。
2、填空。
(1)小明7:50到校,11:50放学,他上午在校的时间是(
)。
(2)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上午第一节课8:10上课,下课时刻是(
)。
(3)小红从下午4:50开始做作业,到下午5:30完成,她写作业的时间是(
)。
(4)分针从数字3走到6,经过的时间是(
)。
答案:(1)4小时
(2)8:50
(3)40分
(4)15分
板书设计
计算经过的时间
9:30到9:45是15分
9:10到10:30是1小时20分(80分)
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二年级下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做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完成某件事用了多长时间,是人们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所以本节课借助学生熟悉的逛公园的事情,让学生计算简单事情经过的时间。在活动设计上,教师给足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计算的时间,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事情的经过时间,并能估计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需要的时间。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一、猜谜游戏,新课导入
1、猜谜语: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弟弟指的是什么”?“哥哥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猜谜语游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四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7—88页的认识秒。
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会秒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秒的特点和特殊用途,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师:今天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钟表、手表、时钟……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多媒体出示各种表和电子表的图片,顺便介绍电子表上时间的显示。)那你知道谜语里的“三条腿”指的是什么吗?出示钟表图片观察钟表的组成。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出示教材第87页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运动会,现在是小动物门在举行赛跑,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你知道吗,百米赛跑都用秒计时。你知道飞人刘翔110米跨栏的最高纪录是多少吗?(是在2006年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田径大奖赛上创造的12秒88)你知道自己100米跑多少秒吗?
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时钟有3根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秒用来计量很短的时间,它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5、认读“秒”
①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边拨秒针)秒针指到5是几秒?指到6、7、8……12又是几秒?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探索规律: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所指的数字乘以5就是它代表的时间。
②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算一算:
生介绍算法:方法一:把两个数字代表的时间相减
方法二:秒针经过的格数乘5,就是经过的时间。
6、出示教材87页卫星发射和春节联欢晚会的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这两件事情什么时候用到了秒?(倒计时时)为什么用10秒倒计时呢 (教师提前准备好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教师多媒体演示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5、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帮助计时来完成。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答案:小时分钟秒
2、练一练第2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白用的时间长说明跑得慢。
答案:小强跑的快。
四、达标反馈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个小学生每天午睡1()。
(2)小芳吃饭大约用了25()。
(3)脉搏跳10次大约用了8()。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答案:(1)小时(2)分钟(3)秒(4)分钟
2、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一秒钟虽然很短,但我们只要利用好每一秒,就能做很多事,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时=()分
1分=()秒
1时20分=()分
80分=()时(
)分
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
180秒=()分
240分=()时
1时40分=()分
90秒=()分()秒
2、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小明穿外衣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
(5)爸爸每天工作8()。
(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
(7)一部电影放映了2()10()
(8)跳绳20下要用15()
(9)做一次深呼吸用24()
(10)小华跑200米用45()
3、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就是15分钟。()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答案:
1、1时=(60
)分
1分=(60
)秒
1时20分=(80
)分
80分=(1)时(
20
)分
2分15秒=(135)秒
60秒=(1)分
60分=(1)时
180秒=(3)分
240分=(4)时
1时40分=(100)分
90秒=(1)分(30)秒
2、(1)小时(2)秒(3)分钟(4)秒(5)小时(6)分钟
(7)小时分钟(8)秒(9)秒(10)秒
3、
(1)×(2)√(3)×(4)×(5)√(6)√
(7)×(8)×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1分=60秒
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的认识,能看着钟面说出几时几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1秒时间的长短,逐步建立1秒、几秒和1分的时间观念。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容量比较大。只要老师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利用电教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讲秒的作用时,本课教学设计里介绍了刘翔辉煌的成绩12秒88,让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只有分秒必争,才能实现梦想、为国争光。随机渗透: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让学生感悟时间长河是由很多的秒构成的,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
在教学“认识1秒”时,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秒针走一格,同时滴答一响,再用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让学生感觉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
在探究分和秒的关系时,因为1分=60秒是本课的重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先出示课件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格进行交流而得出结论,再给予适当启示指导。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视“经历”、“体验”、“探索”这个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1、填空
1时=()分
1分=()秒
1时20分=()分
80分=()时(
)分
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
180秒=()分
240分=()时
1时40分=()分
90秒=()分()秒
2、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小明穿外衣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
(5)爸爸每天工作8()。
(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
(7)一部电影放映了2()10()
(8)跳绳20下要用15()
(9)做一次深呼吸用24()
(10)小华跑200米用45()
3、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就是15分钟。()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答案:
1、1时=(
60
)分
1分=(
60
)秒
1时20分=(
80
)分
80分=(
1
)时(
20
)分
2分15秒=(
135
)秒
60秒=(
1
)分
60分=(
1
)时
180秒=(
3)分
240分=(
4)时
1时40分=(100)分
90秒=(
1)分(30)秒
2、(1)小时(2)秒(3)分钟(4)秒(5)小时(6)分钟
(7)小时分钟(8)秒(9)秒(10)秒
3、
(1)×(2)√(3)×(4)×(5)√(6)√
(7)×(8)×
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
1、秒针走1圈(60小格)的时间是( )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 )分,即1分=( )秒。
2、明明跑50米用了11秒,亮亮跑50米用了10秒,( )跑的快。
3、钟面上走的最快,最细、最长的针是( )针。
4、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常用( )作单位。
5、秒针走1个小格是( ),走1个大格是( ),走5个大格是( )。
6、半分钟,秒针要走( )个大格,即( )个小格。
7、秒针从5走到10,走了( )秒;秒针走1圈是( )秒,合( )分。
8、( )、( )、( )是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9、时针走1个大格是( )时,走4个大格是( )时。
10、秒针走1圈,分针走( )。
11、时针从1走到2,分针会走( )个大格;分针从1走到2,秒针会走( )圈。
12、眨一下眼睛大约用1( )。
二、比较大小。
2分( )120秒 2时( ) 180秒 30秒( )30分
2分10秒( )130秒 1时( )60分 120秒( )120分
三、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新闻联播播放的时间为30( ) 2、小丽每天睡9( )
3、小华跑50米用了12( ) 4、每天看动画片30( )
5、跳绳10下大约用7( ) 6、做眼保健操大约是5( )
7、我走200米大约需要2( ) 8、我们班的早读时间是25( )
9、周末王老师回一趟老家乘车需要3( ) 10、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
四、判断:
1、小兰1秒能跳绳100下。( )
2、小东从1楼走到5楼所需时间为1秒。( )
3、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 )
五、解决问题:
1、小强绕操场跑一圈用了55秒,小华跑一圈用了1分4秒。小强和小华谁跑得快?
2、小美3秒能做一道口算题,15秒能做几道口算题?
3、体育课上跑100米,小勇用了14秒,小亮用了16秒,小强用了13秒,小兵用了15秒。
(1)谁跑的最快?
(2)把他们按成绩进行排名。
4、小红跑400米的时间大约是1分10秒,小丽用了68秒,谁跑的快?
答案:
1、
60
1
60
2、亮亮
3、秒
4、秒
5、
1秒
5秒
25秒
6、
5
30
7、
5
60
1
8、时、分、秒秒
9、
1
4
10、一小格
11、
12
5
12、秒
二、
=
><
=
=
<
三、1、分
2、小时
3、秒
4、分
5、秒
6、分
7、分
8、分
9、小时
10、小时
四、1、×2、×
3、√
五、1、55秒<1分4秒小强跑的快。:>小于是<
2、15÷3=5(道)
3、(1)小强跑的快。
(2)小强、小勇、小兵、小亮
4、1分10秒>68秒小丽跑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