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5 14: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及写作背景。
2、默读课文,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5分钟)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环节二:预习检查,识记生字词。(10分钟)(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小组识记,完成好的小组加1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彷徨(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3、《四书》指:




《五经》指:





4、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中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学)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学奖。
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试回答的正确率酌情加分,满分为10分)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3、“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4.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5.《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6: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细致交流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过程:
环节一:复习,听写课后生字词。(10分钟)(每组抽一位同学上黑板前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互批互改,以准确率计分,满分为10分。然后订正错误字词后朗读记忆。)
环节二:探究质疑(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试回答的正确率酌情加分,满分为10分)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环节三: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试回答的正确率酌情加分,满分为10分)
1.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