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学会看病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学会看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世间情感万万千,唯独母爱最撼动人心、惊天动地。《学会看病》一文描述了一位母亲为培养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求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的事。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路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学生自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后再细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边读书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在独立阅读中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从而懂得应该从小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前准备
1.搜集作者的资料,搜集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感受母爱(用时:4分钟)
1.多媒体播放歌曲《懂你》,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是献给谁的?2.鼓励学生讲述有关“母爱”的故事。3.组织学生交流毕淑敏的资料,出示课题,设疑: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她是医生,为什么还要让儿子自己去看病呢?
1.欣赏歌曲,感受母爱。2.自主交流: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歌。3.交流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或自身经历等方面感悟、体验到的“母爱”。4.交流作者资料。
1.写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读“阅读提示”,借助“阅读提示”来确定学习目标。2.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2)标好小节段,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组织讨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去学习。
1.轻声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提出了什么问题,小组研讨。2.自读课文,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雪上加霜、来日方长、毫无疑义。4.小组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事。)5.小组合作探究:(1)母亲发现儿子生病了。(2)母亲决定让儿子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3)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儿子回来。(4)儿子看完病回家,母亲勇气回升。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打蔫(niān niǎn)怔住(zhèn zhènɡ)
艰涩(shè sè)坠入(zuì zhuì)拖沓(tǎ tà)倚靠(yī yǐ)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喋喋不( ) 雪上( )霜按( )索骥 来日方( )忐忑不( ) 毫无疑(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读课文,品味母爱(用时:14分钟)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画出文中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2)在句子后面写下自己的感受。(3)讨论交流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从描写母亲的句子中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
1.根据“提示”要求,画出文中有关句子,写下感受。2.小组讨论重点句,交流感受:(1)“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2)“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3)“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4)“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磨炼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5)“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负责任的爱是真爱。)3.多读几遍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4.同桌交流后,再全班交流。5.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6.配乐感情朗读。
5.填写学生课堂活动卡。(见本课学生活动卡设计)6.读读下面这段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下面写一写文章中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全班交流:你对这位母亲有什么看法?2.多媒体出示拓展问题:(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3)你读过哪些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我意志的文章或故事?3.启发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呢?写下来拿回家给父母看看。
1.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回忆日常生活中父母教育自己的一些小事。2.同桌交流对文中母亲的看法,体会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3.阅读拓展问题。4.交流生活中类似的父母之爱。5.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我意志的小文章。6.汇报、交流感受。7.写一写想对父母说的话。8.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赞扬,可以是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8.写一件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我意志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呢?在下面写一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