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讲练测)-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讲练测)-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5 22:42:30

文档简介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依据下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农业
D.
服务行业
【答案】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见其救国主张是(

A.
三民主义
B.
中体西用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业救国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是张謇的救国主张。A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救国主张;
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张;
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3.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制度的阻碍
B.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经营管理不善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答案】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4.清末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他“遗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
创建大生纱厂
B.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
兴办湖北织布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识记能力。A项大生纱厂是张謇创建的,与题意相符;B项安庆内军械所是曾国藩创建的,与题意不符;C项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与题意不符;D项湖北织布局是张之洞兴办的,与题意不符。故选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洋军阀的分裂
B.
日本给北京政府的贷款
C.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答案】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6.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D.内地经济也发展起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知识,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D所述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7.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A.
丝绸服饰
B.
长衫和马褂
C.
藏族服装
D.
中山装和旗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有关知识的识记。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因为受辛亥革命影响深,中山装特别流行,旗袍则反映了人们思想的开放。故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8.1915年张老太爷从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饭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C.观看电影《定军山》
D.拖着长辫的男人在用油票和布票买洋油、洋布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9.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同学们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题。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生活习俗。答案D中现象很明显是承袭封建社会的思想生活习俗,不符合民国初年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下的生活习俗。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来。
  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早期的火车头
早期电话
《定军山》剧照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①交通方面:
②通信方面:
③文化生活方面:
④社会习俗方面:
【答案】①交通方面: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②通信方面: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③文化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④社会习俗方面:辛亥革命后,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八年级中历史上册的后面部分的内容,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学过中国人民百年来在政治上的救亡图存,这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经济上的救亡图存,它是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本课还介绍了近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它是中国近代急剧变动的全貌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继前面知识的一个重要延续,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知识梳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4.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知识链接: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2.
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习俗变化的法令。
(2)表现: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取消好“老爷”“大人”等有等级观念的称呼,改为“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典例说明】
例1:总的来说,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


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内地比较发达
教师点拨:
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张謇开办了恳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规模大的是大生纱厂。大生纱厂后来负债累累,被吞并。
2、西方发明的轮船和火车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晚期。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轮船、火车的出现和使用,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同时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
二、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知识链接:
1.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制约,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2)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2.
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伴随着欧美各国的殖民侵略,西方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和生活习俗等也相继传入中国,使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特别是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致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很有限,传统的习惯势力仍然存在。
【典例说明】
例2: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延缓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B.
促进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交流
C.
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D.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教师点拨:
在近代中国,虽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无论从其广度,还是深度上说,都是十分有限的。其表现主要是:轮船还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可看到,在广大内陆地区的江河中航行的依然是旧式的木船或帆船;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分布更是极不合理,人均拥有的铁路长度只有几厘米。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里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更是极少数富有人家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旧习惯残余仍然顽固地存在着。
【本课小结】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不同时期的发展
(2)近代民族工业特征
2.社会生活的变化
(1)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依据下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农业
D.
服务行业
2.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见其救国主张是(

A.
三民主义
B.
中体西用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3.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制度的阻碍
B.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经营管理不善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4.清末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他“遗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
创建大生纱厂
B.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
兴办湖北织布局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洋军阀的分裂
B.
日本给北京政府的贷款
C.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6.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D.内地经济也发展起来
7.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A.
丝绸服饰
B.
长衫和马褂
C.
藏族服装
D.
中山装和旗袍
8.1915年张老太爷从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饭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C.观看电影《定军山》
D.拖着长辫的男人在用油票和布票买洋油、洋布
9.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来。
  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早期的火车头
早期电话
《定军山》剧照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①交通方面:
②通信方面:
③文化生活方面:
④社会习俗方面:(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这里的他指:(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张骞
D.
邓小平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它“畸形”的表现有(

A.
从地区分布来看,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B.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C.
它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D.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国政府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B.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
北洋军阀的分裂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抗日战争时期
5.下列图表是《1913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表》,出现这种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A.
清政府放松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B.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C.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虽考中状元,但主动放弃高官厚禄的清末实业家张謇提出(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
B.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C.
“实业救国”的口号
D.
“求富”的口号
7.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时装上也显示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描述反映民国时期发生改变的一项社会习俗是(

A.
剪发辫
B.
易服饰
C.
废缠足
D.
改称谓
8.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
类别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1911年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
大人 老爷
跪拜 作揖
缠足
1911年后
强令剪辫
中山装 旗袍
先生 某君
鞠躬 握手
天足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
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人们坐火车出行
B.
商务印书馆在出售自己出版的书籍
C.
街上走来成群结队的留着辫子的男子
D.
有人去拍电报谈生意
10.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与压制
11.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可以看到或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①穿中山装或旗袍
②多数男子无辫子
③照相
④上网查资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在旧社会中,女人的“三寸金莲”被形容为“小脚一双,泪水一缸”。这种现象被改变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中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的有关资料,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③创办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如大生纱厂
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线图
材料三: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说法正确的序号。(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哪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简要指出其主要原因。(3分)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3分)【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八年级中历史上册的后面部分的内容,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学过中国人民百年来在政治上的救亡图存,这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经济上的救亡图存,它是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本课还介绍了近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它是中国近代急剧变动的全貌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继前面知识的一个重要延续,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知识梳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4.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知识链接: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2.
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习俗变化的法令。
(2)表现: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取消好“老爷”“大人”等有等级观念的称呼,改为“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典例说明】
例1:总的来说,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


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内地比较发达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方法总结】在解答此题时,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审题,题文中的“总的来说,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是解题的关键,明确问得是总体特点。
教师点拨:
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张謇开办了恳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规模大的是大生纱厂。大生纱厂后来负债累累,被吞并。
2、西方发明的轮船和火车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晚期。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轮船、火车的出现和使用,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同时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
二、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知识链接:
1.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制约,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2)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2.
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伴随着欧美各国的殖民侵略,西方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和生活习俗等也相继传入中国,使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特别是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致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很有限,传统的习惯势力仍然存在。
【典例说明】
例2: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延缓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B.
促进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交流
C.
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D.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A
国成为帮凶,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要求。故选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方法总结】在解答此题时,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审题,题文中的“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是解题的关键。
教师点拨:
在近代中国,虽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无论从其广度,还是深度上说,都是十分有限的。其表现主要是:轮船还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可看到,在广大内陆地区的江河中航行的依然是旧式的木船或帆船;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分布更是极不合理,人均拥有的铁路长度只有几厘米。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里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更是极少数富有人家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旧习惯残余仍然顽固地存在着。
【本课小结】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不同时期的发展
(2)近代民族工业特征
2.社会生活的变化
(1)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这里的他指:(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张骞
D.
邓小平
【答案】C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它“畸形”的表现有(

A.
从地区分布来看,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B.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C.
它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D.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国政府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就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洋务运动的影响之下,总体落后,主要分布于上海,武汉这些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且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有限,在行业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在特殊的年代,外有帝国主义,内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生存艰难;上述都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畸形发展。发展历程也是曲折的,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使得民族工业赢得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故A项符合题意,BCD错误,正确答案为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B.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
北洋军阀的分裂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4.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使我国的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5.下列图表是《1913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表》,出现这种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A.
清政府放松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B.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C.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3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选项ABC都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6.虽考中状元,但主动放弃高官厚禄的清末实业家张謇提出(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
B.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C.
“实业救国”的口号
D.
“求富”的口号
【答案】C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7.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时装上也显示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描述反映民国时期发生改变的一项社会习俗是(

A.
剪发辫
B.
易服饰
C.
废缠足
D.
改称谓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时装上”,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剪发辫,易服饰
,废缠足,改称谓等。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学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8.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
类别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1911年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
大人 老爷
跪拜 作揖
缠足
1911年后
强令剪辫
中山装 旗袍
先生 某君
鞠躬 握手
天足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其他不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得到了改变。因此,题干材料反映的辛亥革命后习俗风尚的变革,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人们坐火车出行
B.
商务印书馆在出售自己出版的书籍
C.
街上走来成群结队的留着辫子的男子
D.
有人去拍电报谈生意
【答案】C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0.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与压制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可谓是深受打击,处处碰壁。最早受到封建官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打压,后来又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造成了民族工业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但是民族工业也有过短暂的春天,也有过迅速发展的时期。但这毕竟时间短暂,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1.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可以看到或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①穿中山装或旗袍
②多数男子无辫子
③照相
④上网查资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2.在旧社会中,女人的“三寸金莲”被形容为“小脚一双,泪水一缸”。这种现象被改变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废缠足、剪发辫、易服饰、该称呼和变礼仪,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中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的有关资料,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③创办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如大生纱厂
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线图
材料三: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说法正确的序号。(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哪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简要指出其主要原因。(3分)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3分)
【答案】(1)②③④
(2)曲折;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3)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根据材料二的曲线图,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1945年——1949年“日益萎缩”的原因包括:国共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根据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