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藤野先生
鲁迅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一、关于鲁迅:
原名 称号 主要文集 我们学过的作品周树人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家《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坟》
《二心集》《华盖集》
《且介亭杂文 集》课文《风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读这段有趣的文字,你能从中找出多少篇鲁迅的文章?并能说出其中三篇文章的体裁和出处吗?
孔乙己因为一件小事回到故乡,看了一场难忘的社戏,回来的路上高声谈论雷峰塔的倒掉,第二天一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访滕野先生,见先生正在看友邦惊诧论 …… 选自《朝花夕拾 》散文 选自《呐喊 》小说 《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社戏》《从百花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坟 》杂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选自《二心集 》杂文 《友邦惊诧论》《阿长与〈山海经〉》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回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速读课文,思考:
1、按一定的顺序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后交流 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在此基础上考虑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温馨提示:文章是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弃医从文思想的变化) 变换了三个地点:a“我”在东京
b“我”在仙台
c“我”离开仙台后与藤野交往 之前、之际、之后。(明线)(一)见藤野之前:在东京(1—3)(二)与藤野相识
相处
离别(三)对藤野的怀念:在北京(36—38)(1)往仙台、初到仙台(4—5)相识(6—10)
相处(11—23) (2)(3)告别(24—35)想一想哪些情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暗线)?第一部分:在 东 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修辞:比喻、反语所 感 ——
厌恶之极,失望悲愤 不屑与之为伍浑浑噩噩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庸俗爱 国去仙台日暮里:水户:触发忧国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爱国第二部分:在仙台:环境艰苦,悠然处之与“留学生”对比“居然睡着了” :乐观 幽默出乎意料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 修改讲义
2、为“我”纠正解剖图
3、关心解剖实习
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阅读11—23段)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真挚诚恳了解裹脚——认真求实
同情中国妇女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阅读24—35)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个人与
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
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
受到严重挫伤爱国“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从医原因:爱国 你知道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吗?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的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的思想转变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革命潮流推动了鲁迅。远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常和许寿裳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日本东京集中了许多革命志士,孙中山也到日本进行革命活动。鲁迅为这种革命热潮所鼓舞,经常“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所以鲁迅的“弃医从文”,不单纯是看电影受刺激,更主要是他顺应当时中国革命潮流的表现。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与藤野先生告别)先生:神情、叹息、赠相片
题字、叮嘱---惜别“我”:说谎---内心不安 鲁迅对这样一位先生持怎样的感情? 从文 中找出原句。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三部分: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
争的勇气和力量爱国 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最让鲁迅感动的: 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说到底,正是感激他的“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和品德。尽管先生善良的愿望只是出于科学救国论,而鲁迅所持有的这种救国论在仙台已经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因而弃医从文,他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尽管藤野对于鲁迅中途辍学改变志愿并不很理解,但是,对于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学者来说,能如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并且持着同情的态度,实在是非常可贵的了。
主题思想以上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与课文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作者的
爱国主义思想统摄全篇在东京 : 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作者联想到清王朝
日暮途穷。记得“水户”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
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
初到仙台: 对受优待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
为然的态度。
在仙台 对藤野先生的敬仰是因为他没有民族偏见;
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因为他们看不起中国人;
看电影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完全出于爱国。暗 线(一)见藤野之前:在东京(1—3)(二)与藤野相识
相处
离别(1)往仙台、初到仙台(4—5) (2)相识(6—10)
相处(11—23)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3)告别(24—35)匿名信
看电影
惜别(三)对藤野的怀念:在北京(36—38)与藤野交往 之前、之际、之后。(明线)写作指导写人:
1、抓住人物特征 2、选取典型事件写人:抓住人物特征盘辫子:既要忠于请政
府,又要赶时
髦。思想腐朽。学跳舞:“响得震天”,“烟
尘斗乱“。不学无
术。语言特点饱含感情:对东京的失望,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一)写清国留学生:“黑瘦”“八字须”
“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衣着模糊”勾画了一个生活俭朴
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主要人物——藤野先生采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外貌描写侧面描写 据说是穿衣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打领结;冬天
是一件外套, 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只是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写人:选取典型事件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匿名信看电影惜别添改讲义塑造了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要求严格、热情诚恳和具有求实精神等高贵品质的藤野先生的形象。(二)写作训练: “猜猜看,他是谁”
一、以班上的一个同学为例,抓住以下特点进行描写。
1、肖 象
2、语 言
3、动 作
4、神 态
二、选取典型事例写出其优秀品质。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
彩,试举例说明。“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
学、血管学、神经学。”——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
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
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
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
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试举例。“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只不过”的意思“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与“不”连用,以反
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
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从以上例子能看出,调动一些语
言因素,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大有益处的。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
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
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一、选择下面红色字(词)在句中的正确解释。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 ) A、镜子 B、照2、还要将脖子扭一扭。实在标志极了。 ( )A、漂亮 B、丑陋3、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了,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 )A、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B、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4、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 )A、斜着眼睛看 B、很快地看一下5、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A、快 B、病 C、恨6、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理。 ( )A、委托 B、借口
阅读课文11-19段,回答:
1、选段写了哪两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性格?
2、指出选段中的过渡句。
3、指出表现“我”拿回讲义后感受的句子。
4、选段中哪两个四字短语能表现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又全面、又认真?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从头到末、一一订正“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所作所为使我失望,促使我离开,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
——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怀作陪衬。——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难点讨论(38)1、此段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什么感情?行动是什么? 怀念;
(1)装订收藏讲义;(2)悬挂先生的照片;(3)多写文章化怀念之情为斗争勇气。2、“良心发现”指什么?爱国思想、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3、正人君子是指:反语。 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