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五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五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6 17:26:39

文档简介

综合学习五
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五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四项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
通过“我的采蜜集”的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
2.
在“读读背背”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3.
通过写演讲稿,培养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用比较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5.
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活动策略:
通过看一看、写一写、做一做、背一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演讲比赛活动,为学生创设课堂口语交际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的展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我的采蜜集1.
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2.
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一段话。3.
学生熟读这段话。4.
谈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想?5.
谈谈你将为人类做些什么?6.
抄写在采蜜集上。
让学生谈谈读了这段话的感想以及你将为人类做些什么,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读读背背1.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原意。3.
引导学生体会三种境界的含义。4.
多种形式的配乐诵读并背诵。
加强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熟读成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语交际内容:选择你最敬佩的科学家,收集他的资料,整理成演讲稿,举行一次演讲比赛。1.
引出话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六位名人,他们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蕴含在他们身上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人格魅力。课下你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我们召开一次“我最敬佩的科学家”的演讲比赛。2.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结构,了解演讲的基本要求。(1)演讲稿的结构: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应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主体要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结尾要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2)出示演讲的基本要求:语言清晰、有条理、有感染力,语速要适中,表情自然,感情充沛,并能借助适当的体态语言吸引听众。(3)演讲的重点,不仅有对该科学家的介绍,而且有你的敬佩之情。3.
先在组内演讲,再从小组内选出代表在全班演讲。4.
全班同学担当评委,评出班级“最佳演讲者”。5.
老师评出“最佳演讲者”——你自己。6.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科学精神的再认识、再体会。
“口语交际”是本单元课文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化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演讲比赛,为学生创设课堂口语交际的氛围。学生在演讲中锻炼了胆量,提高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的小笔头1.
明确习作要求: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一篇习作。2.
“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活动交互进行,统一安排。3.
同桌交流,互相评价。4.
自己修改。5.
粘贴在班级展示专栏里,供大家欣赏、品评。
这样的展示既可激励学生自我修改,又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共11张PPT)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长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三境界。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解析: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口语交际
内容:选择你最敬佩的科学家,收集他的资料,整理成演讲稿,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歌
开头:应用最简洁的语言、
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
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
过来。
主体:要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
说清楚。
结尾:要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
主题,发出号召。
演讲稿
开头:应用最简洁的语言、
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
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
过来。
主体:要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
说清楚。
结尾:要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
主题,发出号召。
演讲稿
演讲的基本要求
语言清晰、有条理、有感染力,语速要适中,表情自然,感情充沛,并能借助适当的体态语言吸引听众。
开头:应用最简洁的语言、
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
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
过来。
主体:要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
说清楚。
结尾:要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
主题,发出号召。
演讲稿
1.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一篇习作。
2.写清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及对他(她)敬佩的理由。
3.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要具体。
我的小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