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写作背景
居里夫人,一直是梁衡甚为敬仰和推崇的女性之一,搜集居里夫人的详尽资料,并思考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什么是女性真正的美。
当1998年庆祝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作者梁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居里夫人美丽。她拥有美丽的外表,但却不为美丽拖累。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业理想的永恒美丽。作者梁衡透过居里夫人向读者诠释了美丽的真正内涵。希望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可以对美、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地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读准下面字词
镭
淀
液
荧
宠
人声鼎沸
内陷
烟熏火燎
执著
读一读
淡泊:(对名利等)超脱,不追逐。
冶炼:用焙烧﹑熔炼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
的金属。
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如,食盐或糖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
侵蚀:逐渐地破坏或腐蚀。
坚毅:坚定有毅力。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盛名:很大的名声。
放射性:某些元素(如,镭、铀)的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衰变成另外的元素的性质。
庄重: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本课给我们具体讲述了关于居里夫人的什么事情。
第一段: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贡献
第二段:重现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
第三段:提炼镭的过程。
第四段:用生命和信念换来科学成果。
第五段:居里夫人“美丽百年”的原因。
阅读课文试着理解下面的句子:
1.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2.玛丽·居里在完成这项伟大发现的同时,也逐步完成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
“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镭发出的,也就是她的成就。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提炼镭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这项伟大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探索”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同学们试着从课文中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互相交流一下。
1.哪句话表明工作环境的恶劣?
2.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忘我执着,不怕失败?
3.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持之以恒?
4.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淡泊名利?
5.居里夫人科学献身精神体现在哪里?
课文哪个部分让你感受最深?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师生交流
同学们,通过讨论现在我们明白了“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所以,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我想,我们如果能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我们也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扩展阅读
《悼念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的名言
课余时间,同学们找一些科学家的传记读一读,体会他们为科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
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生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935年11月在纽约居里夫人悼念大会上的凭吊演讲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找精神力量,这种理想主义使我们不骄傲,而能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达到高尚的境界。
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居里夫人的名言:21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的探究精神、为科学献身的崇
高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贡献及他人对居里夫人的评价。
2.结合有关资料,说说你对居里夫人的了解。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居里夫人,感受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图片导入,了解居里夫人
(一)这节课先来认识一位朋友。
(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三)你对居里夫人还有哪些了解呢?
(四)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五)教师过渡到新课。作者把大家的感受融在一起,写下了这篇文章。齐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一)自读课文。教师提示要读准字音,比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比较长的句子,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三)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对于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教师可适当讲解。
(四)指名读文。其他同学听他们的字音是否读准。
(五)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出建议。
(六)迅速默读课文,看看每个自然段大致写了什么?还可以用简单的语句在旁边批注。
(七)学生说每个自然段讲的内容。
(八)概括地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写下感受浏览课文,看看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勾划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把最能打动你心扉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还可以写写你的感受。
导入自然,为居里夫人铺垫神圣的光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对居里夫人有个初步的认识,为深入解读文本做好铺垫,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勤查字典,自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师提供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把读、思、划、批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采用“勾划批注——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欣赏居里夫人的美丽教师过渡导入: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知道课题中的“美丽”
表现在哪些语句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
(一)交流最让你感动的“美丽”是什么?体会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二)指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1.抓住“三年又九个月”、“成吨的矿渣”及“0.1克镭”,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妇的辛苦。2.抓住四个“变成”,教师引导。
师: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个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师:因为她提炼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作为放射性元素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
师: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一条条科学定律。
师: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
体会着居里夫人这么大的成就再读这句话。(三)以“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话题,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三、领悟课文,升华居里夫人的美丽(一)播放居里夫人在纪念镭发现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日上的讲话。(二)谈谈人为什么活着?(三)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四、随文练笔,书写居里夫人的美丽
在作业本上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通过抓住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深入理解“美丽”的多方面的内涵。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谈最让你感动的“美丽”,把理解语言与受到感染、激励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把自己理解、体会到的情感,还原到朗读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播放居里夫人讲演片段,领悟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既练笔,又明志,一箭双雕。
第三课时
一、阅读链接(一)学生自由阅读关于居里夫人的小故事,看看还能发现哪些美丽?(二)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小故事。
二、拓展练习(一)各小组以“______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的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不重复。
(二)共同赏评。三、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一)说说你知道的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二)说说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三)再读课文。四、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作业超市,任选一题。(一)阅读《居里夫人传》,更多地了解居里夫人,写一篇读后感。(二)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
以教材文章为龙头,拓展若干篇,在单位时间内将学生的阅读量扩展数倍,是实现课标规定阅读量的有效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一篇带一篇,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有所了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