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上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课件(8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九上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课件(8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6 15: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1张PPT。卢浮宫著名品牌:CHANEL世界时装潮流之巅著名品牌:LV世界名酒之地巴黎市区凡尔赛宫考考你: 法国国旗上蓝、白、红三色代表什么自由博爱平等第15课法国大革命即资产阶级革命主线: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
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史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 主题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资产阶级、农民、手工业者第三等级法国社会等级制度一、法国大革命(1)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尖锐1、背景 旧法规宣称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
贵族以宝剑为国王服务,
第三等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亨利四世 1589~1610 
路易十三世 1610~1643 
路易十四世 1643-1715 
路易十五世 1715~1774 
路易十六世 1774~1792 
路易十七世 1793~1795
路易十八 1814~1824
查理十世 1824~1830波旁王朝 漫画中的农民,教士压于前半身,贵族压于后半身。老农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伶仃瘦骨,寸步难行。吃力地拄着一把唯一的生产工具。地主的鸽子在啄食他的庄稼,兔子在吃他的青菜,但他不能驱赶。他的裤袋里还露出催交王粮的通知单,而教士的衣袋里满装逼交各项供奉教堂的税单。
资料显示1788年贫户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费在面包上,1789年则达到80%。 社会危机严重锁匠国王 路易十六赤字王后 安托瓦内特(2)财政危机1788年3月的《财政预算报告》: 财政收入为5.03亿锂, 支出为6.29亿锂, 赤字是1.26亿锂, 国债45亿锂, 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锂。史料阅读财政破产 在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拥有几个在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大幅度的增长,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亿锂。
而法国陈旧的制度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例如,专政王朝为解决财政危机,日益加重盘剥,动辄封闭银行;国内关卡林立。压
迫反
抗矛盾激化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旧制度的丧钟已经敲响……法国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是法国封建等级代表会议,是咨议机构,通常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集的会议。
17世纪时,国王为强化封建专制制度,不再召开三级会议。
1789年5月,路易十六为了解决危机特别是解决征税问题而召开了中断达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
法国三级会议开幕 与会代表共1201名
教士300名
贵族291名
第三等级610名1票1票1票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当时的法国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王召开三级会议主要是为了筹钱。特权等级主张召开三级会议主要是反对王室向他们征税,并企图通过会议迫使第三等级更多地纳税。新兴阶层和第三等级则想利用三级会议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实行类似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限制国王权利,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二是改变按等级一个等级一票的表决办法,按人数进行表决。国王决定用武力镇压第三等级,这样三级会议的召开就成了革命的导火线。2、进程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
(开始) 通过《人权宣言》第二阶段:建立共和国
(发展) 处死国王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
(高潮) 雅各宾派掌权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为什么巴黎人民要攻占巴士底狱?(1)爆发标志——第一次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领导阶级:主力:资产阶级人民群众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2、大革命的进程 - 第一阶段 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当时一共只关押七名囚犯)。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大炮旁边堆放着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 2、大革命的进程 - 第一阶段(2)君主立宪派统治(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措施:改造旧制度;
发布《人权宣言》;
颁布宪法、对外战争《人权宣言》内容:1.人们生来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人权宣言》评价:性质1、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2、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旧社会的死亡证书,新社会的出生证"(1)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1792年)推翻君主制2、大革命的进程 - 第二阶段(2)吉伦特派——温和共和派执政
(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 措施: 召开国民公会; 成立共和国; 处死路易十六 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君主专制。但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锁匠国王 赤字王后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群情激昂
封建君主制退出历史舞台是民心所向。 2、大革命的经过 - 第二阶段 (1)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
(1793年) A、反法同盟威胁
B、王党复辟
C、人民生活恶化背景:结果:推翻---------,由----------掌权。3、大革命的进程 - 第三阶段 (2) 雅各宾派专政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措施:评价:A、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得到农民支持。
B、恐怖政策克服了经济混乱,平息了政治叛乱,挽救了共和国。但打击面过大。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颁布全面限价法令
镇压反革命
取得对外战争胜利雅格宾派代表—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要当权者。1789年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次年成为雅各宾俱乐部主席。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他的革命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大富大贫的社会。1794年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及其战友20人未经审判即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6岁。(2)雅各宾派专政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罗伯斯庇尔 "过路人不管你是谁?切莫为我的命运悲伤,要是我还活着,你就得死亡······"
——罗伯斯庇尔的墓铭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4、高潮结束——
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统治答案提示:两个人说的都不全面。
1.积极性:雅各宾派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
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
大革命推向高潮。
2.局限性:其恐怖政策“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
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心态,使他们失去了统治基础。
这也是导致其被推翻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简表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等人三级会议召开1789
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1794雅各宾派专政结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P104对法国 多欧洲 对世界
他身高只有一米六几,有一次他在军中训话,有一个一米八几的将领在说小话,这人比他高一个脑袋还不止,但很傲然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将军,我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虽然你和我的身高有一个脑袋的差距,但如果你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将随时砍下你的头颅来消灭这个差距’!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是谁说的呢?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拿破仑名言我成功,因为志在要成功,未尝踌躇。
没有机会!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词。
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
达到重要目标有二个途径——势力与毅力,势力只是少数人所有,但坚韧不拔的毅力则多数人均可拥有。它沉默的力量随着时间发展而至无可抵抗。
不会从失败中寻求教训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
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样的字眼。
我是长得比你矮,但如果你因此而蔑视我的话,我将砍下
你的头颅,来消除这一差别有人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有人说他是疯子,因为他想干么就干什么。
有人说他是天才;
有人说他其实没有什么才能,只不过运气好。
有人说他巩固了革命成果,应该值得肯定;
有人说他开历史的倒车,应该否定他。伟大只存在于历史和回忆中:
改变了整个欧洲版图的那个人的生平全景。拿破仑的故乡 —科西嘉岛1795年,拿破仑结识了巴黎的贵妇人约瑟芬,并在第二年和她举行了婚礼,由此逐渐进入上流社会。 约瑟芬法国旧制度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扫除革 命启蒙思想传播存在问题国内封建势力反
扑国外反动势力干
涉发展资本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革命阵营内部矛盾过程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2、拿破仑的个人因素:家庭影响 个人性格 思想转变 革命实践1、内外交困的背景下,需要一个铁腕人物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为什么能掌权 ?启示: “机遇降临给有准备的人”拿破仑
——"荒野雄狮"16岁——炮兵少尉
24岁——少将
26岁——中将
27岁——军团司令
30岁——第一执政
33岁——终身执政
35岁——皇帝夺过皇冠,自己戴上
1、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1804年12月 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自称拿破仑一世,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一、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民法典》
对外:对外战争《拿破仑法典》封面“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1804—1810年,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
法典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法典,指《法国民法典》,也指拿破仑称帝执政期间制定的所有的法典,包括:
《法国民法典》(1804年)
《民事诉讼法典》(1806年)
《商业法典》(1807年)
《刑事诉讼法典》(1808年)
《刑法典》(1810年)
这些法典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确立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法律化表现。《拿破仑法典》封面 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拿破仑 1814年1月,反法联军兵临城下,法兰西帝国危在旦夕。巴黎理工学校的全体学生向拿破仑请战。拿破仑只对他们说了一句话:“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荣誉大厅的天花板上。 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个法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1)据材料指出拿破仑对待教育持怎样的的态度?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拿破仑为法国现代教育作出哪些重要贡献?爱惜人才,重视人才,重视人才培养。
重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
是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他是一位“军事巨人”。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战略战术
特点:集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
规则: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时间,使自己的军力超过别 人。
具体:侧翼攻击——中路包抄——歼灭性突击
影响:经典战例的创造者——“军事天才”
革命的保护神——“法国宝剑”
对内:颁布《法典》拿破仑的政策对外:对外战争战果辉煌:
多次打败
反法同盟、
扩大疆域
战争性质
变化:转
向领土扩
张。说一说拿破仑指挥的著名战役和七次历次反法同盟 最辉煌的时候——拿破仑帝国拿 破 仑 的 对 外 战 争:丹麦华沙大
公国奥地利帝国莱茵同盟瑞士转向领土扩张:
战争性质变化最大的失策——远征俄国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4、失利二、拿破仑帝国 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最寒冷的旅程——在俄罗斯的荒漠中1813年,法国和反法同盟在柏林西南的莱比锡城下进行决战,这一战后来被称为是“民族之战”。使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最倒霉的战役——莱比锡战役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但是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加上法军中有能力能够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无能的指挥员比比皆是,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八弟热罗姆。
在久战不克时,内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法国骑兵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被杀得落花流水,威灵顿脸色都变了。但是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格鲁希元帅迟迟不到。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一切都没有用,康布罗纳将军的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由于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而且对他很不客气,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兵力对比对于联军的强大实力,拿破仑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国军队和普鲁士军队,要集中全力对付英普联军,在格鲁联军会合之前,首先击败英普联军,而后再对付其他联军。
从兵力对比上看,法军单独面对英军是有优势的,若英军、普军联合一处,则对法军大大不利滑铁卢之战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 流放中的拿破仑1814年,拿破仑被赶下台后,法兰西第一帝国也走到了尽头。5、帝国灭亡二、拿破仑帝国 关于拿破仑之死:拿破仑到底是怎么死的?1821年5月5日
17时49分,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赫勒拿
岛上的拿破仑与世长辞,法国当局随后
宣称这位皇帝死于“心血管疾病”。不过
很多人相信,这位曾叱吒欧洲大陆的
风云人物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最近又有
专家指出,拿破仑最后因胃癌去世。一些专
家指出,弄清拿破仑死因的
最好方法就是能 “开棺验尸” ,
并对其遗体进行“DNA测试” ,
但这对许多法国人来说,
是件“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你认识这幅图片吗?
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巴黎凯旋门。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戴高乐广场中央 。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翌年2月12日,拿破仑下令建此凯旋门以炫耀自己的军功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拿破仑失败原因国内:军事独裁引起不满
长期战争经济困难
部分军事行动的错误
波旁王朝反击
国外:反法同盟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根本: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决定封建势力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你怎样看待拿破仑进行的对外战争? 一代枭雄拿破仑“文”能制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典》,“武”能驰骋东西,战绩辉煌,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辽阔疆域。一分为二 二、拿破仑帝国 评价/影响:1. 积极性:早期战争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革命性。
2.消极性:后期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具有侵略争霸的性质。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说说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初露
锋芒政变
夺权
1799年建立
帝国
1804年颁布《法典
》 对外征战拿破仑帝国灭亡1812年1815年说一说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接受法国教育。
15岁,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裁统治。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联军,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普京,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牙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皇后约瑟芬。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后,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43岁,1812拿破仑不惜两线作战,以五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仅仅半年,落得个全军覆没。拿破仑在俄罗斯的惨败,激起了德意志境內的民族解放熱情。在莱比锡民族之战中,法国失败。反法同盟军铺天盖地进入法国境内
45岁,1814四月拿破仑的第一次退位,被放逐厄尔巴岛。
46岁,1815二月廿六日,失败者创造了奇迹。拿破仑逃出放逐地,不放一枪,在群众的一路欢呼声中回到巴黎,演出了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幕。
1815执政百日,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会攻法军。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滑铁卢一役,法军败北。六月廿二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被放逐到远离欧洲、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岛上阴森的悬崖峭壁,形成天然的囚场。拿破仑以口授回忆录和骑马消磨时光。
52岁,1821一八二一年五月五日,这个曾经震惊世界的灵魂,昏迷中语不连贯地说了:“军队……军队首脑……冲锋……”后,与世长辞。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說,他是一个人。但是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评价拿破仑 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制订和颁布《法典》,便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战争打退了反法同盟,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后期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人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引起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最终,拿破仑帝国在穷兵黩武中覆灭。小结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1789年—1814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大资产阶级专政掌权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废除王政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工商业资产阶级掌权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专政被推翻雅各宾派专政巩固:拿破仑帝国恐怖政策意义: 性质、对法国、对欧洲、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