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生产力提高
经济发展西周制度逐渐瓦解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活动一春秋大国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大国吞并小国
强国兼并弱国诸侯国国君卿大夫统治权大国吞并小国
强国兼并弱国诸侯国内部的争权斗争战国时代特征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重要战役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完成“工作纸”中“活动一的任务4”:
结合上述材料解释:
秦穆公时“秦强”的表现。
秦孝公认为“丑莫大焉”的是何事?
秦孝公的强烈愿望是什么?
若你能帮秦孝公实现愿望,他将怎样回报你?战国形势图燕昭王
乐毅改革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齐威王
邹忌改革楚悼王
吴起变法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魏文侯
李悝变法秦孝公
商鞅变法活动二商鞅
(约前390-前338)商鞅变法原因:经济原因:铁农具和牛耕
使用的进一步推广政治原因: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军事原因:兼并战争中取胜根本原因商鞅变法简表商鞅变法简表商鞅
(约前390-前338)被封为左庶长(为秦爵位20级之第10级)
被封为大良造(为秦爵第16级,相当于相兼将军)
被封于商(今陕西丹凤),号为“商君”活动三 岷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海拔4000多米;自北向南汇入长江,水量非常丰富。平原雨季时洪水泛滥成灾雨季后又出现干旱都江堰市落差3000多米 都江堰……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都江堰示意图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军事政治由争霸转入兼并废井田制
立土地私有制废分封制、世卿世禄制
立官僚制度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经济天下一统秦的崛起 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的人”,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请查找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和古人的看法,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商鞅的认识。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