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4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6 21: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3、时间:
5、影响:
2、目的:
1、背景:
4、内容:
南京夫子庙
曲阜祭孔大典
曲阜孔庙
韩国祭孔仪式
孔子学院
120个国家 近500所
美国纽约出版的《名人年鉴表格手册》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
①孔子
②柏拉图
③亚里士多德
④托马斯·阿奎那
⑤哥白尼
⑥弗兰西斯·培根
⑦牛顿
⑧伏尔泰
⑨康德
⑩达尔文
百家争鸣
老子小档案
年代:
国家:
学派:
作品:
春秋后期
楚国人
道家
《道德经》,又名《老子》
(1)思想核心:“道”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人要顺应自然
老子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
(2)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正反两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
(3)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孔子问礼图
孔子小档案
年代:
国家:
学派:
作品:
春秋后期
鲁国人
儒家
《春秋》
核心思想“仁”
爱心和同情心
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人际关系的准则
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政治主张
教育主张
创办私学
打破教育垄断
有教无类
教育的民间发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背景
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道家——庄子
庄子: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
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儒家——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墨家——墨子
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
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法家——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末期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中央集权”。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一六国,代表作《韩非子》。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翻译:治理人民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诸子百家
“万世师表,仁政礼治”
“无为之道,祸福相倚 ”
“与时俱进,依法治国”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百家争鸣——关于治理国家
观点:
孟子(儒家)——倡导“仁政”
庄子(道家)——倡导“无为而治”
韩非(法家)——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你认为哪一学派的主张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老子
韩非子
改革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仁、礼、德治”
“精神自由”
“仁政”
“非攻”
“礼治”
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
1.(茂名中考)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泰安中考)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B
B
A.韩非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4.“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阅读下图某同学草拟的招聘启事,你认为以下人员中最适合的人选是( )
C
D
5.取法古人,建设良好班级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着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意见不一,在空格中写出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A.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 )
B.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 )
C.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 )
法家
儒家
道家
1.儒家学派。
“百家争鸣”的概况——诸子百家主要代表及思想
代表 主要思想
(1)孔子 ①思想核心是“________”: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为政以德;主张“__________”。
③教育:________(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因材施教。
(2)孟子 ①政治:实行“______”,提出“__________”思想。
②伦理:主张“性本善”,实行仁政来恢复善性。
(3)荀子 ①政治:施政礼法并施;提出“君舟民水”思想。
②伦理:主张“性恶论”,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仁政
民贵君轻
2.道家学派
(1)老子: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________》。
主要思想 ①哲学:“________”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辩证法思想: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面并可以互相转化。
③政治:倡导“___________”。
道德经

无为而治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崇尚自然和精神自由。
3.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1)主要思想:反对空谈,________;树立君主权威,建立 ________
(2)评价:迎合了建立__________国家的趋势。
4.墨家——创始人墨子。
(1)代表阶层:平民百姓。
(2)主要思想:“______”、“非攻”、“节俭”、“______”。
以法治国
大一统专制
兼爱
尚贤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课堂小结
牛耕和铁农具
生产力的发展
学术思想活跃
百家争鸣
影响深远
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
商鞅等变法
封建制度
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