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八上第4课 洋务运动 课件(4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八上第4课 洋务运动 课件(4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6 22: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近代化第4课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什么是“洋务” ?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什么是“洋务运动”?
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第一篇章:中堂之遇
今之局势殆如弊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稍一倾覆,遂不可知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1860年) ——风雨飘摇厦将倾背 景:清朝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侵略第二篇章:中堂之识材料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有强敌。”
——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
(同治十三年)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李鸿章奏折》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曾国藩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李鸿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恭亲王奕?
(中央)洋务运动
的主要代表第二篇章:中堂之识......忠实之士,即恨国耻未雪,当竭虑殚思,日夜谋所以制敌,学一技即有一技之用,划一策即有一策之功,收一钱即有一钱之助,师夷之长,所以制夷之命。
——朱克敬.愤戒.柔远新书.卷四——力挽狂澜取西经第三篇章:中堂之举自主学习课本28---30页,完成学案。
交流,讨论
展示
——呕心沥血创实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军事工业的主要成就军事工业的主要成就福州船政局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工业) 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筹建海军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筹 划 海 防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北京)派遣留学生 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容闳
(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中国学者,广东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亦为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之中国人。 “留美幼童”为1872年至1875年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四批中国幼童的总称。
120名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龄为12岁半,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他们中有50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得以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1881年,出于当权者对幼童“全盘西化”的担忧,清廷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至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或拒召者23人外,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回国。 幼童留美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留美学生:詹天佑、蔡绍基、钟俊成、吴仲贤、黄开甲、陈巨溶、唐国安、李桂攀、梁敦彦、钟文耀、唐绍仪、邝咏钟等部分留学生留欧学生:伍廷芳、林永升、林泰曾、刘步蟾、魏瀚、陈北翱、李寿田、林方荣、陈季同、严复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内容培养人才筹建海军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第四篇章:中堂之困“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yang.avi
——虚有其表憾终生6、结局 —— 破产: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西学除船械一切必须效法西洋外,其余人心风俗,察吏,安民,仍当徇我规模,加以实意。
——丁日昌 褚成博.坚正堂折稿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可怜中堂报国志破产原因分析(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符。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什么是“洋务运动”?评价洋务运动2、历史局限性1、历史进步性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何时如愿显国名? 第五篇章:中堂之愿当堂练习1. 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2、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
重,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最能
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
A.创办民用工业 B.建立北洋舰队
C.创办军事工业 D.派遣留学生 4、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 )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6、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筹建海军
C、兴办新式学校 D、开办民用工业7、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该企业可能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8、右图是中国近代由洋务派创办,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学校,它是( )
A.清华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9、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1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等洋务运动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他们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立近代化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而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衰落的……。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因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请回答:
(1)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洋务运动起止时间是何时?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最大军事企业是 。
(3)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5)评价洋务运动。
课件48张PPT。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近代化第4课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什么是“洋务” ?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什么是“洋务运动”?
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第一篇章:中堂之遇
今之局势殆如弊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稍一倾覆,遂不可知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1860年) ——风雨飘摇厦将倾背 景:清朝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侵略第二篇章:中堂之识材料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有强敌。”
——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
(同治十三年)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李鸿章奏折》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曾国藩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李鸿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恭亲王奕?
(中央)洋务运动
的主要代表第二篇章:中堂之识......忠实之士,即恨国耻未雪,当竭虑殚思,日夜谋所以制敌,学一技即有一技之用,划一策即有一策之功,收一钱即有一钱之助,师夷之长,所以制夷之命。
——朱克敬.愤戒.柔远新书.卷四——力挽狂澜取西经第三篇章:中堂之举自主学习课本28---30页,完成学案。
交流,讨论
展示
——呕心沥血创实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军事工业的主要成就军事工业的主要成就福州船政局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工业) 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筹建海军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筹 划 海 防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北京)派遣留学生 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容闳
(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中国学者,广东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亦为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之中国人。 “留美幼童”为1872年至1875年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四批中国幼童的总称。
120名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龄为12岁半,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他们中有50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得以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1881年,出于当权者对幼童“全盘西化”的担忧,清廷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至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或拒召者23人外,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回国。 幼童留美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留美学生:詹天佑、蔡绍基、钟俊成、吴仲贤、黄开甲、陈巨溶、唐国安、李桂攀、梁敦彦、钟文耀、唐绍仪、邝咏钟等部分留学生留欧学生:伍廷芳、林永升、林泰曾、刘步蟾、魏瀚、陈北翱、李寿田、林方荣、陈季同、严复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内容培养人才筹建海军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第四篇章:中堂之困“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yang.avi
——虚有其表憾终生6、结局 —— 破产: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西学除船械一切必须效法西洋外,其余人心风俗,察吏,安民,仍当徇我规模,加以实意。
——丁日昌 褚成博.坚正堂折稿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可怜中堂报国志破产原因分析(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符。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什么是“洋务运动”?评价洋务运动2、历史局限性1、历史进步性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何时如愿显国名? 第五篇章:中堂之愿当堂练习1. 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2、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
重,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最能
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
A.创办民用工业 B.建立北洋舰队
C.创办军事工业 D.派遣留学生 4、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 )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6、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筹建海军
C、兴办新式学校 D、开办民用工业7、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该企业可能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8、右图是中国近代由洋务派创办,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学校,它是( )
A.清华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9、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1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等洋务运动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他们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立近代化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而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衰落的……。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因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请回答:
(1)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洋务运动起止时间是何时?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最大军事企业是 。
(3)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5)评价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