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借助工具观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借助工具观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17 06: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设计
教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三课《借助工具观察》。本节课是学生认识感官、了解各种感官功能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当我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节课从学生发现用肉眼和放大工具看到了不一样的树叶纹路,用耳朵和借助听诊器听到不同的声音后,引发出他们对不同观察工具浓厚的兴趣,之后让学生拓展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观察工具:了解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等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器材:
银杏叶、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
教学过程
一、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树叶纹路的不同。
出示一棵银杏树,交流大家对它特点的认识。
提问:孩子们你们观察过银杏树树叶的纹路么?你是怎么观察的呢?
2、学生活动:请你把观察到树叶的纹路画到记录单上。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放大镜,你们可以来回移动放大镜,但在使用放大镜时,不得用放大镜看太阳。(教师示范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直到看清楚树叶的纹路。
4、学生活动:想想和你刚才直接观察树叶的纹路样子有什么不同呢?把它画出来。
5、谈话:老师还有一个工具(简易显微镜),大家再用这个小工具来观察树叶的纹路,我们把这个简易显微镜紧贴观察物体,眼睛紧贴观察孔,调节旋钮,直到看清楚树叶的纹路(示范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学生活动:你又能发现什么呢?与刚才比较有什么不同?将你看到的画出来。
7、小结:用放大镜我们已经基本能看清树叶的纹路了,但是使用简易显微镜更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晰,看来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细节。
【教学意图】
一年级的学生有一些用感官观察事物的经验,但是用工具观察事物的体验就比较少,尤其是用比较专业的观察工具,所以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先教会学生使用方法,再去让孩子们去观察。与此同时,孩子们刚接触科学不久,这三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很浓,但是学生的往往关注的是观察事物的过程体验,而对于工具使用带来的好处和使用观察工具对我们感官的延伸作用往往会忽略,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在记录单上画出观察到的样子,这样加强了这三种观察方法的体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工具的优势,以及观察工具带来的便利。
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医生用听诊器看病)。
提问: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吗?
提问:你们知道医生为什么要用听诊器看病么?
3、思考:用耳朵直接听和用听诊器听你觉得有什么不样呢?
4、活动: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试着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呢?
5、小结:利用听诊器后,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听到心跳的声音。
【教学意图】
这一环节利用对比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的不同,让学生再次亲身体验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听觉功能,发现使用工具的好处。
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觉功能。
1、提问:除了刚才我们利用的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和听诊器以外,你们还知道什么样的工具能帮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么?
2、出示图片: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显微镜、盲杖、助听器……提问:这些观察工具都能帮助我们延伸哪个感官功能呢?
谈话:生活中观察工具种类很多,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工具让人类认识了解世界变得更轻松方便。
【教学意图】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观察工具的回顾与总结,让学生对利用工具观察的好处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详细梳理各种工具对应的感官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