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从社会中来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产生胎儿的早期诊断?
SARS疑似患者的快速诊断?基因诊断基因蛋白质性状生化诊断基因诊断临床诊断基因诊断基因诊断
工具:
原理:
PCR技术:
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利用4种脱氧核苷酸,依据模板DNA序列合成相同序列的DNA片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分子标记的DNA分子探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杂交)基因诊断过程:基因诊断过程:
制备基因探针
提取目的基因,获得单链DNA
PCR扩增DNA
目的DNA与尼龙膜结合
探针与目的DNA互补配对
冲洗尼龙膜
检测杂合分子关键要素:
探针DNA、目的DNA、信号检测
PCR扩增仪PCR扩增过程基因诊断结果基因诊断的应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
结核病、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心肌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爱滋病等
各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判断
遗传病的基因异常分析(包括产前诊断)
器官移植组织配型
法医学中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基因芯片 阅读课本,分组讨论思考:
什么是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与基因诊断有什么关系?
基因芯片有什么优点?
基因芯片有哪些应用?通过微技术手段将大量特定序列的DNA片段(探针)有序地固定在尼龙膜、玻片或硅片上,从而能大量,快速、平行地对DNA分子的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和定量分析。基因芯片在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它可以在一张芯片同时对多个病人进行多种疾病的检测;无需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能及早诊断,待测样品用量小;能检测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亚型;极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检测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些特点使得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大量的疾病诊断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治疗措施。同时为不久的将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基因治疗1.基因治疗:
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来治疗疾病
2.基因治疗过程:基因治疗工作原理基因治疗对癌症的治疗方案 抑制癌细胞增生基因
导入癌细胞
抑制癌细胞转录
DNA片断导入癌细胞
提高机体免疫力基因导入免疫系统阻断癌细胞繁殖提高免疫力基因治疗的机理 基因置换:正常基因取代致病基因
基因修正:纠正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
基因修饰: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补偿致病基因
的功能
基因抑制:外源基因干扰、抑制有害基因的
表达
基因封闭:封闭特定基因的表达小 结 基本概念
基因诊断 PCR技术 基因芯片 基因治疗
基本理论
基因诊断过程
基因诊断及基因芯片的应用
基因治疗的过程
基因治疗的机理
课件31张PPT。 第2节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概述将某一个体的器官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体内的手术方法。器官移植的历史幻想阶段
公元前200年左右,扁鹊曾给两位病人进行了心脏移植???器官移植的历史实验研究阶段
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尝试器官移植的历史进入临床阶段
1954年12月23日:年仅23岁的罗纳德·赫里克和理查德·赫里克一起被推入手术室。罗纳德和理查德是一对同卵,自己会因手术而于双生的兄弟。理查德从海岸警卫队退伍后,在1953年被发现患上严重的肾病,生命垂危。罗纳德当时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为了挽救理查德的性命,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自己的一只肾脏捐给兄弟,即使以前还没有器官移植后长期存活的先例。手术在波士顿的布里汉姆妇科医院进行。为时5个半小时的手术中一切进展顺利。理查德获得了兄弟罗纳德的一只肾,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长。而摘除一只肾脏也并没有给罗纳德带来什么影响,他健康地活到了现在。
罗纳德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医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也没有想到,器官移植手术此后能为成千上万的人造福。当时的他只想挽救自己兄弟的性命。(存活了8年)
同样没有多想的还有他们的主治医生约瑟夫·默里。50年前,默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历史。当时的默里认为,器官移植手术只能在同卵双生儿之间进行,不能得到大范围应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手术开启了人类同种器官移植的新时代,此后,肝、肺、脾、胰腺、心脏等器官都成为了移植对象。默里更加没有想到199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器官移植的历史器官移植的历史临床发展阶段
1963年,美国的医学家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例肝移植
1963年,美国另一位医生做了第一例肺移植
1967年,南非完成了第一例心脏移植(存活18天)
1968年,美国几位科学家又进行了第一例心肺联合移植
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器官移植已突破百万例,包括肾、肝、心、肺、骨髓、小肠、关节、甲状旁腺、胰腺等33种器官或组织。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000例肾移植手术。(趋于普及)器官移植的历史临床发展阶段
2004年9月17日上午1点至晚上11点,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知水教授主刀切除了陈某肝、胆、脾、胰腺等上腹部七大 组织器官,并彻底清扫腹膜后淋巴结,然后将供体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原位移植入患者腹腔。多器官移植技术是器官移植领域最为复杂的尖端技术,全球仅有近60例手术报告,且手术绝大部分由美国和法国世界著名大型器官移植中心进行,在亚洲等其他地区十分罕见。该手术在中国仅有三例,第一例由同济医院于1994年实施,但患者术后一周左右即死亡。第二例由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今年5月实施,成为亚洲首例成功的多器官移植病例。本次手术为第三例,其手术难度较第二例更大,标志着我国多器官移植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器官移植——肾移植血液透析器官移植——角膜移植?角膜是覆盖在有色的虹膜和瞳孔上的透明层 器官移植——角膜移植??移植适应症*严重角膜感染、外伤、损害、或瘢痕形成*光线不能通过角膜;以及感染和角膜的遗传性疾病 器官移植——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意识清醒,但是丧失痛觉。沿角膜外缘做切口 器官移植——角膜移植 切除损伤的角膜后,将要移植的角膜缝到适当位置。移植角膜取自脑已经死亡、仅靠仪器维持生命的捐赠人 器官移植——角膜移植移植角膜的存活时间长,术后视力改善明显 器官移植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血管吻合技术(手术技巧)
排异反应(本质上是免疫反应)
为什么同卵双生间器官移植容易成功?
ABO血型抗原适合
HLA抗原系统一半以上相同
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环孢霉素A的诞生)
免疫抑制剂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平衡?)
ABO血型系统器官移植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器官供体来源的问题??
器官捐献的问题?
活体捐献与死体捐献
器官买卖?
中国第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
脑死亡法?
器官移植中有关活体捐赠的准则 1986年国际移植学会分布下列有关活体捐赠者,捐献肾脏的准则,内容如下: 1. 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尸体捐赠者,或有血缘关系的捐赠者时,才可接受无血缘关系者的捐赠。 2. 接受者(受植者)及相关医师应确认捐赠者系出于利他的动机。而且应有一社会公正人士出面证明捐赠者的“知情同意”不是在压力下签字的。也应向捐赠者保证,若切除后发生任何问题,均会给予援助。 3. 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向没有血缘关系者恳求,或利诱其捐出肾脏。 4. 捐赠者应已达法定年龄。 5. 活体无血缘关系之捐赠者应与有血缘关系之捐赠者一样,都应符合伦理、医学与心理方面的捐肾标准。 6. 接受者本人或家属,或支持捐赠的机构,不可付钱给捐赠者,以免误导器官是可以买卖的。不过补偿捐赠者在手术与住院期间因无法工作所造成的捐失,与其他有关捐赠的开支是可以的。 7. 捐赠者与接受者的诊断和手术,必须在有经验的医院中施行,而且希望义务保护捐赠者的权益的公正人士,也是同一医院中的成员,但不是移植小组中的成员。器官移植实施准入制度 一个医院要成为能做器官移植手术的合格医院:
首先要有过硬的学术队伍;
其次是对医生进行必要训练,让医生掌握器官移植政策、标准、法规等;
同时要拥有相应的医疗设备;
最后是必须通过资格审查。
广东器官移植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例数占到全国三成左右,今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均拿到心脏、肾脏、肝脏三种器官移植的A级技术资质,肾移植手术的一年生存率超过98%以上,肝移植手术的一年生存率达到85%以上。 生命伦理学之——脑死亡传统和科学的交锋 争论不休的“天堂通行证” ? 法学辞典对死亡的明确定义是:一个人生命的终止,主要包括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的停止。但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使这一法律定义受到极大的挑战,因为在一系列生命保障系统的帮助下,尽管患者的脑已死亡,然而其心跳和呼吸功能却可以继续维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物学概念,可以说这个人仍然有生命;而作为社会学概念,他与社会的一切交往都已中断,社会功能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脑死亡实质上意味着人的死亡。 生命伦理学之——脑死亡传统和科学的交锋 争论不休的“天堂通行证” ?脑死亡到底说的是什么?脑死亡是一个已经被严格定义也因此具有明确所指的概念,它是指“包括脑干功能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和永久的丧失”。其科学依据在于:以脑为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整个生命赖以维系的根本,由于神经细胞在生理条件下一旦死亡就无法再生,因此,当作为生命系统控制中心的全脑功能因为神经细胞的死亡而陷入无法逆转的瘫痪时,全部机体功能的丧失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换句话说,脑死亡开启了死亡之门,生命从这一刻起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所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技术上,全脑功能丧失的患者已经不再是有生命的活人,虽然这时机体的一些细胞还活着,然而作为整体的人已经成为过去时。随后将要发生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学死亡”,即心跳停止和各部位细胞的逐渐死亡。 生命伦理学之——脑死亡传统和科学的交锋 争论不休的“天堂通行证” ?“脑死亡”与“植物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植物人脑干的功能是正常的,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因此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少数病人还有可能苏醒。但脑死亡的病人全脑呈现器质性的损伤,没有自主呼吸,脑干反应消失,脑电波是一条平直的线。脑死亡是不可逆的。 生命伦理学之——脑死亡传统和科学的交锋 争论不休的“天堂通行证” 各国脑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和立法情况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将出台 脑死亡可进行器官摘除
接受脑死亡不只是科技问题
(器官移植问题/资源浪费问题/法律、保险等自然人概念问题/
防止被人利用问题/判断准确无误问题等)
器官移植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器官供体来源的问题??
器官捐献的问题?
活体捐献与死体捐献
器官买卖?
中国第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
脑死亡法?
动物器官?
人造器官(物理人造器、生物人造器官)人造器官 美第一颗人造心脏获批使用,价格10万美元,手术中医生将把它和上心房缝接起来。辛卡迪亚人造心脏只能在医院里使用,患者被植入人造心脏后不能离开医院,因为接受人造心脏的患者必须同电脑控制台保持连接,以便调节血液流量,将病人的血压恢复到正常值,并且支持一些生命器官,如肾和肝。对81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79%的人在人造心脏的支持下完全能活到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平均维持了79天,最长的甚至在心脏移植手术前活了400天。
人造器官 人工器官按功能分为11类:
(1)支持运动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关节、人工脊椎、人工骨、人工肌腱、肌电控制人工假肢等。
(2)血液循环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心脏及其辅助循环装置、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血液等。
(3)呼吸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肺(人工心肺机)、人工气管、人工喉等。
(4)血液净化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肾(血液透析机)、人工肺等。
(5)消化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食管、人工胆管、人工肠等。 (6)排尿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膀胱、人工输尿管、人工尿道等。
(7)内分泌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胰、人工胰岛细胞。
(8)生殖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子宫、人工输卵管、人工睾丸等。
(9)神经传导功能的人工器官,如心脏起搏器、膈起搏器等。
(10)感觉功能的人工器官,如人工视觉、人工听觉(人工耳蜗)、人工晶体、人工角膜、人工听骨、人工鼻等。
(11)其他类,人工硬脊膜、人工皮肤等。 人工器官按原理分类
机械式装置(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气管、人工晶体等)
电子式装置(如人工耳蜗、人工胰、人工肾、心脏起搏器等).
人工器官按使用方式分类
植入式,如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
体外式,如人工肾、人工肺、人工胰。这些体外式人工器官实际上都是由电子控制的精密机械装置。 人耳鼠 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因为高度分化往往会失去再分裂的能力。但是,机体在发展过程中会保留一定数量的尚未分化、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细胞,这些就是干细胞,也称为“源泉细胞”。
??? 按照生存阶段划分,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的细胞就是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无限增加,并且可以分化成全身200多种细胞类型,也就是说它能长成动物的任何组织和器官。
??? 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等,都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这是由于成体干细胞在起关键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可以产生新的干细胞,也能够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平衡。除了皮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干细胞普遍存在,包括以往认为不能再生的神经干细胞。也就是说,只要能培育出某个器官或组织的干细胞,这个器官或组织就可以再生。干细胞课件61张PPT。
第二章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节 生物药物的来源、 特性、分类与制备 一.生物药物的来源
二.生物药物的特性
三.生物药物的分类
四.生物药物的制备一.生物药物的来源1.生物药物的定义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 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
天然生物材料:动物、植物、微生物
等。
人工生物材料:免疫法制备的动物
原料、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微生
物或其它细胞原料。二.生物药物的特性 1.药理学特性
⑴ 治疗的针对性强,治疗的
生理生化机制合理,疗效可靠。
细胞色素C:治疗缺氧性疾病 ⑵ 药理活性高
ATP直接供能,效果确切、显著
⑶ 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
糖类、脂类
⑷ 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 2.在生产的制备中特殊性
(1)提取纯化工艺复杂
(2)稳定性差
(3)易变质腐败
(4)注射用药要求 3.检验上的特殊性
需理化检验指标
生物活性指标
三.生物药物的分类生物药物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特性分类
2.按原料来源分类
3.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
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2)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3)酶与辅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
衍生物类药物
(5)糖类药物
(6)脂类药物
(7)细胞生长因子类
(8)生物制品类
2.按原料来源分类
(1)人类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4)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5)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3.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
(2)预防药物
(3)诊断药物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四.生物药物的制备 1.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
预处理与保存方法
(1)原料选择
有效成分含量高、新鲜
(2)原料的预处理与保存
预处理:动物、 植物、
微生物原料
保存:①冷冻法
②有机溶剂脱水法
③防腐剂保鲜法2.生物药物的提取 ⑴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破碎方法:磨切法、压力
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震
荡、自溶法、酶解法 ⑵提取 破碎后立即提取,根据活性物质的性质,选择提取试剂种类、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注意提取温度、pH、变性剂等。3.蛋白质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⑴沉淀法 原理是使蛋白质胶体颗粒
的表面水化膜或表面电荷破坏,从
而使蛋白质沉淀。常用: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点电沉淀法、
靶物质结合沉淀法(抗原-抗体)等。 ⑵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
有超滤法、透析法(膜分离法)、
凝胶过滤法、超速离心法等。 ⑶按分子所带电荷进行分离的方法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均为两性电解质,具有等电点。在远离等电点的pH时便会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包括离子交换层析法、电泳法、等电聚焦等。 ⑷亲和层析法
大部分生物活性物质都有其作用的
靶物质。如酶和底物、抗原和抗体、
激素与受体等,它们之间有特异的亲
和作用。利用该性质进行的特异层析
分离技术称为亲和层析。专一性强。⒋核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主要方法有:提取法和发酵法
⑴提取法生产DNA和RNA主要技
是先提取核酸与蛋白质复合物,
再解离核酸与蛋白质,然后分离
RNA与DNA。
⑵发酵法主要用于生产单核苷酸。⒌ 糖类的分离纯化方法 因各种糖类的性质和原料来源
不同没有统一的提取纯化工艺,
只介绍多糖和粘多糖的一般分离
纯化方法。
⑴提取方法:非降解法和降解法
非降解法:适用于从含一种粘多糖的动物组织中提取粘多糖。溶剂为水和盐溶液。
降解法:适用于从组织中提取结合比较牢固的粘多糖。碱降解、酶降解。 ⑵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方法:
沉淀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①乙醇沉淀法:4~5倍体积的乙醇
可以使任何结缔组织中的粘多糖
完全沉淀。 ②离子交换层析法:
粘多糖的聚阴离子能很好地被阴
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和分离。例
如 Dowex I-X2离子交换树脂、
DEAE -离子交换纤维素。用NaCl进
行梯度洗脱。⒍脂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⑴提取方法
脂类自然状态下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
非极性脂是与其它脂质分子或蛋白质
分子的疏水区相结合。提取脂质药物
就是要破坏这种结合键,将脂质溶解
出来。溶剂:醇、氯仿等。 ⑵纯化方法
①沉淀法:不同脂质在丙酮中
溶解度不同,故常用它进行沉淀。 ②吸附层析法:
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等。通过
极性和离子力将各种化合物结合到
固体吸附剂上。洗脱用极性逐渐增
大的洗脱液,非极性先流出,极性
后流出。 ③离子交换层析法:
脂质分子有非解离、两性离子和
酸式解离三种状态。在一定的pH
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离子交换剂提纯。⒎氨基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⑴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①蛋白质水解法:
酸水解:水解完全L-型氨基酸,色氨
酸破坏。
碱水解:产生消旋作用。
酶水解:不完全②发酵法:需特异菌株
③化学合成法:得到 D L-型氨基酸
④酶促合成法:工艺简单、转化率
高、易提纯。 ⑵氨基酸的分离方法
①沉淀法:
依溶解度差异沉淀
特殊试剂沉淀 ②吸附法:
氨基酸对吸附剂吸附力的差异进
行分离
③离子交换法:
氨基酸属于两性电解质,常用强
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第二节 人体来源的药物一.人体来源药物的特点与研究意义
⒈特点:
⑴安全性好
⑵效价高疗效可靠
⑶稳定性好 ⒉研究意义:
⑴资源有限性 受法律和伦理的制
约,仅血液、尿液、胎盘可用作原
料。
⑵研究的重要意义 对医学和药学有
重大意义。二、人体来源药物的种类与用途⒈人血液成分制品
发现血型,输血疗法的应用
包括:全血制品、血液成分制品、
血浆成分制品、体液细胞内成分
制品等。
血液成分制品: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血浆。 ⑴红细胞制剂
压积红细胞
少含白细胞的压积红细胞
冰冻贮藏红细胞
⑵白细胞浓缩液
⑶血小板制剂
⑷新鲜冰冻血浆 ⒉血浆的综合利用 项目 含量
血浆占人体体重的量 8%
血浆占全血的量 50%
血浆中水分占血浆的量 92%
血浆中蛋白质占血浆的量 6%~7%
白蛋白+IgG占血浆总蛋白的量 65%⑴转输蛋白类 在血液循环中对机体
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药
物等进行转输的血浆蛋白。包括:
白蛋白、脂蛋白、转铁蛋白等。
⑵免疫球蛋白 构成体液免疫系统。
包括:IgG、IgA、IgM、IgD、IgE⑶凝血系统蛋白
包括: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酶
和因子等。
⑷补体系统蛋白 是机体防御体系
之一,在吞噬、调理、趋化和细胞溶解等起重要作用。包括:C1~C9。
⑸蛋白酶抑制物类 ⒊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人体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
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成纤维细胞等。
细胞内的活性物质有:血红蛋
白、SOD、IFN、IL-2等。⒋其它原料的利用
⑴人胎盘:胎盘丙种球蛋白等
⑵人尿液: 尿激酶、绒毛膜促性激 素
⒌细胞因子
⑴特点和生理作用
⑵种类 100种以上
⒍人体激素
三、人体来源药物的制备实例 尿激酶的制备
⑴结构与性质
分子量为54.7K,由33.1K和18.6K两
条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属丝氨酸
蛋白酶。
底物:血纤溶酶原,作用其Arg-
Val键,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 ⑵工艺路线四、人体来源药物的研究前景 ⒈ 可进一步开发新产品
⑴血液的利用 用低温乙醇工艺,除冷沉淀外,可将血浆蛋白分离为Ⅰ~Ⅴ个组分。目前仅利用Ⅰ(纤维蛋白原)、Ⅱ(免疫球蛋白)、Ⅴ(白蛋白)3个组分。
⑵其它原料的利用 胎盘、尿液等。 ⒉ 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人
类活性物质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
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在生物
制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EPO研制
成功。第三节 动物来源的药物 一、动物来源的药物的特点
⒈ 原料来源丰富
⒉ 要重视安全性
二、动物来源的药物的种 类与用途
⒈ 动物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⑴ 动物多肽药物重要性与种类
① 多肽激素
② 多肽类细胞因子
⑵ 动物蛋白质类药物⒉动物酶与辅酶类药物
⑴促消化酶类
⑵消炎酶类
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酶 ⑷抗肿瘤的酶
⑸与电子传递有关的治疗酶
⑹其它药用酶
⑺动物辅酶类药物
⒊动物核酸类药物
⑴组成与作用
⑵主要种类与用途
⒋动物糖类药物
粘多糖的种类与分布
甲壳素、硫酸软骨素、
肝素、透明质酸 ⒌动物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种类与分布
⒍动物细胞因子第四节 植物来源的药物 一、植物来源药物的特点
约40%的药物来源于植物。
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除小分子天
然有机化合物外,还含有生物大分
子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
核酸、糖类、脂类等。二、植物来源药物的种类与用途⒈ 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⑴ 糖和糖苷类
⑵ 苯丙素类 苯丙烯、苯丙酸、
香豆素等。
⑶ 醌类 辅酶Q10、紫草素等。
⑷ 黄酮类 黄酮醇、花色素、黄芩苷等。
⑸ 鞣质 奎宁酸、槲皮醇等。
⑹ 萜类 青蒿素、齐墩果酸等。
⑺ 甾体 毛地黄毒苷元等。
⑻ 生物碱 咖啡因、喜树碱等。⒉ 植物蛋白质、多肽、酶类生理
活性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名 称 来 源 功 能
天花粉蛋白 瓜娄 引产
蓖麻毒蛋白 蓖麻籽 抗癌
胰蛋白酶抑制剂 大豆 治疗胰腺炎
木瓜蛋白酶 木瓜汁 促消化 消炎
辣根过氧化物酶 辣根 诊断试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沙棘 消除自由基
麦芽淀粉酶 麦芽 助消化
脲酶 刀豆 分解尿素⒊植物糖类药物
⑴单糖类:葡萄糖、果糖、核糖、
维生素C、木糖醇、山梨醇、甘
露醇等。
⑵聚糖类: 蔗糖、麦芽糖、淀粉、
纤维素、人参多糖、黄芪多糖等。
⑶糖的衍生物:葡萄糖-6-磷酸等
⒋植物脂类药物
⑴脂肪和脂肪酸类:
亚油酸、亚麻酸
⑵磷脂类:大豆磷脂
⑶固醇类:β谷固醇、豆固醇等第五节 海洋生物药物一、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药物 的种类与用途
⒈ 海藻
⒉ 腔肠动物
⒊ 节肢动物⒋ 软体动物
⒌ 棘皮动物
⒍ 鱼类
⒎ 爬行动物
⒏ 海洋哺乳动物
⒐ 其它
课件11张PPT。第一节 抗生素及其合理使用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当再敲警钟(健康关注) 1998年初,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共有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菌,且有 2/3的结核病患者处于发生耐药病例的危险中,这实际上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我国卫生部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近年来对北京地区的大中型医院进行了长期监 测,结果发现竟有40多家医院使用的抗生素药占到了全部用药的35%,有的医院甚至占到了全部用药的70%,我国 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此死亡8万人! 讨 论人们日常生活中乱用抗生素的做法有哪些?抗生素史话1.1928 弗莱明发现了分泌青霉素的青霉菌2.1941 弗洛里和钱恩研究出大规模省生产青霉素的方法3.1943 青霉素用于临床治疗4.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青霉素有200多种抗生素史话1.青霉素的分子式2.常见的几种青霉素药物抗生素的作用机理1.作用机制抗生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2.细菌的结构与抗生素作用示意图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DNA的合成合成使用抗生素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讨论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事例事例1:某人生病,认为是药三分毒,病情好转就停止用药。事例2:某人身体出现炎症,直接上药店购买抗生素服用。再见课件17张PPT。疫苗和抗体知识与能力目标1.简述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
2.举例说明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的生产原理和意义。
3.举例说明生物技术疫苗的生产原理和意义。
4.进一步体验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及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非典患者的肺部X光片非典患者的肺SARS病毒-----冠状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SARS-Co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为有包膜病毒,直径多为6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 长约20nm或更长,基底窄,形似王冠 与经典冠状病毒相似。 生物技术药物 含义生物技术药物一般是利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的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 酶工程药物 发酵工程药物 细胞工程药物 1.基因工程药物(1)过程获得目的基因(2)常见的基因工程药物 细胞工程 (1)植物细胞培养制备药物的流程植物细胞株细胞培养的人参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培养药物制剂提取纯化产物(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幼龄动物生物技术疫苗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它不是用于治疗疾病,而是用于预防疾病。
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类型:目前常见的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优点:可删除细菌和病毒中抗原物质的基因或基因片断。
生产过程: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进行表达,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
实例:转乙肝抗原基因番茄
DNA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转基因胡萝卜能预防乙肝 转基因西红柿 核酸疫苗 DNA疫苗下表所示的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制的各种疫苗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课件61张PPT。
第二章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节 生物药物的来源、 特性、分类与制备 一.生物药物的来源
二.生物药物的特性
三.生物药物的分类
四.生物药物的制备一.生物药物的来源1.生物药物的定义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 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
天然生物材料:动物、植物、微生物
等。
人工生物材料:免疫法制备的动物
原料、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微生
物或其它细胞原料。二.生物药物的特性 1.药理学特性
⑴ 治疗的针对性强,治疗的
生理生化机制合理,疗效可靠。
细胞色素C:治疗缺氧性疾病 ⑵ 药理活性高
ATP直接供能,效果确切、显著
⑶ 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
糖类、脂类
⑷ 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 2.在生产的制备中特殊性
(1)提取纯化工艺复杂
(2)稳定性差
(3)易变质腐败
(4)注射用药要求 3.检验上的特殊性
需理化检验指标
生物活性指标
三.生物药物的分类生物药物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特性分类
2.按原料来源分类
3.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
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2)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3)酶与辅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
衍生物类药物
(5)糖类药物
(6)脂类药物
(7)细胞生长因子类
(8)生物制品类
2.按原料来源分类
(1)人类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4)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5)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3.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
(2)预防药物
(3)诊断药物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四.生物药物的制备 1.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
预处理与保存方法
(1)原料选择
有效成分含量高、新鲜
(2)原料的预处理与保存
预处理:动物、 植物、
微生物原料
保存:①冷冻法
②有机溶剂脱水法
③防腐剂保鲜法2.生物药物的提取 ⑴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破碎方法:磨切法、压力
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震
荡、自溶法、酶解法 ⑵提取 破碎后立即提取,根据活性物质的性质,选择提取试剂种类、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注意提取温度、pH、变性剂等。3.蛋白质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⑴沉淀法 原理是使蛋白质胶体颗粒
的表面水化膜或表面电荷破坏,从
而使蛋白质沉淀。常用: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点电沉淀法、
靶物质结合沉淀法(抗原-抗体)等。 ⑵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
有超滤法、透析法(膜分离法)、
凝胶过滤法、超速离心法等。 ⑶按分子所带电荷进行分离的方法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均为两性电解质,具有等电点。在远离等电点的pH时便会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包括离子交换层析法、电泳法、等电聚焦等。 ⑷亲和层析法
大部分生物活性物质都有其作用的
靶物质。如酶和底物、抗原和抗体、
激素与受体等,它们之间有特异的亲
和作用。利用该性质进行的特异层析
分离技术称为亲和层析。专一性强。⒋核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主要方法有:提取法和发酵法
⑴提取法生产DNA和RNA主要技
是先提取核酸与蛋白质复合物,
再解离核酸与蛋白质,然后分离
RNA与DNA。
⑵发酵法主要用于生产单核苷酸。⒌ 糖类的分离纯化方法 因各种糖类的性质和原料来源
不同没有统一的提取纯化工艺,
只介绍多糖和粘多糖的一般分离
纯化方法。
⑴提取方法:非降解法和降解法
非降解法:适用于从含一种粘多糖的动物组织中提取粘多糖。溶剂为水和盐溶液。
降解法:适用于从组织中提取结合比较牢固的粘多糖。碱降解、酶降解。 ⑵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方法:
沉淀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①乙醇沉淀法:4~5倍体积的乙醇
可以使任何结缔组织中的粘多糖
完全沉淀。 ②离子交换层析法:
粘多糖的聚阴离子能很好地被阴
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和分离。例
如 Dowex I-X2离子交换树脂、
DEAE -离子交换纤维素。用NaCl进
行梯度洗脱。⒍脂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⑴提取方法
脂类自然状态下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
非极性脂是与其它脂质分子或蛋白质
分子的疏水区相结合。提取脂质药物
就是要破坏这种结合键,将脂质溶解
出来。溶剂:醇、氯仿等。 ⑵纯化方法
①沉淀法:不同脂质在丙酮中
溶解度不同,故常用它进行沉淀。 ②吸附层析法:
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等。通过
极性和离子力将各种化合物结合到
固体吸附剂上。洗脱用极性逐渐增
大的洗脱液,非极性先流出,极性
后流出。 ③离子交换层析法:
脂质分子有非解离、两性离子和
酸式解离三种状态。在一定的pH
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离子交换剂提纯。⒎氨基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⑴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①蛋白质水解法:
酸水解:水解完全L-型氨基酸,色氨
酸破坏。
碱水解:产生消旋作用。
酶水解:不完全②发酵法:需特异菌株
③化学合成法:得到 D L-型氨基酸
④酶促合成法:工艺简单、转化率
高、易提纯。 ⑵氨基酸的分离方法
①沉淀法:
依溶解度差异沉淀
特殊试剂沉淀 ②吸附法:
氨基酸对吸附剂吸附力的差异进
行分离
③离子交换法:
氨基酸属于两性电解质,常用强
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第二节 人体来源的药物一.人体来源药物的特点与研究意义
⒈特点:
⑴安全性好
⑵效价高疗效可靠
⑶稳定性好 ⒉研究意义:
⑴资源有限性 受法律和伦理的制
约,仅血液、尿液、胎盘可用作原
料。
⑵研究的重要意义 对医学和药学有
重大意义。二、人体来源药物的种类与用途⒈人血液成分制品
发现血型,输血疗法的应用
包括:全血制品、血液成分制品、
血浆成分制品、体液细胞内成分
制品等。
血液成分制品: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血浆。 ⑴红细胞制剂
压积红细胞
少含白细胞的压积红细胞
冰冻贮藏红细胞
⑵白细胞浓缩液
⑶血小板制剂
⑷新鲜冰冻血浆 ⒉血浆的综合利用 项目 含量
血浆占人体体重的量 8%
血浆占全血的量 50%
血浆中水分占血浆的量 92%
血浆中蛋白质占血浆的量 6%~7%
白蛋白+IgG占血浆总蛋白的量 65%⑴转输蛋白类 在血液循环中对机体
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药
物等进行转输的血浆蛋白。包括:
白蛋白、脂蛋白、转铁蛋白等。
⑵免疫球蛋白 构成体液免疫系统。
包括:IgG、IgA、IgM、IgD、IgE⑶凝血系统蛋白
包括: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酶
和因子等。
⑷补体系统蛋白 是机体防御体系
之一,在吞噬、调理、趋化和细胞溶解等起重要作用。包括:C1~C9。
⑸蛋白酶抑制物类 ⒊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人体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
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成纤维细胞等。
细胞内的活性物质有:血红蛋
白、SOD、IFN、IL-2等。⒋其它原料的利用
⑴人胎盘:胎盘丙种球蛋白等
⑵人尿液: 尿激酶、绒毛膜促性激 素
⒌细胞因子
⑴特点和生理作用
⑵种类 100种以上
⒍人体激素
三、人体来源药物的制备实例 尿激酶的制备
⑴结构与性质
分子量为54.7K,由33.1K和18.6K两
条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属丝氨酸
蛋白酶。
底物:血纤溶酶原,作用其Arg-
Val键,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 ⑵工艺路线 ⒈ 可进一步开发新产品
⑴血液的利用 用低温乙醇工艺,除冷沉淀外,可将血浆蛋白分离为Ⅰ~Ⅴ个组分。目前仅利用Ⅰ(纤维蛋白原)、Ⅱ(免疫球蛋白)、Ⅴ(白蛋白)3个组分。
⑵其它原料的利用 胎盘、尿液等。 四、人体来源药物的研究前景⒉ 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人
类活性物质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
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在生物
制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EPO研制
成功。第三节 动物来源的药物 一、动物来源的药物的特点
⒈ 原料来源丰富
⒉ 要重视安全性
二、动物来源的药物的种 类与用途
⒈ 动物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⑴ 动物多肽药物重要性与种类
① 多肽激素
② 多肽类细胞因子
⑵ 动物蛋白质类药物⒉动物酶与辅酶类药物
⑴促消化酶类
⑵消炎酶类
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酶 ⑷抗肿瘤的酶
⑸与电子传递有关的治疗酶
⑹其它药用酶
⑺动物辅酶类药物
⒊动物核酸类药物
⑴组成与作用
⑵主要种类与用途
⒋动物糖类药物
粘多糖的种类与分布
甲壳素、硫酸软骨素、
肝素、透明质酸 ⒌动物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种类与分布
⒍动物细胞因子第四节 植物来源的药物 一、植物来源药物的特点
约40%的药物来源于植物。
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除小分子天
然有机化合物外,还含有生物大分
子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
核酸、糖类、脂类等。二、植物来源药物的种类与用途⒈ 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⑴ 糖和糖苷类
⑵ 苯丙素类 苯丙烯、苯丙酸、
香豆素等。
⑶ 醌类 辅酶Q10、紫草素等。
⑷ 黄酮类 黄酮醇、花色素、黄芩苷等。
⑸ 鞣质 奎宁酸、槲皮醇等。
⑹ 萜类 青蒿素、齐墩果酸等。
⑺ 甾体 毛地黄毒苷元等。
⑻ 生物碱 咖啡因、喜树碱等。⒉ 植物蛋白质、多肽、酶类生理
活性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名 称 来 源 功 能
天花粉蛋白 瓜娄 引产
蓖麻毒蛋白 蓖麻籽 抗癌
胰蛋白酶抑制剂 大豆 治疗胰腺炎
木瓜蛋白酶 木瓜汁 促消化 消炎
辣根过氧化物酶 辣根 诊断试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沙棘 消除自由基
麦芽淀粉酶 麦芽 助消化
脲酶 刀豆 分解尿素⒊植物糖类药物
⑴单糖类:葡萄糖、果糖、核糖、
维生素C、木糖醇、山梨醇、甘
露醇等。
⑵聚糖类: 蔗糖、麦芽糖、淀粉、
纤维素、人参多糖、黄芪多糖等。
⑶糖的衍生物:葡萄糖-6-磷酸等
⒋植物脂类药物
⑴脂肪和脂肪酸类:
亚油酸、亚麻酸
⑵磷脂类:大豆磷脂
⑶固醇类:β谷固醇、豆固醇等第五节 海洋生物药物一、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药物 的种类与用途
⒈ 海藻
⒉ 腔肠动物
⒊ 节肢动物⒋ 软体动物
⒌ 棘皮动物
⒍ 鱼类
⒎ 爬行动物
⒏ 海洋哺乳动物
⒐ 其它
课件61张PPT。
第二章 生物药物概论 一.生物药物的来源
二.生物药物的特性
三.生物药物的分类
四.生物药物的制备1.生物药物的定义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 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
天然生物材料:动物、植物、微生物
等。
人工生物材料:免疫法制备的动物
原料、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微生
物或其它细胞原料。 1.药理学特性
⑴ 治疗的针对性强,治疗的
生理生化机制合理,疗效可靠。
细胞色素C:治疗缺氧性疾病 ⑵ 药理活性高
ATP直接供能,效果确切、显著
⑶ 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
糖类、脂类
⑷ 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 2.在生产的制备中特殊性
(1)提取纯化工艺复杂
(2)稳定性差
(3)易变质腐败
(4)注射用药要求 3.检验上的特殊性
需理化检验指标
生物活性指标
生物药物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特性分类
2.按原料来源分类
3.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2)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3)酶与辅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
衍生物类药物
(5)糖类药物
(6)脂类药物
(7)细胞生长因子类
(8)生物制品类
2.按原料来源分类
(1)人类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
(4)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5)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
(1)治疗药物
(2)预防药物
(3)诊断药物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 1.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
预处理与保存方法
(1)原料选择
有效成分含量高、新鲜
(2)原料的预处理与保存
预处理:动物、 植物、
微生物原料
保存:①冷冻法
②有机溶剂脱水法
③防腐剂保鲜法 ⑴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破碎方法:磨切法、压力
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震
荡、自溶法、酶解法 ⑵提取 破碎后立即提取,根据活性物质的性质,选择提取试剂种类、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注意提取温度、pH、变性剂等。⑴沉淀法 原理是使蛋白质胶体颗粒
的表面水化膜或表面电荷破坏,从
而使蛋白质沉淀。常用: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点电沉淀法、
靶物质结合沉淀法(抗原-抗体)等。 ⑵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
有超滤法、透析法(膜分离法)、
凝胶过滤法、超速离心法等。 ⑶按分子所带电荷进行分离的方法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均为两性电解质,具有等电点。在远离等电点的pH时便会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包括离子交换层析法、电泳法、等电聚焦等。 ⑷亲和层析法
大部分生物活性物质都有其作用的
靶物质。如酶和底物、抗原和抗体、
激素与受体等,它们之间有特异的亲
和作用。利用该性质进行的特异层析
分离技术称为亲和层析。专一性强。⒋核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主要方法有:提取法和发酵法
⑴提取法生产DNA和RNA主要技
是先提取核酸与蛋白质复合物,
再解离核酸与蛋白质,然后分离
RNA与DNA。
⑵发酵法主要用于生产单核苷酸。 因各种糖类的性质和原料来源
不同没有统一的提取纯化工艺,
只介绍多糖和粘多糖的一般分离
纯化方法。
⑴提取方法:非降解法和降解法
非降解法:适用于从含一种粘多糖的动物组织中提取粘多糖。溶剂为水和盐溶液。
降解法:适用于从组织中提取结合比较牢固的粘多糖。碱降解、酶降解。 ⑵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方法:
沉淀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①乙醇沉淀法:4~5倍体积的乙醇
可以使任何结缔组织中的粘多糖
完全沉淀。 ②离子交换层析法:
粘多糖的聚阴离子能很好地被阴
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和分离。例
如 Dowex I-X2离子交换树脂、
DEAE -离子交换纤维素。用NaCl进
行梯度洗脱。 ⑴提取方法
脂类自然状态下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
非极性脂是与其它脂质分子或蛋白质
分子的疏水区相结合。提取脂质药物
就是要破坏这种结合键,将脂质溶解
出来。溶剂:醇、氯仿等。 ⑵纯化方法
①沉淀法:不同脂质在丙酮中
溶解度不同,故常用它进行沉淀。 ②吸附层析法:
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等。通过
极性和离子力将各种化合物结合到
固体吸附剂上。洗脱用极性逐渐增
大的洗脱液,非极性先流出,极性
后流出。 ③离子交换层析法:
脂质分子有非解离、两性离子和
酸式解离三种状态。在一定的pH
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离子交换剂提纯。⑴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①蛋白质水解法:
酸水解:水解完全L-型氨基酸,色氨
酸破坏。
碱水解:产生消旋作用。
酶水解:不完全②发酵法:需特异菌株
③化学合成法:得到 D L-型氨基酸
④酶促合成法:工艺简单、转化率
高、易提纯。 ⑵氨基酸的分离方法
①沉淀法:
依溶解度差异沉淀
特殊试剂沉淀 ②吸附法:
氨基酸对吸附剂吸附力的差异进
行分离
③离子交换法:
氨基酸属于两性电解质,常用强
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一.人体来源药物的特点与研究意义
⒈特点:
⑴安全性好
⑵效价高疗效可靠
⑶稳定性好 ⒉研究意义:
⑴资源有限性 受法律和伦理的制
约,仅血液、尿液、胎盘可用作原
料。
⑵研究的重要意义 对医学和药学有
重大意义。⒈人血液成分制品
发现血型,输血疗法的应用
包括:全血制品、血液成分制品、
血浆成分制品、体液细胞内成分
制品等。
血液成分制品: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血浆。 ⑴红细胞制剂
压积红细胞
少含白细胞的压积红细胞
冰冻贮藏红细胞
⑵白细胞浓缩液
⑶血小板制剂
⑷新鲜冰冻血浆 项目 含量
血浆占人体体重的量 8%
血浆占全血的量 50%
血浆中水分占血浆的量 92%
血浆中蛋白质占血浆的量 6%~7%
白蛋白+IgG占血浆总蛋白的量 65%⑴转输蛋白类 在血液循环中对机体
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药
物等进行转输的血浆蛋白。包括:
白蛋白、脂蛋白、转铁蛋白等。
⑵免疫球蛋白 构成体液免疫系统。
包括:IgG、IgA、IgM、IgD、IgE⑶凝血系统蛋白
包括: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酶
和因子等。
⑷补体系统蛋白 是机体防御体系
之一,在吞噬、调理、趋化和细胞溶解等起重要作用。包括:C1~C9。
⑸蛋白酶抑制物类 ⒊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人体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
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成纤维细胞等。
细胞内的活性物质有:血红蛋
白、SOD、IFN、IL-2等。⒋其它原料的利用
⑴人胎盘:胎盘丙种球蛋白等
⑵人尿液: 尿激酶、绒毛膜促性激 素
⒌细胞因子
⑴特点和生理作用
⑵种类 100种以上
⒍人体激素
尿激酶的制备
⑴结构与性质
分子量为54.7K,由33.1K和18.6K两
条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属丝氨酸
蛋白酶。
底物:血纤溶酶原,作用其Arg-
Val键,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 ⒈ 可进一步开发新产品
⑴血液的利用 用低温乙醇工艺,除冷沉淀外,可将血浆蛋白分离为Ⅰ~Ⅴ个组分。目前仅利用Ⅰ(纤维蛋白原)、Ⅱ(免疫球蛋白)、Ⅴ(白蛋白)3个组分。
⑵其它原料的利用 胎盘、尿液等。 ⒉ 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人
类活性物质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
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在生物
制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EPO研制
成功。 一、动物来源的药物的特点
⒈ 原料来源丰富
⒉ 要重视安全性
二、动物来源的药物的种 类与用途
⒈ 动物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⑴ 动物多肽药物重要性与种类
① 多肽激素
② 多肽类细胞因子
⑵ 动物蛋白质类药物⒉动物酶与辅酶类药物
⑴促消化酶类
⑵消炎酶类
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酶 ⑷抗肿瘤的酶
⑸与电子传递有关的治疗酶
⑹其它药用酶
⑺动物辅酶类药物
⒊动物核酸类药物
⑴组成与作用
⑵主要种类与用途
⒋动物糖类药物
粘多糖的种类与分布
甲壳素、硫酸软骨素、
肝素、透明质酸 ⒌动物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种类与分布
⒍动物细胞因子 一、植物来源药物的特点
约40%的药物来源于植物。
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除小分子天
然有机化合物外,还含有生物大分
子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
核酸、糖类、脂类等。二、植物来源药物的种类与用途⒈ 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⑴ 糖和糖苷类
⑵ 苯丙素类 苯丙烯、苯丙酸、
香豆素等。
⑶ 醌类 辅酶Q10、紫草素等。
⑷ 黄酮类 黄酮醇、花色素、黄芩苷等。
⑸ 鞣质 奎宁酸、槲皮醇等。
⑹ 萜类 青蒿素、齐墩果酸等。
⑺ 甾体 毛地黄毒苷元等。
⑻ 生物碱 咖啡因、喜树碱等。⒉ 植物蛋白质、多肽、酶类生理
活性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名 称 来 源 功 能
天花粉蛋白 瓜娄 引产
蓖麻毒蛋白 蓖麻籽 抗癌
胰蛋白酶抑制剂 大豆 治疗胰腺炎
木瓜蛋白酶 木瓜汁 促消化 消炎
辣根过氧化物酶 辣根 诊断试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沙棘 消除自由基
麦芽淀粉酶 麦芽 助消化
脲酶 刀豆 分解尿素⒊植物糖类药物
⑴单糖类:葡萄糖、果糖、核糖、
维生素C、木糖醇、山梨醇、甘
露醇等。
⑵聚糖类: 蔗糖、麦芽糖、淀粉、
纤维素、人参多糖、黄芪多糖等。
⑶糖的衍生物:葡萄糖-6-磷酸等
⒋植物脂类药物
⑴脂肪和脂肪酸类:
亚油酸、亚麻酸
⑵磷脂类:大豆磷脂
⑶固醇类:β谷固醇、豆固醇等一、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药物 的种类与用途
⒈ 海藻
⒉ 腔肠动物
⒊ 节肢动物⒋ 软体动物
⒌ 棘皮动物
⒍ 鱼类
⒎ 爬行动物
⒏ 海洋哺乳动物
⒐ 其它
课件46张PPT。第2节 人 类 生 殖 工 程 一、什么是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就是在体格、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整健康状态下完成生殖过程的状态。
(1)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懂性知识、避免得病、避免人流(全国人流1000万人次/年,ADS感染60万)
(2)有生育能力;
(3)可以自由而负责任地决定生育时间和生育数目;
(4)夫妇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选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
(5)有权获得生殖保健服务;
(6)妇女能够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我国缺陷儿出生13‰是美国10倍,出生8—10万/年)。二、生育1.男子生殖大本营(模式图)(1)阴茎(2)睾丸(3)附睾(4)输精管 (5)膀胱(6)前列腺 二、生育二、生育2.男子的睾丸(左图)中存在大量的精曲小管(右图,模式图),它们是制造精子的车间 二、生育3.这是其中一根精曲小管的横截面,一批批精子在精曲小管中被制造出来(图最中央部分) 二、生育4."慷慨"的睾丸每秒产生300-600个精子,然后集中输送到附睾中整装待发 二、生育5.准备出发的寻亲选手--精子跃跃欲试 二、生育6.女子生殖大本营(模式图)(1)子宫(2)子宫颈 (3)卵巢(4)输卵管 (5)阴道(6)膀胱 二、生育二、生育7.输卵管的喇叭形开口紧靠卵巢,准备随时捕捉卵巢排出的卵子 二、生育8."吝啬"的卵巢每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泡,卵子裹在其中 二、生育9.卵子从喇叭形开口进入输卵管后,靠输卵管内壁上纤毛的摆动,渐渐向子宫移去(图为输卵管的切面) 二、生育10.卵子准备欢迎她的新郎--精子 二、生育11. 一次射入女子阴道的精子有2—4亿个,它们聚集在子宫颈口,等待进入子宫。但子宫颈管又细又长,大部分精子无法入内,只有5000个精子进入了子宫腔二、生育12.精子像鱼一样尖尖的脑袋有利于破浪泳进,长长的尾巴有力地摆动 二、生育13.精子前进的发动机藏在头尾之间的额部 二、生育14.到达输卵管壶腹部的精子只剩下30—50个,它们一起围攻等在那里的卵子,并集体寻找突破口 二、生育15.精子用头部红色的顶体酶"攻入"卵子体内 二、生育16.生命之吻——只有一名,幸运者才能夺得美人归 二、生育17.脱去无用的尾巴(左图),完全融入卵子体内 二、生育18.一个新的小生命-受精卵诞生了二、生育19.受精卵一边分裂,一边向子宫移动,到达子宫需7-8天 二、生育20.受精卵到达子宫后,分泌出蓝色粘液,以固定于子宫内膜 二、生育21.随后受精卵长出根须(右图),深深扎根在子宫壁中 二、生育二、生育22.受精后的第三星期别看这小小的胚胎才2毫米长,但它却已具备发育成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始结构-外、中、 内三个胚层了 二、生育22.受精后的第三星期别看这小小的胚胎才2毫米长,但它却已具备发育成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始结构-外、中、 内三个胚层了 二、生育23.我满月啦。第四星期的我,与其说像人还不如说像鱼,6毫米长的小生命已经出现脑、脊柱、心脏和肝脏了。 二、生育24.舒适的小巢胚胎的生长,离不开子宫中胎盘的供养;每天长1毫米,离不开羊水中的丰富养料 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生育二、避孕二、避孕 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是卵巢中的卵子发育期,卵巢中主要分泌的是雌激素,它使子宫内层(内膜),宫颈及阴道增厚和乳房胀大。其后就是排卵,卵巢中的卵泡释放出成熟的卵子,表现为基础体温的升高和宫颈粘液的改变,此时卵泡主要分泌出孕激素;排卵期就是“能孕期”。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孕激素就减少并使子宫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自然避孕法又称为安全期避孕法或周期性禁欲;是指在每个月经周期中的“能孕期”内避免性生活,从而防止怀孕的一种手段。 二、避孕二、避孕二、避孕二、避孕 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
而卵子的受孕能力(即存活)自卵巢排出后算起,最多只有24-48小时(在输卵管内等待受精),而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的寿命约2-3天, 三、测孕验孕
当已经怀孕,身体便会产生一种怀孕的荷尔蒙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是维持妊娠,胎盘发育)在尿液中,而这种荷尔蒙会在怀孕初期持续增加,而测试条(盒、笔)可以在月经该来而没来的当天就能测到小便中是否有HCG荷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