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7 10: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2、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阅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一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