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关于倍的认识,包括以下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的内容:倍的认识;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和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倍的含义。2.经历与倍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应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解倍数的基本方法。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学会求解。难点:1.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会根据图形求解倍数。2.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3.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
课时安排
共4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1课时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2课时
倍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会根据图形求解倍数。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学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2根)那带叶子的小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我们把6根小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说小萝卜的根数是大萝卜的3倍。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了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巩固“倍”的概念。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
拓展应用
1.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订正。
总
结回
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新知识又有什么感受呢?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大胡萝卜:2根
大胡萝卜:2根小胡萝卜:6根
3个2根
白萝卜:10根
5个2根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5倍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体验如何求解另一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学会求解。
教学难点
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内容,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我们现在来看看下面两道题。妈妈买了6个面包,3块蛋糕。面包的数量是蛋糕的几倍?文具盒里面有8支铅笔,2支圆珠笔。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几倍?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真棒,看来大家掌握得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解决另一种有关倍数的问题——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体验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教学教材第52页例3.课件出示情境图,指名学生说一说图意。已知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求象棋的价钱。请同学们自己思考,说说你们的想法。阅读与理解知道了军旗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分析与解答:解法一: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列式计算:8×4=32(元)所以,象棋的价钱是32元。解法二:图示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顾与反思:32元是8元的多少倍?32÷8=4可知解答正确。归纳与总结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出了这道题目,这也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乘法或出发计算出结果(求大项用乘法求小项用除法)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板书)
拓展应用
1.教材地54页练习十一第5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教材第54页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总
结回
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新知识又有什么感受呢?
作业布置
1.口算2.基础训练相关练习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乘法或出发计算出结果(求大项用乘法求小项用除法)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倍数的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鹅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已知两项求解倍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学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倍的知识。★O★OO★OOOOOOO○的个数是★的(
)倍。2.第一排摆:
第二排摆第一排的5倍。第二排摆(
)个5根,一共有(
)根。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已知两项如何求倍数。
探究新知
1.体验求解倍数的一般思路。★○★○○★○○○○○○那同学们想想○的个数是★的几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可能的解法。解法一:画了一幅示意图。星星:★★★圆圈:○○○
○○○
○○○所以,圆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解法二:要求圆圈的个数是星星的多少倍,就是求9里面有多少个3,用除法计算:9÷3=3回顾与检验:星星有3个,圆圈是它的3倍,就是3个3,所以是9个,解答正确。巩固“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思路。教学教材第51页例2问题讨论,需要利用哪些信息?问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学生讨论,归纳方法。第一种:图示法第二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师生共同检验:扫地的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归纳与总结同学们
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出了这道题目,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已知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板书)
拓展应用
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疑问。
总
结回
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新知识又有什么感受呢?
作业布置
1.口算2.基础训练相关练习3.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已知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倍的认识(练习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55页练习十一第7-11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解决有关倍数的计算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倍的认识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与“倍”有关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倍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讲解结合法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复习回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倍的认识和应用,谁能说一说倍的含义及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方法?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好,我们来看下面两道题。奶奶家里养了28只小鸡,7只母鸡。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倍?小明买了9张贴纸,小王的贴纸是小明的4倍。小王有多少张贴纸?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今天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对倍的认识。
基础练习
1.教材第54页练习十一第7题课件出示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出解题过程,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发散思维。踢毽子游戏,王平只踢了3个,李芳踢了18个。李芳踢的个数是王平的几倍?分析与解答:18÷3=6刘梅踢的个数是王平的2倍,刘梅踢了多少个?分析与解答:3×2=6(个)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8题小丽今年6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6倍,爸爸今年多少岁?分析与解答:6×6=36(岁)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去年小丽5岁,爸爸35岁,所以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35÷5=7)倍。
拓展应用
1.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9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10题教师提示:可以用画图的办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订正,并总结发现的规律。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11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解答,并派代表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总
结回
顾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想说些什么?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