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威尼斯商人(节选)(共37张PPT)(课件+视频+补充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13、威尼斯商人(节选)(共37张PPT)(课件+视频+补充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7 16:49:5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世界四大吝啬鬼 1.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 喜剧《威尼斯商人》) 2.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 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3.葛朗台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4.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 果戈里 长篇小说《死魂灵》)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尼? 葛朗台》中着力刻画的人物。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阿巴贡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里的主人公,他嗜钱如命,悭吝万分,为了达到发财的目的,不顾家庭子女、伦理道德去放高利贷,绞尽脑汁去侵吞别人的财产;为了无限止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的贪婪和吝啬。 他把人家还他的5万法郎埋在花园里,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走。年近50岁的昂赛米老爷答应娶他女儿不要赔嫁费,阿巴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便宜,于是不顾女儿的爱情,答应了这桩婚事。 他想请人吃饭,当厨子说得多花点钱时,他就急得大叫:“真见鬼,老是钱!”他告诉厨子是请八位或十位客人,不过只照八位预备就行,八人够吃的十人吃也行。而当厨子说出准备八人吃的菜肴时,他又急得大喊:“见鬼啦!这个,请满城的人吃都够了。” 临了,阿巴贡又吩咐厨子应该预备些诸如肥肥的什锦烂肉块等大家不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作者通过阿巴贡这个形象,真实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狂热和金钱的罪恶,以及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泼留希金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的人物,是一个猥琐贪婪、吝啬到几乎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也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 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在他的仓库里有那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不仅是对自己如此, 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壁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 强烈的积聚财产的欲望使他一天到晚仍在为财产的积累而奔波。由于贪婪,他完全变成了受物质支配的财富的奴隶,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俄国农奴制度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夏洛克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所塑造的一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他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于是,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他宁可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阴险凶残,这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独特个性。 中国的吝啬鬼《儒林外史》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前,已经不能说话了,伸出两指来,大家都不明白,只有后妻赵氏明白,他害怕浪费油灯里的油。赵氏走上前去,把油灯上的两根灯草挑灭了一根,严监生看到了这才咽了气。 课件37张PPT。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1.什么是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剧本通常包括哪两部分? 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3.戏剧文学有哪些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安徽)等。 (6)演出场合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了解作者 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了解作者了解作者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莎士比亚故居字词1、恻隐(cè ) 2、豁免(huò )
3、告禀(?bǐng)4、庖代(páo )
5、延纳(nà)6、饶恕(ráo shù)
7、心如铁石
字词8、万恶不赦(shè)
9、遍稽群籍(biàn jī qún jí):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
10、鸡犬不宁( níng)
12、有例可援(yuán)
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剧情梗概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葛来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图一磅肉一 场 诉 讼 案 件1.本场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那些人物?3.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整体感知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
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整体感知4.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引导细析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俩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常见的什么写法?小结安东尼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鲍西娅是一个什么形象?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引导细析1.鲍西娅夏洛克的斗争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回合?2.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中又分别分为哪三小步?3.从鲍西娅和夏洛克的斗争过程来看,鲍西娅是用什么方法战胜夏洛克的?4.从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来看,剧本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感受?引导细析作 品 主 题谴责仇恨和残忍
赞美友谊和仁爱 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 1.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
2.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
3.语言诙谐、优美动人,含义隽永。
4.运用自如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5.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巧妙结合,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家常般的流畅。品读人物语言小结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2.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3.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4.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世界文学史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造型夏洛克和女儿 课文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 小结:威尼斯商人的警告:千万不要做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B、《变脸》——魏明伦——中国
C、《枣儿》——孙鸿——中国
D、《音乐之声》——舒曼——美国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
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
反映现实生活。
B、戏剧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划分,可分为喜剧、
悲剧、正剧(悲喜剧)。
C、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
《奥赛罗》、《威尼斯商人》。
D、《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的音乐故事片的杰作。D C 3.选择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威尼斯商人》反映的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变脸》中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我国传
统社会及其恶劣的生村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C.《枣儿》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 也是传统生活的
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D.《音乐之声》生动的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快乐的女
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
民族感情.。A 4.选择关于戏剧常识说法正确地一项( )
A.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B.剧本必顶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冲
突,也就没有戏剧。
C.在川剧戏曲中,帮腔人既可以是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
也可以是故情节的人物角色.甚至可以是作者、观众
的代言者。
D.话剧的场景变化一般较少,原因是太多的舞台变化会
使演员的表演被观众忽视。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