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相关的口诀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他人合作交流的态度。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自主编写7的乘法口诀,掌握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1—6的乘法口诀。
1.下面我们来看算式说得数,并说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好吗?
5×3
3×4
6×6
2×1
5×4
3×6
请学生回答得数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预设1:学生回答的过程重出现了错误,教师及时利用错误资源提问: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他不记错吗?
预设2:学生的回答完全正确没有错误。师适时提问:小朋友们记得可真熟啊,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的啊,如果老师有一道题不记得口诀了该怎么办呢,谁能帮我想一想。
学生回答可以用记上一句或者下一句的口诀来帮助记忆。
师小节:真不错,是个好方法。看来啊,小朋友们对学习口诀已经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了。
2、谈话导入:猜猜今天将要学习几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编写口诀
1、(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
(1)师:看一看,这是什么 (课件演示拼小船的过程)
师:数一数,拼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
(出示1只小船)数一数出示表格。
师:拼2只小船呢 3只呢 你是怎么很快知道的 (学生说,教师点结果)你能把数学书第62页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小船只数
1
2
3
4
5
6
7
三角形的个数
(2)交流算法。
摆1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是几个7?
摆2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你是怎么想的?14个里面有几个7?3只小船呢?……(板书:1个7;2个7相加;……7个7相加)
(3)指名汇报结果,同时把表格板书完成。(14你是怎么算的?35呢?35里面有几个7)
我们把三角形的个数读一读,想一想表格中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往右是怎样变化的?
2、推导7的乘法口诀
(1)摆1只小船用了7个三角形,1个7乘法算式怎么写?(7×1
1×7)你会编乘法口诀吗?(板书:
一七得七)
(2)摆7只小船用了几个7?2个7乘法算式怎么写?(7×2
2×7)你会编乘法口诀吗?(板书:二七十四)
(3)摆三只、四只、五只、六只、七只各用了几个7?你们会列式和编乘法口诀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指导纠正。
集体交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所有的算式和口诀。
还有不同意见吗?都一样是吗?大家真了不起!自己动脑编出了七的乘法口诀居然与数学家想的一模一样,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
三、利用规律,有效记忆
(1)现在给你1分钟的时间,
背一背这几句口诀,好吗 开始!
想一想,刚才背口诀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好背 你觉得哪几句口诀不好背?谁能有好方法记住这句口诀
(2)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记口诀的方法,其实按规律记口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起看看7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
(3
)
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找出的规律自己来记一记7的乘法口诀。
谁愿意第一个背?还有谁愿意?愿意背的站起来一起背。
四、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1、请大家自由读读背背然后进行师生对口令的游戏。
2、七色花,你能找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
3、猜谜语(完成想想做做#1)
4、送信游戏。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5、“想一想”#4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各用了哪一句口诀?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习了乘法口诀可以很快地算出乘法算式的积。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谁愿意选一句口诀说一说。
七七四十九)
六、课外拓展,解决实际问题
1、其实,7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生活中呢!想想看,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到7的乘法口诀呢?学生举例。学生可能会说到一个星期有7天等。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出示古诗。
师:7是一个奇特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7”有关的事物,你知道吗?每个人头上有眼、耳、鼻、嘴七个孔,太阳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音乐有1、2、3、4、5、6、7其个音符,我国古代就与7结下了难解之缘。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首古诗。
山
行(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师:这是一首由唐代杜牧写的诗,这首诗的内容共有多少字呢?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的吗?(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句7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5、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要用到7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就到“7元超市”去逛一逛。
出示图片:你知道为什么叫它“7元超市”吗?
(1)你想买什么,买几个,一共要多少钱?
(2)教师提问:小红想买3盒水彩笔和一个洋娃娃,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的算式一般有:7×3+7=28,7×4=28比较两种方法,沟通联系。
(3)教师提问:小红有48元钱,够买7个文具盒吗?学生可能用乘法或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