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B.环境问题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C.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
D.自然灾害包括环境问题
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毁坏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解放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千米。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所造成;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4~5题。
4.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5.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造成的结果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的结果
6.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只在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当代,人们正在积极寻求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解决环境问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综合题
7.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图中A、B两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正确选项填在代表A、B两地人地关系的关联图中。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
④轮荒、开矿等破坏植被
(2)由上题举例说明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3)图中山东省的生态脆弱区多沿黄河分布,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
1.C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环境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统称环境问题。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它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2.B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是斜坡重力作用,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它们都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森林毁坏都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
3.D [环境问题是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故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两个特征;环境污染是人类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结果,生态破坏是人类索取资源速度超过环境再生能力的结果。]
4.C 5.A [我国“三北”地区接近沙源地,土地沙漠化现象最为严重,“三北”即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了防止沙漠化,我国已在三北地区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故第4题选C。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所以第5题选A。]
6.D [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受环境制约较大。农业文明时期,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导致了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产业革命后的200年里,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当今,人们正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7.(1)自左向右,自上而下:①③②④
(2)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承载力有限,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加之采取轮荒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自然原因:位于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易泛滥成灾。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众多,农业生产不合理,导致旱涝、风沙、盐碱化加剧。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什么是环境问题,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
2、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学习重点】
环境问题的分类
【学习难点】
环境问题的分类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1、环境问题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环境向
人类
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问题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二者之间会相互影响吗?如果是,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2)
“一般来说,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而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以农业活动为主,因农业发展过程中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3)“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环境是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发达国家工业化早、工业发达,故而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发展中国家以农业活动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故而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
(4)环境问题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机制,环境问题可分为哪两类?二者能截然分开吗?以我国北方频繁发生沙尘暴现象分析二者的“复合效应”。
自然原因:(1)产生大风的条件因素(2)产生对流运动的不稳定因素(3)当地地理环境存在着丰富的沙尘源。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地表,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
(2)何为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哪类环境问题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它们分别是指哪些环境问题?
(3)判断:火山爆发、水土流失、噪声污染、山崩、滑坡、土地盐碱化、大脖子病、水俣病、气候变暖、氟骨病、水污染、臭氧层破坏、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4)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
,试说明原因。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
1、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文明时期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生产力
人口数量
人地关系
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疑点呈现】
【梳理总结】
【当堂检测】
1、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可将环境问题分为
(
)
A、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C、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
D、人为环境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
A、印度洋海啸
B、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C、日本水俣事件
D、内蒙古草场的退化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
A、山西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2000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
4、发展中国家的次生环境问题以什么为主
(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5、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B、环境问题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才出现的
C、人类对环境之间的相互消极影响构成了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
6、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
)
A、
农业文明时期
B、工业文明时期
C、采猎文明时期
D、20世纪60年代以来
7、
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指
(
)
A、环境具有容纳和清除废弃物的能力
B、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
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
D、环境对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8、对下列环境问题分类正确的是
(
)
①滥伐森林
②大量使用剧毒农药
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④燃烧矿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⑤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⑥捕杀濒临灭绝的动物
A、①②⑥
③④⑤
B、①②③
④⑤⑥
C、②③⑤
①④⑥
D、①③⑤
②④⑥
9、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双项)
A、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发达国家多
B、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对环境问题的无知
D、从发达国家移过来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10、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复合效应”结果的是(双项)
(
)
A、我国北方频繁发生沙尘暴现象
B、印度洋海啸地震的发生
C、修建水库大坝可能诱发地震
D、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11、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双项)
(
)
A、减缓地面沉降
B、保护地下水资源
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高考之窗】
图15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课后反思】1.1
人类环境
第2课时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目标 明确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
时代
人类活动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原始社会
采集、捕猎①____________
人类②________自然环境
③______社会
栽培植物驯养动物
人类④________自然环境
工业社会
人类⑤________性开采资源
人类与环境关系越来越⑥______
当代社会
认识改变
寻找⑦ 的协调发展
2.正确的人地关系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
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古希腊时期的人地关系已经得到了和谐发展
C.工业社会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考查点2 正确的人地关系
2.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 )
①生态旅游 ②生态住宅 ③绿色食品 ④石油农业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方法技巧练
一、人类对自然态度的变化
1.下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文明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横轴分别表示:原始社会时期为农业与狩猎采集劳动力之比,农业社会时期为狩猎采集与农业劳动力之比,工业社会时期为工业与农业劳动力之比,知识社会时期为工农业与知识产业劳动力之比。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
(1)根据材料,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
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
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和谐
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2)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__,人地关系是_________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_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
(3)为了使人类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走________的道路。
方法技巧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大致经历了听天由命、大规模改造自然、先污染破坏后补救治理、谋求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
(1)采猎文明:时间:公元前200万年至前1万年;对自然态度:依赖自然(畏惧、崇拜自然);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人类行为:听天由命。
(2)农业文明:时间:公元前1万年至18世纪;对自然态度: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少数地区的区域性问题;人类行为: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
(3)工业文明:时间:公元18世纪至20世纪末;对自然态度:征服自然;环境问题:区域性问题蔓延到全球;人类行为: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
(4)后工业文明:时间:20世纪末以后;对自然态度: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人类行为:谋求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理解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
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_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________作用于人类。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方法技巧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用图示法阐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内外圆相互嵌套展示人类存在于环境之中,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2)箭头①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②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③、④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⑤、⑥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有的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的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活动 教材P9
这样的例子很多,以常见的草场过度放牧和合理放牧为例: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①野生动植物 ②依赖 ③农业 ④顺应 ⑤掠夺
⑥不协调 ⑦人口、资源、环境 ⑧空间 ⑨物质
⑩能量 废弃物 自净能力
基础达标练
1.D
2.C [石油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但由于石油的使用会污染农田,易造成环境污染。]
方法技巧练
1.(1)D (2)较小 基本和谐 显现(加剧) 恶化 (3)可持续发展
2.(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
(3)人类 反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
解析 人类社会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人类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形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环境质量会不断下降产生种种环境问题。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的累积性并不表现为( )
A.原有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新生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B.各类环境问题在地球上积累、重组和集中爆发
C.由高技术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日益增多
D.环境问题表现形式更加综合化、多样化
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其原因有(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变化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下列符合正确环境伦理观要求的是( )
①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③经济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④人类的经济发展,应保持在环境承载量的极限范围之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完成4-5题。
4.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环境保护要求每位中学生( )
①树立环境意识
②讲究环境道德
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C.①③④
近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完成6-9题。
6.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7.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8.臭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碳氧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
B.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
C.人类大量砍伐热带雨林
D.太阳活动会导致臭氧降至最小值
9.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要严格控制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0.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是( )
A.德国境内莱茵河的污染
B.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
D.华北平原的土地次生盐碱化
二、综合题
11.读图2“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图3,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境内的C盆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________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_________风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__________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5)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过去的3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意识过于倾向增长主义。各级官员似乎抱定这样一种信念:中国一切麻烦问题的根源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积累足够财富。一旦生产力水平达到相应高度,比如说,人均GDP达到多少美元,全部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材料三:2011年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发出了异常严厉的警告,称环境污染正危及中国的增长前景,将这个问题定位为“十二五”规划的中心主题。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
(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唯GDP主义有什么局限性?中国的GDP高速列车在行进之中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角度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的25名国际一流专家组成,以“寻找最后的白鳍豚”为主题的2008年长江豚类科考活动于12月13日结束,该科考队遗憾地宣布:在为期30多天,来回3336千米的考察中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这种比大熊猫更珍贵的种群的复壮希望已经极为渺茫。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白鳍豚的眼很小,它利用声呐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呐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
材料二:图是相关示意图。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鳍豚一样濒临灭绝。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C
6.B 7.A 8.B 9.C
10.B
11.(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分布是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M地区主要在沿海,经济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中出现了资源、能源不足的状况。N地区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12.(1)硫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废气 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2)工业、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西南风的影响
(3)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
(4)沙漠化 过度放牧 滥垦草原 东北信 撒哈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13.(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过分强调了经济发展的作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上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3)经济增长适度,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又与自然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好。(本题具有开放性,能体现出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和谐即可)
14.(1)生物多样性减少(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2)主要是人为因素。滥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也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
(3)完善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一.选择题
读漫画图1,完成1-2题。
1.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2.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完成3-4题。
3.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4.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图2“西亚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5-7题。
5.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物理风化
D.化学溶蚀
6.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看,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B.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
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
7.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
8.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耕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
图3是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3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10.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二、综合题
11.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A、B表示产生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
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是:
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D表示_____
___。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_____
_____。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_____
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和____
____等。
(4)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资源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我国每年耕地一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地区城市”。
材料三: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1)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3)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___风的下风向。
(4)影响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一地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矿的土地上种草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强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5)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气候异常
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海水营养化
1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色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展开,但伴随着2011~2012年亚欧等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千年寒冬”的说法又引发一场全球变暖是“阴谋论”的口水战。
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2010年11月公布的基林曲线(图5)。
(1)基林曲线显示的气温变化和CO2的体积浓度呈现出极为吻合的 相关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的变化趋势。
(2)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4.读图甲、图乙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 。图乙说明人类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 。
(2)结合图甲、图乙说明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3)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关键是 ,其次是
。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 6.C 7.C
8.C
9.C 10.A
11.(1)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 人类作用于环境
(3)环境污染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生物物种锐减 臭氧层破坏 酸雨
(4)②③ ①④ ⑥ ⑤⑦⑧
12、(1)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生产、生活
(3)西北
(4)D
(5)C
13.(1)正
(2)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迅速减少。影响:①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威胁沿岸地区的安全;②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人类的农业生产;③气温和干湿度的变化导致农业结构和分布范围的调整,例如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④极端天气增多,将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⑤对能源的消耗量产生影响,如夏季高温,用电量增加;冬季取暖季节节省燃料。(合理即可)
14.(1)短 大
(2)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3)控制人口数量 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等(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7: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
图6: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相关素材
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1、人类社会早期的环境问题:因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料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为用火不慎而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迫使人们迁移以谋生存。
2、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环境问题: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居民抛弃生活垃圾,曾出现环境污染。
3、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的环境问题:
⑴、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⑵、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4、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相关素材
重大环境问题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 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
2、通过学习和探究,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
【学习重点】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实质
【学习难点】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实质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可持续发展
【学习过程】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阅读教材图1-2-12和下图,回答问题:
问题1:世界人口在空间分布和增长方面有什么差异?
亚非拉:基数大,增速快
欧美澳:基数小,增速慢
资料1: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问题: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小结:
人口基数大
资源
需求增加
大量索取资源
生态恶化
环境
人口增长快
废弃物超出环境的自
净
能
力
环境污染
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资料2:缩小了的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湖,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小,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小了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问题2:围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资料3:内蒙古草地的退化
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的范围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植被保护,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土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这些都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冬春季节我国北方频发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的开垦、沙化有关。
问题3:开垦草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小结:
人
口持续增长
不可再生资源
加
速耗竭
资源的短缺、枯竭
经
济迅速发展
可再生资源
利用速度超
过补给、再生速度
资源破坏、恢复困难,生存环境退化、恶化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二是:
阅读课本图1-2-18“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探讨:
(1)财富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吗 探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小结: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三是:
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根源和根本出路
1、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间的关系
人
口问题
资
源问题
环境问题
发
展问题
强调:人口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也是其它两大问题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3、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
和
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转变
和
,寻求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
,走
【疑点呈现】
【梳理总结】
【当堂检测】
1、读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判断是(
)
A.B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
B、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
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中叶有所好转
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
2、20世纪以来,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公害事件,主要发生在
(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经济高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
D、热带雨林锐减的亚马逊河平原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回答3—5题。
3.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的到来,环境问题总是会自然而然地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4.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完善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5.关于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正确说法是
(
)
A.部分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会迅速提高
B.部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会迅速降低
C.一些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有所降低
‘
D.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新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发展问题
D、协调问题
7、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是
(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赤潮
D、海洋石油污染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在破坏。
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9.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和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10.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高考之窗】
11、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______(选择填空)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_
__。(选择填空)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环境
【课程标准要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
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区、清洁生产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设计思路】
人地关系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一条主线,自然资源、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等知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等知识已经在必修一和必修三的教材中学习过,但系统性不够。本课的内容要求将分散型的知识通过复习与串联讲解上升到系统性知识的层面,其认知过程应该利用案例分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什么是环境,环境分为哪几种类型。二是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三是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说出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举例说明环境与资源的相互关系。
2.通过分析人类发展四个阶段的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3.通过对环境与资源、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重难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本课重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通过复习“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二是通过分析“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从原理上深刻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
提前三天布置学生考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分析哪些属于自然环境,哪些属于社会环境,它们之间有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诊断
调查:关于人类环境的概况,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的疑问有哪些?
学生回答。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人类环境的认知基础及差异表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目标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活动建议1:比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表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举例
联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及其分类
①展示导学问题:什么是环境?环境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②课前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学校周围的环境,分析哪些属于自然环境,哪些属于社会环境?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学生自学、相互讨论,然后汇报学习成果。分析数据,作出回答。②学生汇报研究性学习成果
通过比较法和案例法加深对概念理解的深刻性。
[内容解析]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由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社会环境: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的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
(2)区别:首先,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自然环境受人类的影响小,其景观特征基本保留自然面貌,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物种的演化,都基本上按自然规律进行;社会环境则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其景观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自然环境如某些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冰原地区,大洋中心区等,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其范围日益缩小;而社会环境如种植园、城市、工业区等,其范围日趋扩大。
考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应全面具体,内容除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施之外,还应把阳光、空气等自然要素包括在内。区别它们属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应结合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析。
探究活动2:将下列地理事物与所属的类型连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区别的应用
①投影连线题。②展示导学问题:你判断这些地理事物所属环境类型并说明理由是什么?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表4连线题,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②在自己的学案上将线连起来。③学生展示自己的判断结论,并说出理由。
通过连线题当堂巩固所学的知识
[参考答案]
探究活动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①展示导学问题:(1)回忆必修一相关内容,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A.什么是自然资源?如何分类?B.依据自然资源的含义,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属于自然资源。钢铁(
)、水稻(
)、闪电(
)、台风(
)、天然气(
)、焦炭(
)、煤炭(
)、土壤(
)C.各类自然资源有哪些共性的特征?D.分别说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读课本相关文字及图片,简要概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②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③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④小组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并培养协作能力。
[内容解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教学中需要强调:作为自然资源需要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有:①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③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教学中需要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内容之一。
探究活动4:自学P5-6《知识窗》,理解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与生态系统
①展示导学问题:(1)什么是生物环境?什么是非生物环境?什么是生态系统?城市可视作生态系统吗?(2)简要概述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3)城市绿地的作用是什么?
②与学生对话,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①通过自学和相互讨论,完成导学问题。②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质疑。
本内容比较简单,且不是课标上的内容,所以采用自学与质疑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内容解析]任何生物都生活在环境中,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和改造作用,生态系统具有调控能力。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点:①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②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③生物对环境产生明显的改造作用。
探究活动5:完成P6《活动》,进一步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案例分析
①展示导学问题:(1)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开发,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2)说说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如何保护环境。②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①通过自学和相互讨论,完成导学问题。②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质疑。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的理解,同时初步落实课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要求。
探究活动6: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①展示导学问题:(1)回忆必修三相关“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内容,把下列字母填入方框内,并且用图示法记忆不同历史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A、征服自然
B、利用自然
C、崇拜自然
D、环境问题尖锐
E、环境有所破坏
F、环境制约人类(2)读课本相关文字及图2,概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②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③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④小组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并培养协作能力。
[内容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演变。人类对环境已经历了依赖、顺应和掠夺阶段,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寻求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指导学生读课本相关文字及图片,分析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示意图。将教材中的图上的箭头标上数字(如图2),并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1)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____________,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_____________。
(2)箭头1、2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________活动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_____。
(3)箭头3、4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排放到_____________中去。
(4)箭头5、6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_________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_________速度,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7、8表示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叫做_________作用,一种是良性的(正反馈),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负反馈),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②总结: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重点。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1.图3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文明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横轴分别表示:原始社会时期为农业与狩猎采集劳动力之比,农业社会时期为狩猎采集与农业劳动力之比,工业社会时期为工业与农业劳动力之比,知识社会时期为工农业与知识产业劳动力之比。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
(1)根据材料,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
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
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和谐
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2)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__,人地关系是_________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_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
(3)为了使人类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走________的道路。
解题指导:完成本题需要读懂图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要从图中获取信息,了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大致经历了听天由命、大规模改造自然、先污染破坏后补救治理、谋求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即:(1)采猎文明:时间:公元前200万年至前1万年;对自然态度:依赖自然(畏惧、崇拜自然);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人类行为:听天由命。(2)农业文明:时间:公元前1万年至18世纪;对自然态度: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少数地区的区域性问题;人类行为: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3)工业文明:时间:公元18世纪至20世纪末;对自然态度:征服自然;环境问题:区域性问题蔓延到全球;人类行为: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4)后工业文明:时间:20世纪末以后;对自然态度: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人类行为:谋求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1)D (2)较小 基本和谐 显现(加剧) 恶化 (3)可持续发展
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_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________作用于人类。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解题指导:人类社会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人类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形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环境质量会不断下降产生种种环境问题。
完成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看出本图与教材上的图在箭头标注上的区别。教材用图示法阐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内外圆相互嵌套展示人类存在于环境之中,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2)箭头①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②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③、④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⑤、⑥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有的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的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
(3)人类 反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
【重点图像】“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解析】
(1)人类离不开环境: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人类为了生存和活动,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即图中①所示。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即图中④所示。
(2)环境的反馈作用:一方面,环境不断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即图中②所示;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或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环境受到影响后,对人类社会具有反馈作用,即图中③所示;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威及人类生存。
(3)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拓展知识】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深受所在地方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有相应的植物种类分布。环境在空间上发生变化,植物种类随着发生变化。反之,见到某种植物出现,就可以据此推断它所在地方的环境性质,这种作用叫做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指示植物(indicative
plant):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指示生长环境或某些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属或群落。指示植物与被指示对象之间在全部分布区内保持联系的称为普遍指示植物;只在分布区的一定地区内保持联系的则称为地方指示植物。地方指示植物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普遍指示植物。按指示对象可分为:①土壤指示植物。用植被来鉴别土壤性质的植物。如:铁芒箕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柏木为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是强盐渍化土壤的指示植物;葎草是富氮土壤的指示植物;那杜草是粘重土壤的指示植物。②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③矿物指示植物。如海洲香薷是铜矿脉的指示植物。④环境污染指示植物。如唐菖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淡黄色片状伤斑,则说明空气中存在氟化氢污染。⑤潜水指示植物。可指示潜水埋藏的深度、水质及矿化度。如:柳属是淡潜水的指示植物;骆驼刺为微咸潜水土壤的指示植物。此外,植物的某些特征,如花的颜色、生态类群、年轮、畸形变异、化学成分等也具有指示某种生态条件的意义。
【教学反思】略
环境
自然资源
人类
分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图1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图2
图3
图4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1课时
全球性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1)原因:人类活动,使大气中①____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②____________增强。
(2)危害:引起冰雪消融,导致全球③________升高,使一些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2.臭氧层遭到破坏
(1)分布:④________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有扩大的趋势,北极地区和我国的⑤____________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相对周围地区较低的区域。
(2)原因: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3)危害: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会引发⑦________、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还会扰乱食物链,造成某些生物⑧__________,并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等。
3.酸雨蔓延
(1)成因:由于人类燃烧⑨_____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形成酸雨。
(2)危害:使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成荒漠、______________,被称为“空中死神”。
4.森林锐减
(1)生态效益:森林在__________、调节气候、________________以及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价值,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原因:人为的______________、森林火灾、____________等,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5.水体污染
(1)原因: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水不仅污染__________,而且也污染了海洋。
(2)危害:陆地水体的污染不仅导致人类的疾病,也造成全球大面积的缺水。海洋污染使鱼虾和其他海洋生物减少,“________”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6.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1)概念:土地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造成的____________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危害:土地丧失生产能力。
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1)原因:森林被毁、____________、环境受到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____________。
(2)危害: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
8.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
(1)危害:垃圾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________,污染大气,传播疾病,而且污染农田和__________。
(2)转移:工业垃圾及有毒废弃物从发达国家向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已成为新的全球环境安全问题。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全球气候变暖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双选)(
)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考查点2 酸雨蔓延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地面形成酸雨。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情况可能造成酸雨的是( )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4.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
B.工厂把烟囱造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
考查点3 土地荒漠化
内蒙古草原地区滥挖发菜、甘草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为此曾专门发出通告禁止挖发菜、甘草。据此回答5~6题。
5.国务院做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 )
A.食用发菜会造成大面积流行病
B.上述植物属珍稀物种,应加以保护
C.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及沙尘暴
D.滥挖发菜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B.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考查点4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7.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方法技巧练
主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南极臭氧层空洞在南极________季最大。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________,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南北半球而言,这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半球,经________输送到南极上空。
(4)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方法技巧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问题
解决措施
全球性气候变暖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臭氧层破坏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
酸雨问题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
生物多样性减少
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禁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
海洋污染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防止石油泄漏等,加强海洋环境管理
问题 教材P17
(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从环境索取资源和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速度空前加大,环境问题由轻到重,由地域性走向全球化,已经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程度。
活动 教材P22
分析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可以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入手,不仅要分析给家乡带来的危害,还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①二氧化碳、甲烷 ②温室效应 ③海平面
④南极 ⑤青藏高原 ⑥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氯氟烃
⑦皮肤癌 ⑧灭绝 ⑨煤、石油、天然气
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 建筑物遭到腐蚀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大自然的调度室
滥砍乱伐 酸雨污染 陆地水体 赤潮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干旱、半干旱
草原遭破坏 大量捕杀 土地 地下水
发展中
基础达标练
1.AB 2.
BC
3.C 4.C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硫氧化物,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这些都是形成酸雨的酸性气体。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在燃烧时发生固硫反应,使含硫化合物不直接进入大气。]
5.C 6.C [滥挖发菜、甘草等会破坏草原植被,从而加剧内蒙古草原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邻近西北风的源地,草原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加大。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7.(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濒危物种)的分布、成因,意在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归纳、推理能力。第(1)题,对图示国家的位置进行分类,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总结其分布特点;第(2)题,结合印度尼西亚的位置、地质、气候等特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濒危物种多的原因。
方法技巧练
(1)140 200 春
(2)平流 增加 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升温
(3)氯氟烃化合物 北
大气环流
(4)紫外线 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农作物减产,森林受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
(5)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
解析 由题干知,本题旨在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中的臭氧层空洞问题,熟记臭氧层空洞的特点,理解领会其形成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南极臭氧层空洞一般在春季(南半球)最为明显,由图也可以看出。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由于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的气温自下而上,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臭氧层出现空洞是臭氧减少的结果,而臭氧量的减少则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等气体造成的。由于臭氧量的减少,吸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使白内障、皮肤癌患者增多,破坏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免役系统,对农作物、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根据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即人为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过多,可通过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来解决。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2课时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与环境伦理观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的累积性并不表现为( )
A.原有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新生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B.各类环境问题在地球上积累、重组和集中爆发
C.由高技术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日益增多
D.环境问题表现形式更加综合化、多样化
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其原因有(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变化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北京时间2009年12月7日17时40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开幕,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
4.下列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
A.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C.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D.人地归一
5.下列符合正确环境伦理观要求的是( )
①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③经济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④人类的经济发展,应保持在环境承载量的极限范围之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6~7题。
6.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7.环境保护要求每位中学生( )
①树立环境意识
②讲究环境道德
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C.①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综合题
8.读下面“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境内的C盆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________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_________风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__________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5)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渗透,使全球地理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大气、水、生物等要素的不断运动,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
3.C [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第二幅图反映的是酸雨问题;第三幅图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第四幅图反映的是森林破坏问题。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4.A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征服自然。]
5.A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即是可持续发展观。尊重与善待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关心个人并关爱整个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6.D 7.C
8.(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分布是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M地区主要在沿海,经济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中出现了资源、能源不足的状况。N地区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9.(1)硫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废气 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2)工业、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西南风的影响
(3)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
(4)沙漠化 过度放牧 滥垦草原 东北信 撒哈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 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要求学生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1.1
人类环境
第1课时
环境及其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学习目标 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环境及其分类
1.定义:围绕着人类的①__________,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②______________的总体。
2.分类
(1)自然环境:由地球上的各种③________________组成。
(2)社会环境: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⑥______________后的环境。
3.现状
(1)纯自然环境⑨________________。
(2)⑩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正在不断丰富。
二、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1.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________________。
(2)二者之间的关系
2.环境与生态系统
(1)环境的作用:环境影响着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
(2)生物的反作用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环境及其分类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社会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考查点2 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2.下列关于环境与自然资源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B.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及利用状况
C.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严重破坏环境
D.一般来说,自然资源包括所有的环境组成要素
3.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不停地进行能量循环和物质交换,构成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脱离了环境将难以生存
C.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均能指示所存在的自然环境
D.生物对其生存的环境影响极为微弱
方法技巧练
如何区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根据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地理事物与所属的类型连线。
方法技巧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1)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2)区别:首先,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自然环境受人类的影响小,其景观特征基本保留自然面貌,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物种的演化,都基本上按自然规律进行;社会环境则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其景观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自然环境如某些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冰原地区,大洋中心区等,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其范围日益缩小;而社会环境如种植园、城市、工业区等,其范围日趋扩大。
问题 教材P2
这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思考题。同学们可以适当展开讨论。
理想的居住环境虽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标准: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活动 教材P3
1.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得来的,可以满足人类了解历史文化、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它们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2.考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应全面具体,内容除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施之外,还应把阳光、空气等自然要素包括在内。区别它们属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应结合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析。
问题 教材P6
1.由于“热岛效应”,建筑区空气上升,绿地空气下沉,形成如下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2.绿地可以有效减小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并通过蒸腾作用增大空气湿度,使气候温和湿润。
答案
知识清单
①空间 ②社会因素 ③自然要素 ④水环境
⑤生物环境 ⑥加工改造 ⑦生产环境
⑧文化环境 ⑨已不多见 ⑩社会环境
自然界 物质和能量 必要条件
类型 自然资源开发 生理过程
指示作用和改造作用 自我调控 污染物质
基础达标练
1.C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既包括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然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创造的或受人类影响较大、其生态特点发生变化的人工环境(社会环境)。]
2.D [环境和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中,自然资源存在于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属于环境的组成要素,它的过度开发、利用将会破坏环境,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3.B [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发生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交换,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物均无法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并不是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均能指示环境,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生物才能明显地指示自然环境;生物除了受环境的制约外,还对环境进行积极的反作用——改造环境。]
方法技巧练
(1)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如图:
解析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由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社会环境: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的环境。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人类环境
相关素材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简称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该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用环境。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
⑥我们在解决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实现。
⑦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人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大家平等地从事共同的努力。各级政府应承但最大的责任。国与国之间应进行广泛合作,国际组织应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共同的努力。
以这些共同的观点为基础的二十六项原则包括:人的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发展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协调一致,筹集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和保护环境进行计划和规划,实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教育,销毁核武器和其他一切大规模毁灭手段,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这些原则申明了共同的信念:
1.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在这方面,促进或维护种族隔离、种族分离与歧视、殖民主义和其它形式的压迫及外国同志的政策,应该受到谴责和必须消除。
2.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
3.
地球生产非常重要的再生资源的能力必须得到保护,而且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加以恢复或改善。
4.
人类负有特殊的责任保护和妥善管理由于各种不利的因素而现在受到严重危害的野生动物后嗣及其产地。因此,在计划发展经济时必须主意保护自然界,其中包括野生动物。
5.
在使用地球上不能再生的资源时,必须防范将来把它们耗尽的危险,并且必须确保整个人类能够分享从这样的使用中获得的好处。
6.
为了保证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必须制止在排除有毒物质或其它物质以及散热时其数量或集中程度超过环境能使之无害的能力。应该支持各国人民反对污染的正义斗争。
7.
各国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来防止海洋受到那些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损害生物资源和破坏海洋生物舒适环境的或妨害对海洋进行其它合法利用的物质的污染。
8.
为了保证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了在地球上创造那些对改善生活质量所必要的条件,经济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9.
由于不发达和自然灾害的原因而导致环境破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移用大量的财政和技术援助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努力,并且提供可能需要的及时援助,以加速发展工作。
10.
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由于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和生态进程,因此,使初级产品和原料有稳定的价格和适当的收入是必要的。
11.
所有国家的环境政策应该提高,而不应该损及发展中国家现有或将来发展潜力,也不应该妨碍大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各国和各国际组织应当采取适当步骤,以便应付因实施环境措施所可能引起的国内或国际的经济后果达成协议。
12.
应筹集基金来维护和改善环境,其中要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照顾他们由于在发展计划中列入环境保护项目的任何费用,以及应他们的请求而供给额外的国际技术和财政援助的需要。
13.
为了实现更合理的资源管理从而改善环境,各国应该对他们的发展计划采取统一和协的做法,以保证为了人民的利益,使发展同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需要相一致。
14.
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
15.
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大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在这方面,必须停止为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而制订的项目。
16.
在人口增长率或人口过分集中可能对环境或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地区,或在人口密度过低可能妨碍人类环境改善和阻碍发展的地区,都应采取不损害基本人权和有关政府认为适当的人口政策。
17.
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高环境质量。
18.
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应用科学和技术以鉴定、避免和控制环境恶化并解决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19.
为了广泛地扩大个人、企业和基层社会在保护和改善人类各种环境方面提出开明舆论和采取负责行为的基础,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同时应该考虑到对不能享受正当权益的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20.
必须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从事有关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及其发展。在这方面,必须支持和促使最新科学情报和经验的自由交流以便解决环境问题;应该使发展中的国家得到环境工艺,其条件是鼓励这种工艺的广泛传播,而不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负担。
21.
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有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自己资源的主权;并且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
22.
各国应进行合作,以进一步发展有关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的活动对他们管辖以外的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其它环境损害的受害者承担责任和赔偿问题的国际法。
23.
在不损害国际大家庭可能达成的规定和不损害必须由一个国家决定的标准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各国的价值制度和考虑对最先进的国家有效,但是对发展中国家不适合或具有不值得的社会代价的标准可行程度。
24.
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饿国际问题应当由所有的国家,不论其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合作精神来加以处理,必须通过多边或双边的安排或其它合适途径的合作,在正当地考虑所有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的情况下,防止、消灭或减少和有效的控制各方面的行动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25.
各国应保证国际组织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协调的、有效的和能动的作用。
26.
人类及其环境必须免受核武器和其它一切大规模毁灭性手段的影响。各国必须努力在有关的国际机构内就消除和彻底销毁这些种武器迅速达成协议.
(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宣言》明确宣布:“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起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亦负有责任,确保在他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其本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引起损害。”“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问题,应当由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合作精神来加以处理。”这项宣言对于促进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2课时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与环境伦理观
学习目标 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从区域性、小规模向①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从②________损害向③________损害发展,从④____________向全面的⑤____________发展
环境问题的特点
全球性
以往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⑥__________的,而当代环境问题除了仍具有明显的⑦__________特点外,已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综合性
早期的环境问题,大多具有⑧__________,而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形式更加⑨________________
累积性
历史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当代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并形成积累、⑩________、集中爆发等复杂局面
社会性
环境问题不再是单纯的________________问题,有些已成为重要的________问题和经济问题。出现一些以____________为宗旨的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
二、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环境伦理:主要是指____________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1.环境问题的综合性是指( )
①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形式更加综合化、多样化
②同一地区可能有多种环境问题
③某一类环境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
④某一原因可能引发多个环境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考查点2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
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C.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并不制约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D.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3.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A.人与环境之间应和谐相处
B.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天人合一
4.下列观点符合新的环境观的是( )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人类活动都会给生物体带来灾难
D.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方法技巧练
新的环境观和传统的环境观的区别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将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入相关的空格内。
A.气候恶化 B.水旱灾害增多 C.农业减产
D.土地肥力下降 E.威胁人类生存 F.全球变暖
(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符合这一要求(多选)( )
A.垃圾分类存放
B.充分享受生活,购买象牙雕刻的工艺品,用野生鸟类羽毛装饰房间
C.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寄送贺卡
D.出门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E.购物时,自备布袋或篮子
F.建议家人购买小汽车,提高消费档次
方法技巧 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反思并意识到以往经济行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具有反作用,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下表将新的环境观和传统环境观作了比较。
环境观
核心思想
行为表现
行为后果
传统的环境观
征服论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多,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新的环境观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只能保持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①全球性、大规模 ②宏观 ③微观 ④环境污染
⑤生态破坏 ⑥局部性 ⑦地域性 ⑧单一性
⑨综合化、多样化 ⑩重组 科学技术 政治
环境保护 人对自然 自然 人类 未来
基础达标练
1.A
2.D 3.B 4.D [第2题,人类和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观影响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制约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第3题,传统的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人类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第4题,新的环境观认为人类和环境应和谐相处,人类要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天人合一。]
方法技巧练
(1)①-B ②-D ③-A ④-F ⑤-C(或E)
⑥-E(或C)
(2)可持续发展道路 ADE
解析 本题组综合考查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人地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据CO2增多判断④为全球变暖;据径流变化,判断①为水旱灾害;据沙暴盛行,判断⑤为气候恶化。其他顺理推之,掌握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