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表格 教学设计10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表格 教学设计10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世纪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0-17 18: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认识新朋友——Excel电子表格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认识新朋友——Excel电子表格》是南方出版传媒新世纪出版社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第1课,了解电子表格的最基本操作,单元格是Excel电子表格的重要元素,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Excel中的单元格认识,以后学习Excel录入、计算和分析数据做好准备。
2、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取自初二上册的内容,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Excel相关概念和工作界面介绍,并能根据操作的需要选定相关的单元格。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者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初一已经学过Word文档软件,他们掌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差异,他们的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启动、保存、退出。
2、熟悉Excel窗口组成,理解Excel中的基本名词术语。
3、掌握行、列、单元格的选定。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设计名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体验分享的乐趣。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1、Excel窗口组成,
2、Excel中的基本名词术语。
(二)教学的难点
1、行和列的标记方式及选定。
2、单元格的表示方式及选定。
五、教学设计思想
初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枯燥的课堂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本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照本宣科的话会适得其反,大大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本节课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任务设计将每个知识点巧妙地设置成分解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游戏“小谜你我猜”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接着进行“寻宝大赛”看谁最快启动Excel软件,下来就进行“最强大脑”名字填空游戏,紧接着进行“猜猜我是谁”按要求选定相关单元格,再下来进行“设计小名”综合任务。不仅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探究兴趣和创作的激情,也培养了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提升。
对于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可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些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已经有一定了解,此时,可以给更多机会他们充当“伙伴小老师”的角色,启发学生探索,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尽量做到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七、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八、设计亮点:
1、注重主题教学,将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例,巧妙将单元格知识与设计名字联系起来。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始终强调任务探究和小组合作,教师尽量少讲,重点提供导学用的微视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整个教学设计,综合运用了情景导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微视频小助手,使得整个教学课堂丰富多彩。
4、通过作品评审标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学会评价方法,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