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张良刺秦处《史记》上载:“(前218年,张)良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以铁椎重百二十斤(相当今天31公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今新乡市原阳县东郊)中,误中副车。”博浪沙张良大殿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博浪一击震神州,
圮桥三进定乾坤,
运筹帷幄俯仰事,
激流勇退示后人。历史上有记载的刺秦只有三次,荆轲和高渐离都是作了有死无生的打算;唯有张良在行刺失败后成功逃脱,并且逃过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
但是秦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
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 张养浩《潼关怀古》
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民心与天下秦帝国的“四大工程”一、秦的暴政虽到秦王朝垮台时此工程还未完成,但先后徭役民工达70多万人。
阿房宫主题公园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故宫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骊山陵墓墓高50丈,周围5里,犹如一座小山,骊山陵现在还没有打开过。据文字记载说,墓里面顶上用珍珠做成日月星辰。下面,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里面还珍藏着多种奇器珍宝。为防盗墓装了不少机弩。这座宏伟堂皇的地下宫殿,从嬴政即位的前246开始修建,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攻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南起陕西咸阳,北至内蒙古包头,穿越14个县,全长736多公里。直道全用黄土夯实,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为完成“四大工程” ,每年征调服徭役的不下二三百万。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修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民谣徭役繁重丁男披甲,丁女转输 《汉书·刑法志》据史书记载: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
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赋税沉重2/3束颈的铁钳铁桎(zhì 脚镣)当时秦国市场上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赭(zhě)衣(囚服)塞路,囹圄(língyǔ)成市(监狱像市场),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法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如黥面---在脸上刺字,一种侮辱刑;劓---割鼻子;刖---砍掉左右脚)但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醢(音海,即剁成肉酱)、活埋等10多种。刑法残酷秦始皇的过失: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修建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等)、陵墓(秦始皇陵)和万里长城,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他以刑杀为威(如:“焚书坑儒”),极其残暴。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秦始皇的功绩:他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指鹿为马 秦二世,即胡亥。从赵高学习狱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秘不发丧,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公子扶苏,当上二世皇帝。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秦二世更加残暴 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刑者相伴于道,死人日积于市”。——《史记·李斯列传》讨论总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秦朝的暴政秦朝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社会矛盾激化刑法严酷《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入据陈……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过秦论》“然陈涉……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二、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渔阳陈函谷关×鱼腹丹书篝火狐鸣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根本原因: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二、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安徽大泽乡陈胜、吴广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起义军遭到镇压,吴广、陈胜相继被杀害。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秦朝暴政大雨误期时间:地点:领导人:原因:结果:意义:失败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刘邦: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灭亡。 大败秦军主力 “破釜沉舟” 以少胜多 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领导,时间约半年。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巨鹿①时:公元前207年
②地:巨鹿
③人:项羽
④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咸阳 2)刘邦进军咸阳,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前206年-前202年)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争霸”。鸿门宴(前20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亡秦后,项羽有心
以优势兵力,消灭
刘邦。刘邦自知不敌,
便一面拉拢项伯,请
为调解,一面亲赴鸿
门表示诚意。项羽是
个缺乏战略头脑的人,
经不住刘邦几句好话,
便改变了灭刘的打算。
在宴会上,不管范增怎样暗示,项羽始终下不了擒杀刘邦的决心。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果严重,便又召来项庄,让他借舞剑助兴,刺杀刘邦。刘邦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史记·项羽本纪》:“ (前202)项王 乃与 汉约,中分天下,割 鸿沟 以西者为 汉 , 鸿沟 而东者为 楚 。”楚河汉界由此得来。“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前202年,垓下(安徽固镇东北)之战: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困在垓下,并让士兵们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成语: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 ,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农民战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①时间②地点③意义①巨鹿之战②秦朝灭亡③楚汉之争公元前207年秦末农民大起义前期:后期: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看谁找的多秦朝大事年表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开始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1.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夫君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而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哭崩长城”的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了秦朝(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2.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确是抢手货,这说明了什么( )
A.秦朝人不喜欢穿鞋,喜欢拄拐杖
B.秦朝法律的残酷
C.市场竞争激烈的结果
D.那是外来品
3 .“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暗指( )
A.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C.秦朝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4 .“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取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5.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地表现在 (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6.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上述材料反映出秦末( )①滥用民力,徭役沉重 ②法律严苛 ③长年征战,兵役繁重 ④沉重的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之戍(兵役)。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坐”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罚的处治。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中“遂并天下”指什么事件?从材料一、二中还能得出哪些信息?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地位。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正是因为秦的残暴统治,所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