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8 11: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米龙老爹》等.本文选自短篇小说《羊脂球》。 小说《羊脂球》一问世,就轰动了法国文坛,作品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读来令人深思,让人惊醒.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把握整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 、探究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自学指导(一)(1分钟)
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故事情节线索,小说围绕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按“盼于勒—□于勒—□于勒--□于勒”的情节展开。
2、文中叙述了于勒坎坷曲折的一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提示:可按照“穷”“富”“穷”这一变化去概括。)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一) (5分钟)自学检测(一)(4分钟)
1、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故事情节线索,小说围绕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按“盼 于勒—□于勒—□于勒--□于勒”的情节展开。
2、于勒坎坷曲折的一生:
(“穷”)于勒挥霍家产,使菲利普一家陷入困境,被送到海外。
(“富”)于勒赚了大钱,愿弥补哥哥家的损失。
(“穷”)于勒曾阔绰过,最后又成了穷光蛋。
菲利普夫妇赞遇躲教师点拨(一)(2分钟)
  菲利普夫妇是当时最普通的小人物,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对物质生活的最实际的追求,是当时大多数平常人的代表,他们不是坏人,只是平凡的百姓中的一员。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缩影,菲利普夫妇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但是他们的灵魂,已经被资本主义社会腐蚀透了。 自学指导(二)(1分钟)
菲利普一家人为何总盼望于勒的回来?最后却惟恐避之不及的躲避于勒呢?请结合文中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结合以下句子回答。
(盼)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躲)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 (7分钟)自学检测(二)(6分钟)
菲利普一家人为何总盼望于勒的回来?
菲利普一家人过着拮据的生活,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所以就总盼望着赚了钱的于勒能回来帮助他们,改变贫困的现状。
最后却惟恐避之不及的躲避于勒呢?
骨肉关系是以金钱来衡量的,因为菲利普家里很穷。担心于勒再来拖累他们,躲避于勒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他们怕女婿和别人看不起自己 。
(归纳)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而于勒又再次沦落为了穷人。
根本原因: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教师点拨(二)(3分钟)
小说通过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兄弟于勒的前后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


小说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依照“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情节,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4)开端——盼于勒。
第二部分 (5--19)发展——赞于勒。
第三部分(20-47)高潮——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结局——躲于勒。小 结当堂训练(10分钟)
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②一个衣服lán lǚ ( )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③我父亲的脸色早以shà bái( ) ,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④我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dū nang( )着:“出大乱子了!”
拮据褴褛煞白嘟囔二、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这篇小说是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来安排故事情节的。
2、文中对于勒的称呼除了用“他”以外,还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称呼他。
3、文中哪几个地方表现出“我”对于勒叔叔的亲情?请分条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这句话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的特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瑟夫一家在船上遇到了什么事?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做题)课后P86第二题。
参考答案
二、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2、“流氓” “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3、①我看于勒叔叔的手和脸。②我在心里默念于勒叔叔。③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小费。
4、在一些人眼里人与人之间就是金钱关系。
5、他们一家在船上遇到了于勒。躲避于勒,回来时改乘别船,以免再遇见他 。
三、(选做题)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小说的写作特色。 自学指导(一)(1分钟)
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文中具体内容分析菲利普、克拉丽丝、“我”(若瑟夫)的性格特点。
提示: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依据文中描写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去分析。
克拉丽丝
听到消息后:吞吞吐吐、责怪丈夫“胡说八道”。
看清那人是于勒后:惊恐得哆嗦起来,叫丈夫去打听。
证实那人真是于勒后:“突然暴跳起来,破口大骂”。
菲利普
初见于勒:神色不安、脸色苍白、两眼不平常。
证实是于勒后:“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发直,哑着嗓子,结结巴巴。 “我”(若瑟夫)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一)(6分钟)
自学检测(一)(4分钟)
分析人物形象:
菲利普——
虚伪、自私、贪婪、冷酷、唯利是图、没有主见 。
克拉丽丝——
冷酷、自私、势利、吝啬、泼辣、精明、临乱不慌 。
“我”(若瑟夫)——
天真善良、有同情心。教师点拨(一)(3分钟)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
自学指导(二)(1分钟)
学习小说的写作特色。
1.找出文中一处细节描写,说说其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去分析)
2.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3. 这篇小说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6分钟)



自学检测(二)(6分钟)
1.找出文中一处细节描写,说说其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去分析)
示例:文中37段有这样一个句子: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出父亲得知于勒穷困潦倒后极度惊慌的心理。揭示了父亲虚伪、残酷、绝情的性格。

2.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对比最具讽刺。
富时: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时:小子、家伙、老流氓、贼。
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所以菲利普夫妇称他是坏蛋、流氓、无赖;后来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所以菲利普夫妇称他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最后于勒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所以菲利普夫妇称他是小子、家伙、老流氓、贼。作者通过对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这篇小说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⑴从“我”的角度来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更真实、亲切,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⑵通过一个未被“金钱”玷污过的小孩的眼光,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
教师点拨(二)(2分钟)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主要有推动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的作用。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整件事,更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主题。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联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2、文章第④段本是父亲说的话,应接在第③段后面,这里作者把它另作一段,其用意是什么?
3、克拉丽丝认出于勒之后,为什么会“哆嗦”?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
二、选做题:课后P87第三题。 参考答案
一、1、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2、意在强调,说明于勒在父亲眼里是何等重要。究竟为什么呢?又构成了悬念,从而引出下面记叙的故事。
3、①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是发财之梦突然破灭之后,克拉丽丝沮丧和痛苦到极点的本能反应。②克拉丽丝十分害怕于勒又要回来“吃”他们了,不堪设想的后果,让她恐惧得直“哆嗦”。
二、(选做题)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