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题检测五
世界近代史(上)第三、四学习主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该选项。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
2.下图反映了美国历史上黑人地位的变化。引发美国大批黑人加入北方军队的重要文件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奴宣言》
3.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次战争中,种植园主都参与了
B.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都在当时美国总统的带领下取得胜利
D.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符合该法令内容的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奴仍可以被地主合法买卖
C.农奴可以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D.农奴可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5.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6.1861年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解决了( )
A.自由劳动力
B.土地所有权
C.政治民主化
D.思想自由化
7.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
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阅读下表:
19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成果
年代
成果
1869年
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
1872年
连接横滨和东京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1870年
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上述各成果的取得与下列哪一项措施的实施直接相关(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废除不平等条约
9.19世纪,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下列改革或革命不符合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D.日本明治维新
10.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下列哪一个是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不同之处( )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1.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2.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中,符合“开始于同一时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 )
A.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13.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
A.宪章运动
B.社会主义运动
C.巴黎公社
D.共产主义运动
14.下列属于马克思、恩格斯重要历史功绩的是( )
A.起草了英国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
B.创作了全世界广泛传唱的《国际歌》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领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15.以下措施中最能说明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政权的是( )
A.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
C.取消面包工人夜班,实行义务教育
D.限定公社公职人员的最高工资
二、阅读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
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0分)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而清朝戊戌变法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唯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
(2)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 )
(3)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 )
(4)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 )
(5)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1分,共2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X所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妇女、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工资十分微薄,而且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很不稳定。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工厂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极为严厉,工人动辄被处以罚款、降薪、解雇……这种制度正是建立在这种对工人的残酷经济剥削和精神、肉体严重损害基础之上的。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右图是一本书的封面,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三: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1)材料一中“X”是指什么?(1分)1836—1848年间,为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参与国家管理,英国爆发了什么运动?(1分)运动中工人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是哪部著作的封面?(1分)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公社”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它显示出“由人民掌权”的趋势?(2分)
(4)依据所学知识说出上述运动、著作、公社三者之间的联系。(3分)
18.因时代不同,国情不同,各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亦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战胜了国王,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一种新型君主制。18世纪后期,北美大陆上矗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实行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
——岳麓版教科书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四: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曾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民主政体?(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件事有何共同作用?(3分)
(3)从材料四俾斯麦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学习”的结果如何?(4分)
(4)梁启超引用俾斯麦的话的根本意图是什么?(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落后制度的危机】
材料一:由于落后制度的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制,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1853—1856年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克里木战争中失败更加暴露出这一制度的腐朽性。
(1)材料一中的“落后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1分)当时摆在沙皇统治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2分)
【一国两制的矛盾】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结合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指出美国“南北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1分)
【革除旧制的抉择】
材料三:俄国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如下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高价赎买。
获得“解放”的农奴感激主人
材料四:林肯政府颁布法令,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叛乱各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无条件获得永远人身自由)。
(3)材料三中农奴为什么要感激主人?(1分)其中农奴获得“解放”的条件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的“法令”是哪一部法令?(2分)其中黑奴获得“解放”是否有前提条件?简要说明。(1分)
【沉思历史的感悟】
(5)19世纪中期俄美两国在废除旧制度的方式上有何不同?(2分)其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8分)
20.19世纪60—9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1868年开始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和文化教育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美国内战是一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它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分)
答案
1.C 2.D
3.C 点拨: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时的身份是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他才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故答案选C。
4.A 5.B 6.A 7.A 8.B
9.C 点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运动,不属于资本主义改革或革命。
10.C
11.C 点拨:①发生于1649年,②发生于1787年,③发生于1789年,④发生于1868年以后,故答案为C项。
12.D 点拨:美国与英法两国是分处大西洋两岸的国家,故A、B、C都不符合要求,答案选D项。
13.A 14.C
15.B 点拨:巴黎公社建立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公有制,这最能说明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故选B项。
16.(1)√ (2)× (3)√ (4)○ (5)○
17.(1)工业革命。宪章运动。获得普选权。(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3)指巴黎公社。因为它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4)宪章运动的失败表明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巴黎公社成立,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首次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意思相近即可)
18.(1)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2)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了解西方便宜的军事器物;日本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制度。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中国没有走上富强道路,没有摆脱落后挨打局面。(4)希望清政府能改革图强,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和民主政治制度,实现国家强盛。
19.(1)农奴制。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的统治(或废除农奴制,摆脱统治危机)。(2)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黑人奴隶制的存废。(3)因为农奴获得了“解放”,农奴在法令上具有人身自由。高价赎买份地。(4)《解放黑奴宣言》。没有,因为黑人奴隶是无条件获得永远人身自由的。(5)俄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废除农奴制;美国是通过战争方式废除黑人奴隶制。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两国资本主义发展。
20.(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高等教育。(2)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