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粤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
2、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复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美丽的风景在平静水面中的倒影分外迷人
商店里的平面镜使货物看起来琳琅满目
平面镜:我们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如:生活中的镜子、平静的水面、平滑桌面、平滑的玻璃、光滑的金属器具表面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面对平面镜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像,那么,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活动1 镜前观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找一找,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是哪一幅?
为了准确找到像,就要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活动2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活动2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讨论: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选择无色透明的还是茶色玻璃板好?
茶色玻璃板较好,使像更清晰。
3、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4、实验环境的选择是暗些好,还是亮一些好?
暗一些较好,像更清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实验装置
温馨提示:只点燃物体一侧的蜡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1)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在玻璃板后移动另外一只蜡烛至像的位置,发现与前面蜡烛的像 。
(2)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另外一支蜡烛,发现蜡烛与像总能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
重合
重合
相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镜面的距离,记入表格。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相等)
1
2
5cm
5cm
7cm
7cm
相等
相等
(3)连接像与物,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垂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讨论:
1、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会带来什么影响?
玻璃板倾斜会使像偏高或偏低,影响测量和比较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当物体远离镜面时,像是否变小?
像的大小不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5、像与物左右的位置相反(左右对调)
由此可知,活动1中与运动员对应的像是C图。
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S
S’
O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虚像
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
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从成像原理上: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
在作图时:实像用实线表示,虚象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的应用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新课讲解
1、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可以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万花筒中奇妙的图形
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工作原理简图
演员正在训练
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大空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各种面镜
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
凹面镜: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
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应用: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会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凸面镜: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
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象.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发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有趣的金属勺子
讨论:哈哈镜为什么会出现滑稽的像?
内表面可看做凹面镜
外表面可看做凸面镜
哈哈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异同点
类型 凸面镜 凹面镜
定义 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用球面的内表面做反射面
典型图例
性质 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反射后是平行光。
应用 汽车观后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太阳灶、探照灯、手电筒以及各种机动车的前灯。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实验方法 替代法
2、成像特点 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3、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成虚像
4、应用 成像、改变光路
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2017 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虚
6
反射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2016 丹东)小红距离平面镜1m,她沿着垂直于镜面的方向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经过2s,她与镜中的像相距 m,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4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2017 邵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 .
(选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A 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 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薄玻璃板
大小相等
虚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
课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什么是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
难点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光的反射知识,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平时照镜子时,你觉得你的像的大小和你的真人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当你靠近镜子的时 候,像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这时你觉得你的像是不是也在靠近镜 子? 学生结论有的是错误的,这时教师不用指出错误。面对平面镜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像,那么,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请学生观察课本活动1,找出图中的像可能是哪一幅? 为了准确找到像,就要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演示实验或展示成像课件) 提出问题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 像能否向小孔成像那样呈现在光屏上?讨论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布置实验器材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1)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在玻璃板后移动另外一只蜡烛至像的位置,发现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2)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另外一支蜡烛,发现蜡烛与像总能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连接像与物,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通过作图使学生明白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的概念。对比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虚像的理解: 提问:可以从刚才的实验中发现,平面镜的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 而我们却能看到平面镜后 面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呢? 指导学生作图,并讨论矫正,引导学生小结。 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成虚像的过程。总结: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从成像原理上: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图步骤:1、作垂线;2、取等距离;3、画虚像平面镜改变光路 潜望镜作图。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平面镜的应用。各种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学生阅读教材凹面镜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凸面镜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相同的和不同点,注意他们成像特点的不同。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巩固提升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实际照镜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想一想。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设计实验 和进行实验学生实验; 进行实验并且记录两次实验数据 。交流分析归纳形成结论: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 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连线垂直于镜面 理解虚像 作2条入射光 线,要求学生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讨论问题: 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 像点是怎样形成的?分析像的形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在练习本上作图,掌握作图技巧。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学生阅读教材,提取有用知识。学生讨论几种面镜对光的作用,并注意它们成像的不同。小组讨论、回答。然后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完成。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充分暴露自己的缺陷,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出问题,探究新课。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对知识、数据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探究实验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科学方法。 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3、从现象到理论的提升,主要是让学生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作图去发现问题,水到渠成地由已知的知识得出新的规律。同时也可借此巩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易懂难忘。 掌握作图技巧,培养学生作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注意作图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注意虚线与实线的应用。阅读教材,提取有关凸面镜、凹面镜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板书 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方法 替代法 2、成像特点 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成虚像4、应用 成像、改变光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
(2017 大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 (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 .
(2017 济南)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视一下,当她走进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17 长春)小芳 ( http: / / www.21cnjy.com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21·世纪*教育网
4、(2016 达州)身高1.70m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为 m.www-2-1-cnjy-com
5、(2016 滨州)检查视力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 http: / / www.21cnjy.com )
6、(2017 黔西南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7、(2017 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8、(2017 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9、(2016 凉山州)小明身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
10、(2017 庆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1教育网
11、(2017 常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www.21-cn-jy.com
12、(2017 吉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 cm.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与解析
不点燃;成像清晰
不变;变小
3、2;不变
4、2;1.70【解析】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李洋同学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高度仍为1.70m.21cnjy.com
5、4.2【解析】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3m,所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2.3m+2.3m-0.4m=4.2m.
21·cn·jy·com
6、D
7、A【解析】A、光屏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A正确;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故B错误;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
C【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平面镜所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选项C错误。
D【解析】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2m×2=4m;由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得,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0.1m/s×2s=0.2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0.2m+2m=2.2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2m;此时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2.2m+2.2m=4.4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选D.2·1·c·n·j·y
10、【解答】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AO即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12
【解析】(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故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12c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