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上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上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8 17: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绸缪(móu)   逾时(yú)
感慨(kǎi) 伫候(zhù)
B.悖谬(miù) 东隅(yǔ)
坎坷(kě) 真谛(dì)
C.慎思(shèn) 梗概(ɡài)
厝置(cuò) 推崇(chónɡ)
D.咫尺(zhǐ) 会晤(wù)
珍摄(shè) 诠察(qu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同袍 妥协 苟同 经纬万端
B.毅然 寥廓 自勉 难辞其咎
C.奉献 决择 瞬间 变幻莫测
D.争辩 倡议 挚友 巧言令色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
B.班主任巧言令色,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
C.面对国际米价的大涨,中国粮业应该未雨绸缪。
D.台湾当局要求“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言论,有识之士认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
4.关于本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章开头畅叙阔别情思,以情动人。由私交入手,不计个人恩怨,表现了对收信人的深切关怀。不仅关怀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怀其政治前途。21教育网
B.中间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对蒋经国的做法以政府的名义提出不同看法,乃出自肺腑之言,发人深思。www.21-cn-jy.com
C.信中明确指出,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切不可被外人的花言巧语与伪善所迷惑,以致损害民族利益。
D.蒋经国曾切望蒋介石的灵柩能运回浙江奉化老家,“与先人同在”。信中指出,若祖国统一,则其个人孝心亦可成为现实,就会忠孝两全。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人民,还是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中国家人民,都在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思想也同样创造财富和社会进步。
B.访谈调查一般可按照编拟问题、设计目录表、确定课题、正式谈话并记录、选择对象、整理并分析谈话记录几个步骤进行。www-2-1-cnjy-com
C.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京—西安铁路沿线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堰墩发现了西周中晚期的村落遗址。2-1-c-n-j-y
D.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阅读理解题。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也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21·cn·jy·com
6.孙先生指谁?“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国共两度合作各在什么时间?当时国民党的领导人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蒋经国的“投降”“屈事”“吃亏”“上当”的错误言论,作者是怎样批驳的?(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分析“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3. B
解析:“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是贬义词,用在句中不合适。
4. B
解析:本题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涵来进行分析,文章的作者仅是以个人的名义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以政府的名义。 21cnjy.com
5. D
解析:A项,文化思想也同样创造财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动社会进步。B项语序不当。C项主语残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南京—西安铁路沿线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堰墩发现了西周中晚期的村落遗址。2·1·c·n·j·y
二、阅读理解题。
6.孙先生指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
7.第一次是1924年,当时国民党领导人是孙中山。第二次是1937年,当时国民党领导人是蒋介石。 
8.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 
9.统一后祖国更加强大,如保持现状则会让一些外国势力有空可钻,我们会继续遭受外敌欺侮。 
10.从历史责任的角度,劝说蒋经国进行国共第三次合作,摒弃党私之争,实现国家统一,共图振兴中华之大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