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2、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出示枯树图)师:这是什么?看到这样一棵枯死的老树,你有什么感受?
就是这样一棵枯树却成了一个新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新家》揭开这课枯树的秘密。(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字词)指名读。讲解易错的生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师: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读。只有多读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读书有多种方法:大声朗读、默读、速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老师也特别喜欢读书,听,开始了!(教师范读1-8段,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谈感受,捕捉第一感觉。
四、精读课文,体会新家。
1、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个新家,这是谁的新家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读课文,找出新家的成员,并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师:在新家里住进了哪些小动物?
学生回答并有感情的朗读发现这些小动物的语句。
教师出示课件。
师:当小孙子看到这些后他明白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并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出示课件)
师:看到这些,你想对这些小动物或枯木说什么?
分角色朗读1-10段。
3、新家里除了小动物还有什么吗?学生回答并朗读有关的语句。(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进行朗读的指导。
师:如果你去森林里,看到了这些,你想怎么做呀!
分角色朗读11-19段。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同学们原来光秃秃的枯树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学生回答)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新家,你想用哪个词?学生用“这
是一个--
-的家,因为-------”来练习造句。
五、师小结
同学们,一棵大树死了,却成就了这么多的动物植物共同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新家。是啊,大自然是最具智慧的,大自然中的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其实,有家就有爱有爱才有家,那么这个新家的爱来自于哪里呢?大树?老爷爷?还是其他?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一个新家的秘密。
板书设计
一个新家
动物
树枯
--------------
家
植物
(和谐)(共26张PPT)
一
个
新
家
小组讨论
1.一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老爷爷和小孙子在森林里看到了一棵枯了的大树变成动植物的新家。
林貂简介
林貂又称黑貂、紫貂,老百姓叫它“大叶子”,因皮毛略呈棕褐色,所以得名。林貂是一种极其凶猛的动物,属于食肉目,形似(黄鼠狼),体重约1公斤,体长约40厘米。小型哺乳类。
什么是灌木?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常见灌木有玫瑰、杜鹃、牡丹、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荆、茉莉、沙柳等。
什么是菌类?
菌类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也不具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菌类的生存环境比较广泛,在水、空气、土壤以至于动植物的体内都可以生存。
思考
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那么,我们从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老爷爷和小孙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组讨论)
畅所欲言
这篇课文把一个“新家”与一棵“死树联系在一起,会不会让人想到死亡的可怕与恐惧呢?
这篇课文把一个新家和一颗死树联系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的笑了。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