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世界古代史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6年某校举办了课堂历史剧表演大赛,其中关于“母系氏族”表演情节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已经产生
B.妇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C.子女不知其母,也不知其父
D.以母系血缘为纽带
2.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3.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右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
4.右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的入选人物是( )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查理·马特
5.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它在地中海地区孕育,其成就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描述,属于古希腊繁荣在政治方面表现的是( )
①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 ②梭伦改革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道路 ③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④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7.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国家。“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主要是学习和借鉴了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文明成果(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B.民主政治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9.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10.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规模大
C.人口多
D.拥有自治权
11.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
12.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
B.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
C.亚历山大东征阻断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阿拉伯数字西传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13.古代社会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导致了区域文明之间的冲撞,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
①赤壁之战 ②罗马的扩张战争 ③希波战争 ④亚历山大东征
⑤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世界古代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先进文化传播的最有效途径是扩张战争
C.到目前为止雅典仍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D.世界古代著名的文明多处于大河流域
15.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突,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游记》。下列对该书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6.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与“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真寺”等相关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7.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希腊帕特
农神庙 B.巴黎圣
母院 C.洛阳白
马寺 D.麦加清
真寺
18.下图的文字是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该文字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该文字被称为( )
(鱼) (日)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字母文字
19.下列人物及其成就,按分类标准评判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毕达哥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索福克利斯
D.阿基米德
20.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古兰经》
D.《天方夜谭》
二、判断题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5分,共12分)
(1)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但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有直接关系。( )
(2)两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3)爱琴文明历时800多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
(4)斯巴达克起义是欧洲古代社会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
(5)大化改新、采邑制、教皇国、西欧城市集中反映了中古亚欧文明这一主题。( )
(6)希波战争后,希腊的斯巴达势力日盛,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
(7)佛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分别是释迦牟尼、穆罕默德。( )
(8)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毕达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 )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分田),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日本《田令》
材料二: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调)。
材料三:废除了官职世袭的陋习,设立了处理日常事务的二官和八个省(如右图),每一级由中央在民众中选拔的官员管理。这一官制改革借鉴了中国隋唐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简述这场改革发生的时间和领导者。(6分)
(2)概述材料一中日本《田令》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二看,农民受田要承担哪些负担?(4分)
(3)读材料三,指出改革后天皇处于怎样的地位。简析日本官制改革实现了怎样的目标。(3分)
(4)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图一
材料一:在中古时期的法兰克,查理曾把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诺曼,查理成为诺曼的封君,诺曼则成为查理的封臣,这种分封是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如右图一)
材料二: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如果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
材料三:西周国王自称天子,全天下的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封地的管理和收取赋税等权利。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物,战时要带兵随周王征战。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
图二
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自己封地的一部分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严密的统治网络。(如右图二)
(1)材料一这种封地叫“采邑”,从材料二看这种“封地”有什么条件?(4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封君与封臣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什么关系?它反映了法兰克王国哪一改革的内容?(4分)
(3)西欧的采邑制与我国西周的分封制在土地分封和影响上有什么共同点?(4分)
四、探究题
24.大河流域孕育了亚非文明,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城邦经济繁荣、民主政治鼎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大河的馈赠】
亚非文明发源地
(1)分别指出图中A、B、C、D所反映的古国及其文明代表。除此外,举例说明C国文化对欧洲、亚洲文明的影响。(8分)
(2)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发源地有何特征?(2分)
【海洋的恩赐】
欧洲文明发源地
(3)读图指出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是哪一国家?图中人物是谁?该人物当政期间在政治上有何特征?举例说明。(6分)
(4)结合上述材料,简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4分)
答案
1.C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母系氏族特点的认知能力。A、B、D项符合母系氏族社会的史实。从婚姻上看,群婚时代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故C项错误。
2.A 点拨:题中学者所言指的是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它集中反映了古代埃及建筑、力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成就,所以选A项。
3.D 点拨:图中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4.A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分类的方法技巧运用的能力。右图反映了古代希腊历史、文化,A项伯利克里是古代希腊城邦雅典的执政官,他在位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B、C、D项分别是古代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法兰克王国的人物,故选A项。
5.B 点拨:本题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提问的是“古希腊繁荣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6.C 点拨:图中三个步骤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扩张过程,其中布匿战争就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战争。
7.B
8.A 点拨:公元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9.A 10.D
11.D 点拨:君士坦丁堡在历史上曾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首都,由于不断被外族蚕食,加上不思进取,帝国逐渐衰落,最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故选D项。
12.C 点拨: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所以C选项错误。
13.D 14.B 15.D
16.B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的理解。“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真寺”都是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内容。
17.A 点拨:本题考点为三大宗教以及有关宗教文化的知识。A项希腊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神庙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
18.B 点拨:图中字形的笔端呈三角形,落笔后自然形成楔形,它应该是楔形文字。
19.C
20.D 点拨: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21.(1)× (2)× (3)√ (4)√ (5)√ (6)× (7)√ (8)√
22.(1)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2)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或对农民分田、退田作出了具体规定)。农民要负担租、庸、调。(3)天皇是最高统治者。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3.(1)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封臣要自备兵马服兵役;封君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2)封君和封臣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或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的改革。(3)两者都是以土地占有为基础实行分封;受封者都必须承担服兵役等义务;并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类似亦可)
24.(1)A是古埃及的金字塔;B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C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D是中国的甲骨文。古印度人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为“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西传);印度的佛教通过中国传到亚洲各地,促进佛教文化传播。(2)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大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大河孕育了亚非古国。(3)雅典。伯利克里。他在位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如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4)亚非古国以大河为中心形成了农耕文明,盛行君主制;欧洲文明以海洋为中心,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主民主政治兴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文明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