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五单元 · 原野放歌
凉州词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了解诗歌大意;
3、学习作者的写法;
4、初读感知,细读品味,感悟理解,朗读积累;
5、感受戍边将士豪迈之情,体会诗歌悲而不失其壮的气概,热爱古诗,感受母亲河之气势。
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善写边塞诗,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导入新课
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这类诗我们称为边塞诗。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天的甘肃、内蒙古一带。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拓土开疆,许多文人或投笔从戎,或漫游边塞,诗人常常为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却而又无可奈何!诗人将种种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从而使得这类诗作蔚为大观。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就是这样一首。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黄河远上白云间
(1)读一读: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
反复抽读,齐读,读出黄河源远流长、奔腾万里的气势。
(2)看一看:想看看黄河吗?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黄河?
(3)想一想: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拓展,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吗?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2、一片孤城万仞山
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
(1)释“仞”:仞是什么意思?
(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
(3)体会“孤”字的妙处。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你较难理解?
(1)解词。重点理解战士们到底埋怨什么?
(2)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
(3)为什么没有必要埋怨杨柳不发芽呢?
(4)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春天的到来呢?
(5)通过教师补充一些关于描写战争残酷惨烈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征戍之苦。
(6)理解春风的另一层意思。(双关手法)
(7)感悟“杨柳”的另一种含义,通过补充诗句再次感受双关的妙处。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1、征人思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A、 如果他是已经结婚的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
B、 如果他家尚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他又有什么话要对母亲说?
C、 如果他已经有了嗷嗷待哺的孩子,身为人父的他又会对孩子怎么说?
D、过渡并理解怨还含有哀怨的意思。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2、亲人思征人:
明月千里寄相思。远在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着长年在外的他们。
A、此刻,夕阳西下,他们的妻子、母亲、孩子正在窗口遥望着远方,盼望他们的归来。补充相关诗句,体会亲人对戍边战士的思念。
B、理解诗中的春风还有“亲人的思念”的意思。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3、体会戍边将士的悲壮:
本诗悲中有壮,苍凉中有悲壮,悲壮中有慷慨,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不失为“唐音”的典型代表,成为千古名篇。
课堂总结
千百年来,多少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就这样胸怀壮志,共赴困难,精忠报国,魂归关外。诗人将这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壮丽的诗篇!
布置作业
课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边塞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