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自主阅读 诗词四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自主阅读 诗词四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9 15:2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1、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析诗句,自主朗读表达情感;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
4、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新课导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写西湖的名篇之一。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等。?题解题目点明了写诗的时间、地点和写诗时作者的状态。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醉酒题诗。?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要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指名读(指导发音“遮”、“卷”)?再指名读(提示诗的节奏)?学生点评后,教师小结:读诗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诗韵,这样读诗就叫“有板有眼”,还想读读吗??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2、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有所发现,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结合你的发现想象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这是场急雨,黑云翻滚、雨大风大,来得快去得也快)
苏轼也和你们一样看到了这场来去匆匆的骤雨,可他却抓住了每个精彩的瞬间,将它们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写得多么精妙啊!请同学们再身临其境读读,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你的感受。?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1、“黑云翻墨未遮山”?
这个“翻”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这句中的?“遮”是个生字,你能用“遮”组成哪些词语呢?诗中什么遮什么??
下雨前遮住了吗?
你是从哪看出的说说你的理解。这样翻滚来势汹汹的黑云却都来不及遮住山头,这场雨来得还真是够快的了。??
翻滚、涌动、云翻墨滚……
?
乌云遮山?
没有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想象“像跳珠样的雨是什么样的”,并在反复的读中对比自己的想法和诗人的表达方式,感受“跳”字中蕴涵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2、“白云跳珠乱入船”?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
从哪里感受到?
乱字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
急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程度?看到了雨很大。“乱”字。雨急。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3、“卷地风来忽吹散”?
过渡: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风?
“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还有其他带有“忽”字的诗句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忽”字中感受汪伦踏歌相送的突然及让李白感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喜。体味“忽”字之妙,再联系本诗,体会出本诗中这场狂风的急,更深一层地感受狂风过后,西湖景色美带给诗人的享受!??
突然,风狂。?
雪来得快,下得大。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4、“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字给李白带来了惊喜与感动,也给苏轼带来惊喜了吗?
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 通过换位想象,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苏轼看到了“望湖楼下水如天”的美妙情景。
课堂总结诗人在西湖望湖楼上边喝酒边欣赏西湖的景色,结果被西湖一场急雨后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被陶醉了,今天你们也被陶醉了没有呢?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人对西湖雨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