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北戴河》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浪淘沙 北戴河》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9 16: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浪淘沙
北戴河》同步练习
1、词中的“魏武”指(
),“遗篇”是指(
)。
2、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3、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
)的思想感情。
4、“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一句是从哪个观察角度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气度?
下阕抒情,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下题。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6、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概括,也可以具体;可以描绘实景,也可以虚拟想象。这首词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翅膀。作者由上片秦皇岛外白浪滔天的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8、主旨句是指能够直接体现诗文情感的句子,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请阐述一下具体理由。
9、“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曹操
曹操的组诗《观沧海》
2、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3、歌颂新时代新生活
4、俯视表现了诗人高昂的精神,宏大的气度。
5、先写“往事”,再写“今景”。通过古今对比,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课后能力提升:
6、概括描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倾注了作者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思想感情。
7、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历史往事和他的那首《观沧海》诗。
8、“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无论是前面写景,还是后面的怀古,都是为了突出最后一句。革命的成功,民族的崛起,一次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都预示着崭新的未来,着重体现在一个“换”字上。
9、“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饶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
基础知识达标
课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