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表现
特点
具体表现
涉及范围特别广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年到l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
1933年与l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易错微析
当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危机打击时,苏联的经济发展很快。
例题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 )
①涉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首先在美国爆发 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有: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故选D。21教育网
例题2 列表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导致期中经济数据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
国 别
时 间
失业人数
国民生产总值
美国
1929年
150万人
1039亿美元
1933年
1700万人
560亿美元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B.军备竞赛的影响
C.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D.十月革命的冲击
答案:C
解析:1929-1933年,失业人数、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答案C。www.21-cn-jy.com
1. 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2·1·c·n·j·y
A.破坏性特别大
B.传播特别快
C.矛盾特别尖锐
D.持续时间特别长
2.阅读下表:1929~1933 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6%
16.5%
8.4%
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A.首先爆发于美国
B.范围特别广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激化了阶级矛盾
3.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1929~1933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涉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程度特别高
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A 解析:“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答案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B 解析:表格中,1929~1933 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都下降,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范围特别广,答案B。21cnjy.com
3.B 解析:“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表明涉及范围特别广;“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表明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程度特别高。没有反映出物价上涨比较快,故选B。
4.D 解析:1929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英、法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工业生产都下降,苏联1928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图示中①、②、③都下降,④上升,故选D。21·cn·jy·com
微考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影响: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失业人数大增。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推动政府开始干预经济。德、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1*cnjy*com
例题1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来源:21cnj*y.co*m】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答案:A
解析: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这是出现题中所述观点的原因,答案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例题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应对危机最成功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美国
答案:D
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应对危机最成功的国家是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都先后确立了法西斯经济,美国是实行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答案D。21·cn·jy·com
1.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的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2.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罗斯福的“大胆试验”是( )www.21-cn-jy.com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实行法西斯专政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3.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巨大,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
A.危机涉及范围广,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C.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
4.阅读下列德国与美国失业率变化图,你认为造成两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
图一 德国失业率的变化 图二 美国失业率的变化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
C.罗斯福新政
D.二战爆发
5.某校九年级(1)班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D 解析: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从一个侧面表明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答案D。
2.B 解析:为了应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大萧条,罗斯福实施“新政”干预经济,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B。21cnjy.com
3.C 解析:1919年的巴黎和会、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1929年经济危机无关,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4.A 解析:图示中失业率从1929年持续增加,到1933年开始下降,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1929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答案A。www-2-1-cnjy-com
5.D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是1917年,与1929年的经济危机无关,②是错误的,可排除,故选D。2-1-c-n-j-y
微考点: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背景、原因
背景: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1924—1929 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 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在“繁荣”的背后孕育着严重的危机。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产品积压,导致经济危机。21·cn·jy·com
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易错微析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例题1 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D
解析: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美国,答案D。
例题2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由此引发了( )
A.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反犹狂潮
D.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答案:A
解析: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引发了经济大危机,答案A。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材料中描述的这种状况,开始出现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929年
B.1931年
C.1933年
D.1935年
2.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www.21-cn-jy.com
A.生产相对过剩
B.失业人数大增
C.人民流离失所
D.工人工资下降
3.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2·1·c·n·j·y
A.兴建基础设施
B.乞讨风气时尚
C.出现经济危机
D.社会道德沦丧
4.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C.生产与股市的矛盾
D.阶级矛盾
1.A 解析:题中“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所述的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答案A。21教育网
2.A 解析:“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反映出美国人民购买力有限,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答案A。
3.C 解析: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我”曾修过铁路,塔楼,但现在想要一角钱,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很多人失业,故选C。
4. C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才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纽约股市暴跌、市场和消费的矛盾都是由于这个基本矛盾所引发的。 答案C。21cnjy.com
5. B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主要是企业过度生产导致购买力相对缩小,造成生产过剩,A是根本原因,C是初期表现,D是最终结果。答案B。
微考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评价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评价: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做局部调整,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还会发生。
例题1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作用是( )
①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②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③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危机 ④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所以③可以排除,故选B。
例题2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实质上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尝试
B.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D.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B
解析:“感冒”指的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答案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4.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实施了效果显著的“新政”,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新政使美国逐步由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B.新政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C.新政后,美国实力大增,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挑起了世界大战
D.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1.D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对美国的冲击,但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结合选项,ABC的表述都有错误,答案D。www.21-cn-jy.com
2.C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答案选C。没改变资本主义制度,A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基本消除经济危机,B错误;罗斯福新政是缓解基本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D,答案C。2·1·c·n·j·y
3.D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做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还会发生。答案D。
4. D 解析: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维护了资本主义统治;其根本目的是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挑起了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国家,不是美国。答案D。21教育网
微考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影响、启示
影响: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启示: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创新,进行改革;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关注民生,提高就业,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等。21cnjy.com
例题1 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但没有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没没有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答案D。
例题2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答案:B
解析:“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影响,答案B。
1. “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
A.“科技立国”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
2.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国家采取放任自流政策,让企业自主摆脱危机
C.使美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进入新经济时代
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先河
3.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班举行辩论会,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
据此,请判断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D.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B 解析:材料中的“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经济规律,“看得见的手”,指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两者共同影响经济,这种情况是“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与此相关的是罗斯福新政,答案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D 解析:题目是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设问的,选项D是从世界范围来讲述的,其他选项都是立足于美国来讲述的。故选D。21教育网
3.C 解析:罗斯福新政没有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②是错误的,答案C。
4.A 解析:从题中的“稳定了社会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说明这一事件在进行时出现了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说明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关,由此可确定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答案A。
微考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措施和特点
1.措施:
工业方面,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2·1·c·n·j·y
财政方面,大力整顿银行,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
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以工代赈,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
2.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易错微析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例题1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调整工业
B.调整农业
C.改革银行制度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答案A。
例题2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21教育网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答案:C
解析:救济、复兴和改革都主要是由国家来进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答案C。
1. 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一措施起到了( )
A.恢复银行信用
B.减轻农业生产损失
C.提供就业机会
D.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控
2.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这反映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复兴农业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
D.增加政府收入
3.下图为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它的兴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反危机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A.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缩减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21·世纪*教育网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C.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D.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1.D 解析:题目反映是国家制定《工业复兴法》,对工业企业生产做出规定,反映这一措施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控,答案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 解析:题中所述的内容是关于农业方面的,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影响,复兴农业经济,答案A。21cnjy.com
3.A 解析:罗斯福新政中,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等一些大的公共工程,其直接目的是以工代赈,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答案A。21·cn·jy·com
4.A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新”,答案A。www.21-cn-jy.com
微考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目的
背景: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
应对措施:1933年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直接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例题1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载:“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21cnjy.com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答案:
解析: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人失业,人民生活艰难,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故选B。21·cn·jy·com
例题2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讲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一次重大“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C.驱逐殖民者,建立独立国家
D.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解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一次重大“改变”是指罗斯福新政,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答案A。www.21-cn-jy.com
1.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
C.日本轰炸珍珠港
D.美国宣布参加世界大战
2.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他上台后宣布实行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美国人认为他是自林肯以来最伟大的总统。他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罗斯福
B.杜鲁门
C.克林顿
D.奥巴马
3.穿越时光隧道,小明来到1933年的美国游历,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与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合影
B.看到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的新闻
C.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
D.聆听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4.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 “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 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21教育网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A 解析: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这让美国人感到恐惧,故选A。
2.A 解析: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宣布实行新政的是罗斯福总统,答案A。
3.B 解析:1933年美国开始推行罗斯福新政,答案B。
4.D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选项A是直接目的,答案D。
微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新经济政策(1921)
罗斯福新政(1933)
背景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人民的不能满,苏俄出现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
实施时间
1921年
1933年
领导人
列宁
罗斯福
性质
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改革
目的
恢复和发展经济,以改善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消除经济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扩大生产关系,发展商品经济。
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
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认识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要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进行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危机。
例题1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21教育网
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答案:B
解析:A项说法与两者都不符;B项是两者的共同的作用;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作用,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CD都不是共同的,排除。故选B。21·cn·jy·com
例题2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是 ( )
A.都是在战后经济困难时推行的
B.都把对工业的调整作为中心措施
C.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D.都发挥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发挥了国家的作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扩大生产关系,发展商品经济,也体现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这是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答案D。21cnjy.com
1.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比较,不同之处是( )
A.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
B.以工业的调整为中心
C.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D.使国家经济状况出现好转
2.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可以借鉴的共同经验有( )
①不同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②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国情出发③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有( )
①都是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出现的??② 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 ③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④都是大胆创新的结果????⑤都巩固了新政权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③都未改变社会性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2·1·c·n·j·y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B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列宁新经济政策不是以工业的调整为中心,当时苏俄的工业发展有限。其余三点是共同点。答案B。??????
2. A 解析:新经济政策通过一定限度内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我们可借鉴的。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者的相同点都是从国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经济体制,都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①②③④都对,本题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C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实施的。两者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都是大胆创新的结果。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而美国资产阶级政权早已建立,不是新政权,⑤不合适。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在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都没有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些经验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故选D。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