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市华阳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句容市华阳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9 06: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xiá(▲)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万lài(▲)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2.默写。(8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3)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山泉在呜咽,

。(陆定一《老山界》)
(7)

,不亦君子乎?
(《论语》)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红岩》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B、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C、《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白公馆,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渣滓洞,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D、许云峰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红岩》
中:她在狱中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她是谁?她是被谁出卖而被俘?(2分)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2分)
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我倒好意驮着你,你就弄风儿把我师父摄将来。你如今又弄这个样子,我岂不认得你?趁早送出我师父,不要白了面皮,失了亲情,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孙以长欺幼,不象模样。”
①文中的“贤侄”是谁?

②他是如何识破孙悟空的骗局的?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

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

把改为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5.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1: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色共享单车。“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与公交车、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无论是缓解交通拥堵,还是保护环境,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目前,全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超过1600万辆。
材料2: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侵占盲道、人行道甚至机动车停车位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城市因此出现了城管大规模收缴事件。9月7日,北京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这已是第12个叫停共享单车停放的城市。
材料3:手机查找定位,扫码开锁,便捷支付……共享单车极大方便了日常出行,然而一名用户在用手机定位查找附近的共享单车时,发现最近的一辆单车竟然被扔在了河里。共享单车时常被“虐待”:二维码被毁、车锁被撬、被挂上树,甚至直接弄坏车辆。甚至有人利用高科技手法,通过网络对共享单车系统进行攻击,批量破坏密码锁。
材料4:有关法律人士认为,应根据不规范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及单车的损坏程度,5000元以上即可判处作案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将市民不文明行为纳入到社会的诚信体系中,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为应对各类使用乱象,共享单车运营商也在努力。永安行单车已规定对拍照举报乱象的用户奖励相应的信用积分,如果有用户违停或恶意损坏等,将被扣除信用积分。
根据材料说说大力发展共享单车事业的意义。(3分)

(2)请针对材料中反映的共享单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措施。(3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6、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7、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2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9-12题。(共14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齐之习辞者也
( ▲

B.王曰,何坐?( ▲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

11.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不理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3分)
晋平公话音刚落,

12.【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共9分)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3分)

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15.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据考证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共16分)
飞翔的馒头
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日子,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着。
父亲来到学校的时候,正是中午。小林子刚吃完饭,正和同学们一起趴在教学楼的楼杆上,伸手接着从天空飘落的雪花。小林子看见父亲瘸着腿,冒着风雪,从校门口一瘸一拐地走向教学楼时,愣了一下,手里的雪花慢慢地融化了。
小林子跑下楼,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冻得僵硬的脸瞬间就活泼了起来,笑笑,双手忙捧到嘴边,哈了哈气,随后伸手帮小林子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拍完,从身上掏出一个布包解开,拿出一大叠的零钞,说:“这是两百元,你拿着,买点啥好吃的,不要亏了自己的身体。”说完,把钱递到了小林子的手上。
小林子吸了一下鼻子,拿着钱,看着父亲,眼睛顿时就有了湿润的感觉。
父亲伸手摸了摸小林子的脸,又问:“吃饭了没?”
小林子朝父亲点了点头。
“要吃饱。“父亲边说边从身上摸出一个冷得干硬的大馒头,递给了小林子。
小林子看着父亲,摇摇头,没接!说:“爸,你吃!我不饿。“小林子知道,那是父亲从家里带来的,是父亲的中午饭。
父亲说:“我没事,走快点,早点赶到家,还能吃上午饭。你上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饭咋行?”
小林子看着父亲,刚要伸手接,这时,站在楼上的几个同学朝小林子吹起了口哨。小林子愣了一下,转身看了看楼上,红着脸,把手缩了回去。
父亲发火了,一把抓住小林子的手,说:“叫你接着你就接着!咋不听话呢?现在营养跟不上,把脑子费了咋办?”说完,把馒头硬塞进了小林子的手上。
小林子拿着大馒头,站在那里,脸更红了。
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起来。口哨声,尖叫声,起哄声,响成了一片。
父亲抬头看了看楼上的同学,脸也微微地红了红,叹了一口气,又拍了拍小林子肩膀上的雪花,然后转过身,蹒跚着腿,一瘸一拐地往校外走。
小林子看着父亲的背影,身体立马僵成一根木棍,鼻子酸了酸,想说点啥,嘴张了张,结果啥都没说。
同学们全跑下来围在了小林子的旁边。同学们一下来就开始抢夺小林子手上的馒头。小林子红着脸,把手中的馒头高高地举在了头顶。同学们却不依不挠,紧紧地把小林子围在了中间,一边抢夺馒头,一边不停地说着一些嘲笑的话语。
小林子举着馒头,看着大家嘲笑的眼神,脸上终于挂不住了,转身看了看父亲。
父亲背着一身雪花,已经走到了校门口。
小林子转过身,看了看围在身边的同学,重重地哼了一声,忽然手一扬,那干硬的馒头,就犹如一只飞翔的小鸟,划着抛物线,直接飞向了教学楼旁边的操场。
父亲来到校门口,临出门,想再看一眼小林子,一转身,恰好看见了那飞翔的馒头。父亲愣了一下,脸一下就白了。父亲站住了,看了看站在同学们中间的小林子,父亲紧紧地咬了咬嘴唇,右手慢慢地捏成了一个有力的拳头。
小林子看见父亲转身的瞬间,立时就吓傻了,不知所措。
父亲瘸着腿,忽然朝小林子跑了过来。
小林子忙扒开同学们的包围,迎着父亲跑了过去。
父亲跑到小林子面前,推开小林子,跑向了操场。父亲捡起馒头,用手擦了擦上面的泥土,看了看,放进嘴里,慢慢地嚼了起来。
小林子跑到父亲面前,抱着父亲,泪水慢慢地就淌了下来。
此时,天空的雪花,越飘越大。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梳理完整。(4分)
开端:一个雪天的中午,父亲给小林子送钱和馒头。
发展:

高潮:在同学们的抢夺和嘲笑中,小林子把馒头扔向了操场。
结局:

17、小说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飘飞的雪花。请你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2分)
答:

18、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父亲冻得僵硬的脸瞬间就活泼了起来,笑笑,双手忙捧到嘴边,哈了哈气,随后伸手帮小林子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 有何作用 )
答:

(2)小林子看着父亲的背影,身体立马僵成了一根木棍,鼻子酸了酸,想说点啥,嘴张了张,结果啥都没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蕴涵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

19、小说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从“父亲”与“小林子”中选择一人,简要评析。(3分)
答:

20、文章以“飞翔的馒头”为题有何好处?(3分)
答:

三、作文(共50分)
22.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句容市华阳片2017--2018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héng 、遐、yè、籁(一分一个)
2.略
(1)D
(2)江姐(江雪琴),甫志高
(3)圣婴大王
(红孩儿),孙悟空以吃斋为名不肯吃唐僧肉;孙悟空回答不出红孩儿的生日。
4.(1)传承文化
传递感情(2)把(或“被”)
(3)品尝
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
(4)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
(1)共享单车解决的不仅仅是短途出行的问题(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具有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环境)的重要功能。(意思对即可,3分)
(2)政府应从政策上完善配套措施,市政建设中政府应合理规划出城市单车道,预留停车位,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与维护;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对于破坏、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市民,可以列入失信“黑名单”,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使用者应提高自我素养,增强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合理停放、主动爱惜、及时报修的共享理念;共享单车平台(经营者)更要不断革新技术,改进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写出三点,意思对即可,3分)
6、黄莺在开满红花的树上飞鸣,水平如镜的湖边长着青青的小草,白鹭在湖面上自由翻飞。
7、“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8、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2分)A.习:熟练
B.坐:犯罪C.酣:喝酒喝得痛快D.是:这
(1)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没有什麽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11.(3分)开放性试题。示例:晋平公话音刚落,突然发现一张琴向自己飞来,他急忙站起来,衣襟散乱,惊慌失措地躲到一旁。琴撞到墙上,“当”的一声摔成了几片。他吓出了一身冷静汗,惊疑不定地望着师旷。
12.(3分)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巧有类比进行扫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的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不理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能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说话艺术,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什麽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当时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摔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 ”师旷说:“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所以(我)要撞他。””晋平公说:“是我(在说)。”师旷说:“呀!这不像是做国君的说的话!”左右仆从请晋平公除去师旷,平公说:“放了他吧,这是在告诫寡人。”
13.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药用价值。(3分,每一点1分)
14.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引用古代医书使“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更有说服力(1分)。
15.(1)不能去掉。其理由是:“据考证”是根据资料考核证实并作出了一定的结论,说明“白菜栽培历史悠久”不是凭空捏造(1分)。若去掉,有可能让人觉得是杜撰的,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1分)。(判断错,该题不得分;判断正确,不讲理由,也不得分)
(2)“仅”表范围小的副词,表示“白菜食用方法”只限制在“入书”范围内,不包括还没入书的(1分,意思接近亦可)。“全部”表范围大的副词,表示没有遗漏,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1分,意思接近亦可)。
16.【解析】概括情节,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提示,正确划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然后用“人物+事件”的形式表述。
答案:(发展:)父亲把馒头硬塞进了小林子的手里,转身离去。(结局:)父亲跑向了操场,捡起馒头嚼了起来,小林子抱着父亲流泪。
17.【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本文中的开头和结尾两处有关雪花的环境描写,对点明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解答时,要具体答出烘托人物的心理与渲染的气氛。
答案(示例):开头: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烘托了父亲对小林子无微不至的爱。结尾:渲染了悲情的氛围,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悲凉,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18.(1)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僵硬”与“活泼”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父亲见到小林子后的喜悦之情,拍雪花的动作蕴涵了父亲对小林子的深沉父爱。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林子内心的感动、悔恨、尴尬等复杂情感。
19.答案(示例):父亲:从父亲冒雪赶到学校,将积攒的二百元零钱和舍不得吃的馒头留给儿子,又将被儿子扔掉的馒头捡起来吃几件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俭节约、关爱孩子的贫困家长形象。
小林子:面对父亲送来的馒头,小林子知道是父亲没舍得吃午饭留给他的而让父亲吃,说明他非常懂得孝顺;同学们嘲笑他时,他把馒头扔掉,这里可看出他虚荣心强;父亲把馒头拾起来吃时,他抱住父亲哭,说明他知错就改。
20、“飞翔的馒头”作题新颖别致,既交代了行文的线索,又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的兴趣。(3分,答出一点得2分,2点得满分)
21.建议37分切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