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琵琶行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白居易书《楞严经》 他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
铮(zhēng) 悯然(mǐn)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 ) 2.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1. 课文的小序和正文有何关系,起了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凄切的感人基调。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1、诗人江头夜送客,忽闻琵琶声
2、琵琶女的演奏才能
3、琵琶女自诉不幸的身世
4、诗人自叹贬谪之苦
5、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3.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江心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4、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
(1)“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2)“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
(3)“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第一段第二、三段第四段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第一段,交代环境,表现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背诵第一段1、[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音乐描写的诗句可划分几层?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音乐的不同旋律表现出琵琶女什么样的心情?1、孤单凄凉
2、欢快、热烈
3、肝肠寸断、心情沉痛 、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4、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第二段的音乐描写都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运用比喻描写。
2、通过写演奏者的动作描写。
3、运用叠词、双声叠韵词的描写。
4、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琵琶行》是怎样用叠词叠字描绘音乐的? ?分析:①叠词叠字: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另有瑟瑟、茫茫、唧唧,不直接描写音乐的) ②表达效果:直接模拟声音,使人如闻其声, 增加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各个比喻描摹出了音乐的怎样特点?
?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2、文中句子 (特点)结合语句,分析下列诗句的表达效果。(课后练习三)1、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2、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又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境界。
3、写周边环境的寂静,侧面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
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生,境界全出。4、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苦:年华不再,青春已去,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梦醒时分,跌回现实中来,无限伤感。音乐的成语 声震林木 阳关三叠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绕梁三日 珠落玉盘 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 五音不全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若即若离 虚无飘渺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 不绝如缕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诗句: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杜甫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当堂巩固(3分钟左右)???要求:
1.结合展示内容二次巩固落实(动脑)
2. 积累典型知识
(动手 双色笔)
倾情理解,卓拔心灵,自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