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教学设计
课题 红军的长征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召开、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简述遵义会议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遵义会议前后红军面临的险恶形势,遵义会议内容及会后革命形势的发展,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3)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2)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人的人格力量。
重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难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长征》,师:我们一起欣赏了激昂澎湃的歌曲,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谱写的歌曲。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他们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呢?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震撼的战略转移吧! 欣赏歌曲,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歌曲导入,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战略转移保存力量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呢?一、长征的开始1.背景:师:1930年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在全国建立了15个革命根据地,这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极大的恐慌,于是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围剿。课件展示图片: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手令,见第4张PPT。教师明确:(1)从1930年10月—1933年3月,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 “围剿”。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先后指挥下,取得了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师:我们看看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情况。课件展示图表: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见第5张PPT。教师强调:前四次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都取得胜利。教师总结:战争胜利的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对比,而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方针。师:蒋介石并没有停止围剿,又调动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是怎样的结果呢?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教师明确:1.客观:敌强我弱。2.主观: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战争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突击,遭受损失;在遭受挫折,实行消极防御,使红军一再失利。师: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党中央的几位领导人。课件展示图片:王明、秦邦宪和李德,见第7张PPT。教师补充: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师:什么是“左倾”和右倾错误呢?课件补充: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右倾不带引号,是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无论“左倾”和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师:正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利,根据地面积不断缩小。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的漫漫征途。2.红军长征:(1)开始时间:(2)出发地点:(3)实质:教师明确:红军长征的实质是战略转移。师:红军初期的行程是怎样的呢?(4)初期受挫:教师明确: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人员伤亡过半。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长征开始的情况。课件播放视频:长征开始,见第19张PPT。师:我们通过视频可以看出,红军初期的行程是非常艰难的。师:我们去看看一些相关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见第11张PPT。教师补充: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师:我们在看看湘江战役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见第12张PPT。教师补充: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师:蒋介石调集在红军通往湘西的路上,设下了新的防线,布下口袋阵等着红军自投罗网。博古、李德要进军湘西,敌人已布下口袋阵;毛泽东改进贵州,敌人力量薄弱。你们支持谁呢?师:毛泽东的主张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课件展示图片:中国红军长征路线,见第14张PPT。过渡:红军到达贵州后,有哪些重大的行动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遵义会议力挽狂澜师: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极度削弱,濒临绝境。红军该怎么办?路在何方?在这个时候召开会议是何等的重要。二、遵义会议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课件播放视频:遵义会议,见第17张PPT。师:刚才我们一起重温了至关重要的遵义会议,现在我们共同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明确:1.时间:1935年1月;2.地点:贵州遵义;3.内容:(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意义: (1)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师:我们一起去到遵义会议的会址去参观一下吧!课件展示图片:遵义会议会址和会场,见第19张PPT。教师补充: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师:我们再认识几位遵义会议的几位领导人。课件展示图片: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见第20张PPT。过渡: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有哪些新变化呢?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第三篇章 长征胜利转危为安 三、红军胜利师: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改变了过去搬家式的转移,是该砸的砸,该扔的扔,然后轻装上阵,红军长征是情况又如何呢?1.冲出重围:师:红军在赤水河的情况是怎样的呢?(1)四渡赤水课件展示图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见第22张PPT。教师结合路线图讲解:一渡赤水,进入四川,蒋介石急忙调重兵封锁长江,以防中央红军与川陕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军立即掉头向东,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蒋介石急忙调兵,妄图把红军消灭在遵义、鸭溪一带狭窄地区,为迷惑和调动敌人,毛泽东率红军突然北进,三渡赤水,再入四川。蒋介石误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再次调大军在长江沿线布防,红军则四渡赤水,南下贵阳。这是遵义会议后红军打的第一个精彩战役—四渡赤水。课件展示图片: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见第22张PPT。教师补充: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展现出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为他赢得了“用兵如神”的美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师:红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2)南渡乌江课件展示图片:乌江,见第24张PPT。教师补充:红军四渡赤水成功,令恼怒的蒋介石急忙从重庆飞抵贵阳,决计在遵义地区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但是,蒋介石又打错了算盘。为了争取南下先机,红军加快南下速度,冒着狂风暴雨,进入乌江北岸地区。随后几天,连日阴雨,乌云密布,能见度低,敌机无法侦察和轰炸,摸不准红军去向。在蒋介石催令其各路大军堵截红军西进时,红军各部早已南渡乌江,又神秘地跳出了敌军的合击圈,将蒋介石的50万重兵甩在了赤水河一带。师:红军又巧渡金沙江。(3)巧渡金沙江:课件展示图片:金沙江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渡金沙江时住过的山洞,见第25张PPT。教师补充:中央红军最早渡过金沙江的部队是红军干部团。1935年5月3日晚上,在刘伯承率领下赶到皎平渡口,乘一条木船巧渡金沙江。师: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摆脱了被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性的胜利。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遵义会议后,红军为什么能摆脱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教师明确:1.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官兵顾全大局,表现出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的高度自觉性和组织原则性。2.中共中央积极稳妥地处理党内领导人的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分裂主义带来的危害。3.在中央的总体谋划下,全国各地红军互相支持,主动配合,团结战斗。师:红军继续北上,顺利地通过大凉山彝族区。课件展示图片: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族头人)塑像,见第27张PPT。教师明确:中央红军最早通过凉山彝族区的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和工兵排。在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下于1935年5月22日从大桥镇出发,进入大凉山彝族区。教师结合红军路线图,见第28张PPT。师:红军继续长征,他们向大渡河进发了。(4)强渡大渡河:课件展示图片:大渡河,见第29张PPT。教师补充:1935年5月24日晚,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一带开始强渡大渡河。安顺场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失败之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四川军阀曾扬言红军将重蹈石达开覆辙。红一军团袭占安顺场渡口,歼敌两个连,缴获渡船1只,控制了南岸渡口。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奋勇渡过大渡河,击溃敌人1个营,占领了北岸渡口。(5)飞夺泸定桥:教师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课件展示图片:飞夺泸定桥,见第30张PPT。(6)翻越夹金山:课件展示图片:红军翻越雪山(想象画),见第31张PPT。教师补充:红军到雪山脚下,朔风呼啸,雪花满天,温度骤降。战士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要翻山,困难特大。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下午在达维附近同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师:翻越雪山后,就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地。(7)过草地:课展示图片:穿过草地(油画),见第32张PPT。教师补充: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壤,纵横几百公里,海拔300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地面布满草丛,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师:红军被困难吓倒了吗? 师:红军没有被吓到,带的粮食吃完了,他们就吃野菜、草根、皮带等。过了草地,红军继续北上。2.两次会师:师:两次会师的过程是怎样的呢?(1)吴起镇会师:教师明确: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2)三大主力会师: 教师明确: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课件展示图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见第34张PPT。教师课件演示两次会师的位置。师:我们一起看看两次会师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刘志丹和胜利到达陕北,见第35张PPT。教师补充: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省份最多、行程最远的部队。课件展示图片:会师楼(甘肃会宁)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时的合影(1936),见第36张PPT。教师补充:1936年10月,红四、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bǔ)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师:红军长征有什么历史意义呢?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教师明确:(1)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2)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3)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吗?青年学生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教师补充:1.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2.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长征精神作为人生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 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坚定报国之志;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还要团结合作等。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1.下列对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红军武器装备落后 B.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C.敌人军事力量强大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答案:D2.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 )A. 1934年10月 B.1933年10月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答案:A3.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四渡赤水河 ②遵义会议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④吴起镇会师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答案:B4.下列会议中,确定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文家市会议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答案:A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甘肃的( )A.吴起镇 B.会宁 C.遵义 D.瑞金有答案:B6.材料:在遵义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继续在川黔滇地区运动。军队的领导告诉我们,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军事上的指挥权再次转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手中。 (1)依据材料,“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与哪次会议有关?召开的时间是什么?(2)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答案:(1)遵义会议;1935年1月。(2)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齐读第一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表。生:失败。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朗读资料。生:1934年10月。生: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长亭、宁化。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生: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学生观看路线图。齐读第二篇章名称。学生观看视频。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齐读第三篇章。学生观看路线图。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相互讨论。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生:泸定桥的桥长超过百米,有13根碗口组的铁索。敌人派重兵扼守东西桥头,他们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剩下光溜溜的铁索。红军先头团击溃西桥头的敌军,对岸敌军认为红军不可能过去。1935年5月29日,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胜利占领泸定桥。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没有。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相互讨论。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能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对蒋介石的四次“围剿”有所了解。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对党中央几位领导人有所了解。能对“左倾”和右倾错误有所了解。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对长征开始的行程有所了解。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对红军的出发地点也是了解。能进一步了解湘江战役的情况。学生对红军长征初期路线有所了解。学生能对第二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会址和会场。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对第三篇章形成整体感知。能对四渡赤水过程有所了解。有助于了解赤水河的大体情况。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巧渡金沙江有所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能知道两次会师的位置。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从教材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师: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一路上避过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观看课堂小结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板书 1.背景 2.经过:(1)开始时间、出发地点、实质、初期受挫(2)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红军的长征 意义(3)冲出重围: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4)两次会师3.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生默记板书内容。 有利于学生归纳、记亿所学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红军的长征》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进攻 B.蒋介石的武器装备先进
C.党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D.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
2.请看《长征组歌》的歌词:“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B.与国民党决战
C.准备北上抗日 D.北上建立革命根据地
3.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下面一则材料:“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材料中所描述的是红军图中的( )2·1·c·n·j·y
A.四道封锁线的战斗情景 B.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情景
C.巧渡金沙江的战斗情景 D.遵义会议后战斗情景
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它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美国记者说的“它”是指 ( )www.21-cn-jy.com
A.南昌起义 B. 红军长征 C. 井冈山会师 D.秋收起义
5.下列对遵义会议的叙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选举 ②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王明为政治局常委 ④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选项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四渡赤水河
7.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革命英雄主义 ②革命集体主义 ③革命乐观主义④ 个人自由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21·cn·jy·com
A.红一、二、陕北刘志丹的军队 B.红二、四方面军
C.红一、二、三方面军 D.红一、二、四方面军
9.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21*cnjy*com
A.长征开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C.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10.下列是红军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遵义会议 ②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③四道封锁线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①___;肯定_ ② 等指挥红军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选举_③____ 为政治局常委。【来源:21cnj*y.co*m】
2.1935年10月, ④ 和陕北红军在 ⑤ 会师。
三、材料题:
1.某校八年(2)班同学开展“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1)依据图1,结合所学,写出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2)依据图1,结合所学,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图2、图3所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址。
(3)依据图2,结合所学,这次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4)依据图3,结合所学,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红军的长征》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战争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突击,遭受损失;在遭受挫折,实行消极防御,使红军一再失利,红军战略转移是唯一的出路。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相关知识,审题时需考虑全面。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四渡赤水出奇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后,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敌人周旋,取得四渡赤水河的胜利,D项符合题意;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能力的知识。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中国红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红军长征,B项符合题意;南昌起义开始时,中共还没有自己的军队,起义后,中共才创建了自己的军队;井冈山会师后改编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秋收起义的队伍是工农革命军。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材料能力的知识,审题时需仔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符合题意;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①②④项符合题意;③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结合所学可知,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作战主动权,跳出敌人的包围圈,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精神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由此分析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项说法错误。故选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对长征精神的。
8.【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有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从瑞金出发,穿过四道封锁线,到达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指导地位,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在会宁三军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A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而B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需仔细审题。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项发生的时间是1935年1月;②项发生的时间是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③项发生的时间是在红军长征开始后,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④项发生的时间是1935年10月。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红军长征中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需仔细审题,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935年1月;②毛泽东;③毛泽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知识。
2.【答案】④红一方面军;⑤吴起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吴起镇会师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学生对吴起镇会师的识记能力。
三、材料题:
1. 【答案】(1) 1934年10月;瑞金。
(2)1936年;会宁。
(3)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22名红军突击队员冒着敌人密集弹雨,攀着没有铺设木板13根光溜溜的铁锁,冲过火海,消灭守军,占领泸定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本题考查的是长征开始的相关知识。观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的图示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是用“五角星”标识的地方,即瑞金,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长征。
(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主力会师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5月29日,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攀着没有铺设木板13根光溜溜的铁锁,冲过火海,消灭守军,胜利占领泸定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
历史川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歌曲:长征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战略转移保存力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背景:
一、长征的开始
(1)从1930年10月—1933年3月,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 “围剿”。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先后指挥下,取得了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
项目 次数 国民党 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反围剿结果 胜败原因
第一次 10万 4万 约2.5:1
第二次 20万 3万 约7:1 第三次 30万 3万 约10:1 第四次 30万 7万 约4:1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第五次 50万 8万 约6:1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客观:敌强我弱。2.主观: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战争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突击,遭受损失;在遭受挫折,实行消极防御,使红军一再失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秦邦宪(1907~1946)化名博古,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李德(奥托·布劳恩)(1900~1974),德国慕尼黑人,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县人,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右倾不带引号,是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无论“左倾”和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
什么是“左倾”和右倾错误呢?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红军长征:
(1)开始时间:
(2)出发地点:
(3)实质:
(4)初期受挫: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长亭、宁化
战略转移
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人员伤亡过半。
教学目
新课讲解
视频:长征开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图为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图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支持谁
博古、李德
要进军湘西
敌人已布下口袋阵
毛泽东
改进贵州
敌人力量薄弱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遵义会议力挽狂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遵义会议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教学目
新课讲解
视频:遵义会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遵义会议
1.时间:
2.地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内容:
4.意义: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会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长征胜利转危为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三、长征胜利
1.冲出重围:
(1)四渡赤水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南渡乌江
红军四渡赤水成功,令恼怒的蒋介石急忙从重庆飞抵贵阳,决计在遵义地区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但是,蒋介石又打错了算盘。为了争取南下先机,红军加快南下速度,冒着狂风暴雨,进入乌江北岸地区。随后几天,连日阴雨,乌云密布,能见度低,敌机无法侦察和轰炸,摸不准红军去向。在蒋介石催令其各路大军堵截红军西进时,红军各部早已南渡乌江,又神秘地跳出了敌军的合击圈,将蒋介石的50万重兵甩在了赤水河一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巧渡金沙江: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渡金沙江时住过的山洞
中央红军最早渡过金沙江的部队是红军干部团。1935年5月3日晚上,在刘伯承率领下赶到皎平渡口,乘一条木船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官兵顾全大局,表现出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的高度自觉性和组织原则性。2.中共中央积极稳妥地处理党内领导人的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分裂主义带来的危害。3.在中央的总体谋划下,全国各地红军互相支持,主动配合,团结战斗。
遵义会议后,红军为什么能摆脱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族头人)塑像
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
通过大凉山彝族区
中央红军最早通过凉山彝族区的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和工兵排。在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下于1935年5月22日从大桥镇出发,进入大凉山彝族区。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晚,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一带开始强渡大渡河。安顺场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失败之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四川军阀曾扬言红军将重蹈石达开覆辙。红一军团袭占安顺场渡口,歼敌两个连,缴获渡船1只,控制了南岸渡口。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奋勇渡过大渡河,击溃敌人1个营,占领了北岸渡口。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5)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的桥长超过百米,有13根碗口组的铁索。敌人派重兵扼守东西桥头,他们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剩下光溜溜的铁索。红军先头团击溃西桥头的敌军,对岸敌军认为红军不可能过去。1935年5月29日,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胜利占领泸定桥。
学生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红军翻越雪山(想象画)
红军到雪山脚下,朔风呼啸,雪花满天,温度骤降。战士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要翻山,困难特大。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下午在达维附近同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
(6)翻越夹金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松潘草地
穿过草地(油画)
红军过草地吃过的皮带和穿过的蓑衣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壤,纵横几百公里,海拔300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地面布满草丛,不小心就会陷下去。
(7)过草地: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两次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2)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
(1)吴起镇会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吴起镇
会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胜利到达陕北(油画)
刘志丹
(1903~1936)
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省份最多、行程最远的部队。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时的合影(1936)
1936年10月,红四、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bǔ)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会师楼(甘肃会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1)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2)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
2.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长征精神作为人生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 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坚定报国之志;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还要团结合作等。
你们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吗?青年学生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议一议: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下列对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军武器装备落后 B.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C.敌人军事力量强大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 )
A. 1934年10月 B.1933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D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遵义会议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下列会议中,确定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文家市会议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甘肃的( )
A.吴起镇 B.会宁 C.遵义 D.瑞金
A
B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6.材料:在遵义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继续在川黔滇地区运动。军队的领导告诉我们,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军事上的指挥权再次转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手中。
(1)依据材料,“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与哪次会议有关?召开的时间是什么?
(2)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1)遵义会议;1935年1月。
(2)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一路上避过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教学目标
板书
红军的长征
1.背景
2.经过:
(1)开始时间、出发地点、实质初期受挫
(2)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冲出重围: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4)两次会师
3.长征胜利的意义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