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学案习题素材)(打包15套)湘教版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学案习题素材)(打包15套)湘教版选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0-20 08:49:27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课型:自学展示
1.通过自读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认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灾害的概念: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包括 和 。
2.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 现象和过程。
3.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各圈层的 。
4.自然灾害的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的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 。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1.具有广泛性与 。 ①广泛性:自然灾害的 很广;②区域性: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征是由自然环境的 决定的。
2.具有 和不确定性。
3.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 。
4.具有联系性。①一方面是 具有联系性;②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 。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 。
6.具有 和 。
【图表导读】
教材图1-7“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1)1963~1992年全世界发生重大灾害的趋势如何?
(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1.自然灾害的概念
(1)自然灾害是指 主要形式,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形成所具备的条件
①诱因——
②客体——
2.自然灾害的特点
特点
简要介绍
补充说明

广泛性
区域性

频繁性
不确定性

周期性
不重复性

联系性

严重危害性

不可避免性
可减轻性
【展示提升】:由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1课时 气象灾害
1.掌握自然灾害的类型。
2.了解各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等)的概念、时空分布、成因和危害。
知识清单
气象灾害
1.气象灾害
(1)概念:因①____________而导致的灾害。
(2)种类(最重要的)
2.干旱
(1)概念: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2)危害
(3)分布:干旱气候出现的区域称为⑤____________或干旱区。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⑥________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
3.洪涝
(1)类型
(2)洪水灾害的概念: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⑦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4.热带气旋
(1)概念: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__________上的空气涡旋。
(2)危害:强烈的热带气旋,不但形成狂风、巨浪,而且往往伴随发生暴雨、?____________,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____________和人员伤亡。
(3)等级划分:热带气旋可以划分为四级,如下表:
名称
热带低压
?_________
强热带风暴
?________
风级
?________
8~9级
?________
12级或以上
(4)分布: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三个地区:?________________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____________海岸。
方法技巧
教材题解
如下表: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发生领域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影响范围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地形特点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发生原因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发生时间与演变过程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损失程度
(P9)
干旱造成植物缺水有两种类型:一是因土壤缺水,导致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造成水分缺失;二是蒸发作用强,导致植物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过多,造成水分缺失。(P10~11)
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错误。(P11)
雨涝等级是根据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来划分的。(P12)
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美国的中部和东西沿海、巴西东南沿海等地区。(P13)
1.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P14)
2.热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气象异常 ②热带气旋 ③农作物 ④工农业生产 ⑤干旱气候区 ⑥季风 ⑦水利工程失事 ⑧持续性降雨 ⑨3~5 ⑩>2 ?农业生产 ?热带海洋 ?风暴潮 ?海难事故 ?热带风暴 ?台风 ?6~7级 ?10~11级 ?孟加拉湾北部 ?日本 东南亚 美国东部
基础达标练
1.A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台风属于热带气旋,所以选A项。]
2.B [梅雨季节过后,我国长江流域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天气,称为伏旱,形成原因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气压从气流状况来看属于反气旋,所以选B。]
3.D [洪涝集中分布在以雨水补给为主的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方法技巧练
C [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发。西北干旱地区降水较少,防洪工程较少,因此一旦气候异常,降水增加,也会出现洪涝灾害。洪水的形成除降水强度大外,人为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2课时 地质灾害
1.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
知识清单
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是指由①__________作用所导致的②__________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及③__________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主要的地质灾害有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__、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2.地震
(1)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⑦________。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⑧________。可以用⑨____________的记录推算得出。
(2)烈度: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⑩____________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可以分为?________度。一般情况下,震级?    ,震源?________,烈度越大。距离?________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
(3)分布:世界地震分布不均匀,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是指?________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____________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日本、________、瑞士、奥地利、印度等国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2)泥石流是由________、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____________的特殊洪流,全球除__________外,其余各洲都有泥石流发生。
(3)危害:滑坡的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________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__________所造成的破坏和____________,泥石流除这些危害外,更严重的是对________、矿山、________的毁灭性冲淤。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表法对比分析滑坡和泥石流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方法技巧
滑坡
泥石流
特点
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发生
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异同
相同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引起,人类活动可诱发,破坏力极强,由外力作用导致,具有突发性
不同点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教材题解
在地震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浅源地震的破坏性最大。(P17上)
1.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2.受神户地震影响较小的岛屿是北海道和九州岛。
3.A、B两地测得的震级相同,A地的烈度比B地的烈度大。(P17下)
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2.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1)伊朗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交活跃。(2)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发大火、水灾、有毒气体泄露,以及海啸、崩塌、地裂缝等其他次生灾害。(P18)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地质动力 ②岩体 ③地质环境 ④地震 ⑤滑坡 ⑥泥石流 ⑦震动 ⑧震级 ⑨地震仪器 ⑩建筑物 ?12 ?越高 ?越浅 ?震中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斜坡 ?结构面 ?中国 ?美国 意大利 暴雨 泥沙石块 南极洲 房屋 农作物 河道阻塞 城镇 乡村
方法技巧练
(1)自然原因: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频发。
(2)人为原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严重。
(3)火山喷发 滑坡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举例说明导致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人为因素及其后果。
2.了解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说明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3.掌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及其严重后果。
4.了解人类大型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而警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知识清单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常见的生态破坏
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①____________等,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
2.土壤侵蚀加剧
(1)概念:土壤侵蚀加剧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④____________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
(2)后果: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⑤__________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容易诱发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__灾害,在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⑨__________的发生频率。
3.土地荒漠化
(1)人为因素:主要是⑩________、乱砍滥伐、?__________等不合理耕作而造成的植被破坏与地表裸露,从而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从世界范围看,?__________和不适当的?__________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危害: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导致的损害是区域性的,而?________________、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
2.全球气候变暖
(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的增加。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破坏和大气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2)后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________上升,加上“?__________”现象一再发生,给各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3)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主要有:一是造成?____________上升;二是加剧洪涝、?________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__________________;四是影响____________。
(4)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主要有农业减产和海平面上升。
3.臭氧层空洞
(1)臭氧层破坏:臭氧具有非常强的吸收____________的功能,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__________等。目前南极上空已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2)危害: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到达地面的__________增加,会损坏人的免疫力,使__________、白内障患者增多,__________的发病率增加。
4.物种灭绝:人类活动对________、________的大规模破坏和对____________的过度利用等,造成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大型工程诱发自然灾害,如许多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人类采掘地下资源造成地面沉降、________和地裂缝等地表失稳现象。人工边坡也经常出现________、滑坡等地表失稳现象。大型水库蓄水后,容易诱发________。
教材题解
1.分别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洪峰流量和洪水水位值为左右纵坐标作图,根据表中相应数值作柱状图或折线图进行对比即可。
2.随着年代的推移,洪峰流量减小,而相应水位却在波动中升高。(P24)
1.造成公害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重金属、汽车尾气等。
2.近几十年世界上较重要的公害事件:
美国噪声污染事件: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1984年12月3日,坐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一周后,有2 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泄漏事件,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的100倍。事件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因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P25)
气候变暖对家乡的影响可从气温、降水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生长期、干湿状况以及对气象灾害的影响情况等方面来思考。(P26)
氟利昂会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造成人类与其他生物免疫力被破坏,病害的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增加。(P27)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草原退化 ②发生频度 ③成灾强度 ④人为因素 ⑤保水、蓄水 ⑥山崩 ⑦滑坡 ⑧泥石流 ⑨洪涝灾害 ⑩过度放牧 ?开垦草地 ?过度放牧 ?旱作农业 ?土地生产力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海平面 ?厄尔尼诺 ?海平面 ?干旱 自然生态系统 人类健康 紫外线 氟利昂 紫外线 皮肤癌 传染病 森林 草地 生物物种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塌陷 崩塌 地震
第1章 自然灾害概述
(时间45分钟,共60分)
1.1952年11月12日,浓雾笼罩着英国伦敦地区,持续数天不散。浓雾使空气中的烟尘及二氧化硫难以扩散,形成了对人体呼吸系统极为有害的硫酸烟雾。数周内,因患肺炎、冠心病、支气管炎和心力衰竭等而死亡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这就是有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据估计,直接死于“伦敦烟雾事件”的人数以千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 “伦敦烟雾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在烟雾事件期间,死亡人群有何特点?致使他们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题,大雾天气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但伦敦烟雾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更为严重的是二氧化硫与雾结合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硫酸烟雾,从而形成灾害。 “伦敦烟雾事件”虽然有受灾体,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只能属于人为灾害。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硫酸烟雾主要有害于人的呼吸系统,因此受危害最大的人群应是应急反应差的老弱病残等人群。21教育网
【答案】 (1) 不属于自然灾害。虽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应属于人为灾害。
(2)死亡人群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差。硫酸烟雾作用于人的呼吸系统,从而造成肺炎、冠心病、支气管炎和心力衰竭等,导致死亡。21cnjy.com
2.(2016·嘉定区调研)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出现的暖性高压系统,称为副热带高压,是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主要有三个中心,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北非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习惯上称西太平洋副高。它的位置、强弱变化对我国东部的雨季、旱涝灾害和台风路径等产生重要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弱变化对台风路径产生重要影响。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路径大致有三条,如果副热带高压西伸并加强,推测台风的路径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 副热带高压西伸并加强则其西侧偏东风势力增强,偏东气流会引导台风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
【答案】 方向:西移路径。
理由:台风一般形成于西太平洋副高南侧,那里盛行偏东风,如果副热带高压西伸并加强,强大的偏东气流会引导台风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2016·吉林师大附中期末)2015年10月4日下午,1949年以来十月登陆广东最强的台风“彩虹”以强台风级在湛江沿海登陆,后又向广西奔去,台风“彩虹”重创华南地区。(10分)21·cn·jy·com
(1)台风灾害的致灾因子有哪些?
(2)本次台风活动对华南地区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3)本次台风灾害有什么特殊性?
【解析】 台风的致灾因子主要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灾害考验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回答。10月4日处于国庆节期间和台风等级高是造成灾害严重的特殊原因。
【答案】 (1)强风、暴雨、风暴潮。
(2)人员伤亡失踪(生命安全)、房屋倒损和经济损失(财产损失)、诱发次生灾害。
(3)时间的特殊性——10、1黄金周期间;台风等级高——强台风。
4. 随着全球变暖降雪量逐渐减少,但日本西北部雪灾更加严重。下图为日本位置和山地分布示意图。(10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试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日本西北部雪灾更加严重的原因。
【解析】 自然原因方面主要是受全球变暖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时增温增湿明显,受地形影响形成迎风坡降雪量大;社会原因方面主要是日本老龄化严重,人力资源不足导致抗灾能力减弱。www-2-1-cnjy-com
【答案】 自然原因:日本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在日本西北部沿海地区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降雪,由于全球变暖,海面温度升高,大气中水汽增加,从而降雪量增加。社会原因:由于日本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力不足导致抗灾能力减弱。www.21-cn-jy.com
5. (2016·汕头质检)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一定时间段的雷电灾害统计图,请比较城区和郊区雷电频次和灾损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2·1·c·n·j·y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城区雷电频次和灾损均大于郊区;城区相对于郊区受热岛效应影响,对流旺盛,城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灾情损失大。2-1-c-n-j-y
【答案】 城区雷电频次和灾损均大于郊区 城区热岛效应明显,对流较旺盛,易发生雷电;人口较密集;资产密度较大(经济发达)。21*cnjy*com
6.(2016·天津八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新几内亚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29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下图为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简图。21·世纪*教育网
(1)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试分析其频繁地震的原因。
(2)该岛的自然带数目比较________(多/少),理由是____________。
(3)从成因上说,该岛属于________岛,该岛屿沼泽广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解析】 由图可知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结合世界主要板块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地震频繁发生;图中显示该岛屿海岸线曲折,沿海地势低,沼泽广布。
【答案】 (1)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多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沿海沼泽广布。(任答两点)【出处:21教育名师】
成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2)多;纬度低,海拔高。
(3)大陆; 降水丰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自然灾害概述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洪涝 ②地震 ③风暴潮 ④生物灾害 ⑤环境污染 ⑥生态破坏






气象灾害
1.(2015·北京高考)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帕姆”(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2)该气旋(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解析】 第(1)题,台风生成于低纬热带、副热带洋面,因此判断图中“帕姆”是从西北往东南移动,故排除D选项。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气旋生成于太平洋南部海区,为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气旋移动路径与西风漂流无直接联系,故C选项错误。第(2)题,一个气旋的发生,不能代表该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故A选项错误;气旋不会诱发赤潮灾害,赤潮是海水富营养化所形成的灾害,故B选项错误;用来监测气旋所造成灾情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不是GPS,故C选项错误。因该气旋途经瓦努阿图时变为强热带气旋,风力最大,所以对瓦努阿图的影响最大,故D选项正确。21cnjy.com
【答案】 (1)B (2)D

地质灾害
2.(2015·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解析】 从材料看,该次地震震级高,余震多,地震影响的范围广,发生地震时“24时左右”,不利于逃生、自救与互救,又加上“河、渭大泛”,所以造成的损失较大。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www.21-cn-jy.com

水文灾害
3.(2015·全国卷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1·cn·jy·com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 M城地处东南亚湄南河的河口附近,其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城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河口处河水经常受到海潮顶托,洪水下泄不畅。
【答案】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21教育网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2~P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
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
(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
【提示】 (1)√ 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 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 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 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
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正误判断:
(1)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地震带附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 )
(2)在山区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特点。( )
(3)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能确定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
【提示】 (1)× 地震主要发生在两大地震带附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特征。
(2)× 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3)× 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人们还不能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自然灾害的概念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12日以来,美国东部10余个州的气温持续升高,多个监测地点的气温突破了历年来的最高记录,12月13日下午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最高气温达到21.1 ℃,连日来的冬季“高温”天气也使华盛顿特区的樱花竞相开放。21·cn·jy·com
探讨: 美国12月份以来的高温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 属于。冬季反常高温会危及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会危及正常越冬的农作物生长。
探讨: 如何判断自然灾害?
【提示】 自然灾害由自然变异引起,并危及到人类生存环境。
1.灾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属于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如地震、风暴、海啸等;人为灾害是指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因的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改造程度的增强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变得日益复杂。一些灾害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如过量采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2·1·c·n·j·y
2.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区分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区分,首先从概念间的关系看,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是并列的关系,它们同属于灾害;其次从成因看,人为灾害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是可以预防和治理的,而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引起的,是地理环境演化发展中的正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再次从基本属性看,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为灾害只有社会属性。
3.自然变异与自然灾害的区别
定义
属性
衡量标准
关系
自然
变异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单一的
自然属性
变异程度
或强度
自然变异是自然灾害发生的诱因,是必要和首要条件;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
自然
灾害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4.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变异引起,如大气圈变异引起的龙卷风、台风灾害,水圈变异引起的海洋灾害等。如果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则不属于自然灾害,如人为纵火、交通事故等,都不属于自然灾害。
二是要看其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即看其是否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如果自然变异现象没有对人类构成危害,如地震、火山等现象虽然是一种自然变异,若发生在月球等地外天体上或发生在无人区,就不能称其为自然灾害。只有当自然变异现象造成的影响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如:21·世纪*教育网
事例
无人区火灾
煤气管道
泄漏爆炸
干旱引发印
尼森林火灾
从特
性上
自然属性
(致灾因素)
(变异强度)
社会属性
(承灾客体)
(承灾能力)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从概
念上
自然现象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台水下机器人2009年5月在萨摩亚群岛附近的一次水下探险活动中拍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的画面,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深的海底火山喷发,并且美国科学家于2009年12月17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地球物理学大会上公布了此次海底火山喷发的高清录像。
材料二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www.21-cn-jy.com
(1)材料一、二中的火山喷发都属于( )
A.自然灾害 B.人为灾害
C.致灾因子 D.自然变异
(2)材料一、二中的火山喷发都是自然灾害吗?为什么?
【解析】 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发生于海底,并没有对人类社会和资源造成危害,并不是一种自然灾害,而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这种自然变异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备了自然灾害的构成条件,两者中的火山喷发都是一种自然变异。2-1-c-n-j-y
【答案】 (1)D
(2)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不是自然灾害,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发生于海底,并没有对人类社会和资源造成危害,并不是自然灾害,而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这种自然变异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备了自然灾害的构成条件,属于自然灾害。21*cnjy*com

自然灾害的特点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的2016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特点显示:1月份南方地区遭受大范围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全国共19个省(市)遭受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发生频繁,震级高;江南华南遭遇罕见汛情,广东灾情相对突出。【来源:21cnj*y.co*m】
探讨:材料中寒潮、雪灾和洪涝灾害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探讨:寒潮的到来常伴随着冷冻和雪灾,反映出自然灾害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
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区域性
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7.自然灾害链类型
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灾害链。例如:
(1)串发性灾害链:
(2)并发性灾害链:
(3)串发—并发灾害链:
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过去的2 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 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 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www-2-1-cnjy-com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都有分布,频繁发生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版权所有:21教育】
(2)多暴雨,暴雨洪涝在山区可能诱发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治水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解析】 第(1)题,水旱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区域性。第(2)题,山区的暴雨洪涝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联系性。第(3)题,虽然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日渐频繁,但又是可以减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必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答案】 (1)广泛 区域 (2)滑坡 泥石流 联系 (3)不可避免 可减轻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探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 呈逐年增加趋势。
探讨:图示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
【提示】 频繁性。
第一,明确柱状图的坐标。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次数,柱状图表示每年的灾害次数。
第二,分别看“按照损害程度统计”、“按照涉及人数统计”和“按照死亡人数统计”的变化特点。
第三,总结得出世界自然灾害次数呈增加趋势,危害呈加重趋势。
3.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万人)
0.72
15.1
17.3
74.5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圈层。
火山爆发、地震:________,水灾:________,热带风暴:________。
(2)影响灾情的因素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特征三个方面。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明显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根据每项灾害发生的地方确定属于哪一个圈层。火山、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洪涝发生在水圈,热带风暴属于热带气旋,发生在大气圈。灾情有差异与受灾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有关,致灾因子的强度对灾情影响最大。21教育网
【答案】 (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致灾因子强度。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月球上的火山爆发
B.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
C.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大桥垮塌
D.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
2.下列自然灾害中,主要由自然变异引起的是( )
A.地震
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
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解析】 第1题,B、C两项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A项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不具有社会属性,故都不属于自然灾害。第2题,B、C、D项所述事件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1.D 2.A
对点训练2 自然灾害的特点
读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潮水堆高,漫过甲区域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干旱 D.地震
【解析】 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21cnjy.com
【答案】 3.B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3)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3)
自然灾害概述 第1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学业达标]
读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
A.区域性 B.联系性
C.周期性 D.不可避免性
【解析】 第1题,地震所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为堰塞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暴雨所产生的短时大频率降水使破碎的物质大量运动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第2题,灾害链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21cnjy.com
【答案】 1.C 2.B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A.陕、桂、湘 B.滇、黔、蜀
C.滇、黔、湘 D.陕、蜀、桂
4.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重旱的主要省(区)是云南、贵州和四川。第4题,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沙尘暴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多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农业区;西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干旱最容易引发森林火险。www.21-cn-jy.com
【答案】 3.B 4.C
5.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975~201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类型总计
气象灾害
11.9
19.0
27.1
10.0
4.3
72.3
地质灾害
0.9
3.7
7.8
2.7
0.9
16.0
生物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
大洲总计
19.5
23.9
38.0
13.2
5.4
100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较小,试分析原因。
(2)非洲的生物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地质灾害主要和板块活动有关,受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影响。非洲和大洋洲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地质灾害较少。第(2)题,生物灾害主要是受气候影响,非洲气候干热,多生物灾害。21教育网
【答案】 (1)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往往又与板块的交界地区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小。
(2)生物灾害往往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由于非洲的气候特点是干热,特别适于生物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能力提升]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19个省(区、市)造成了严重危害,部分地区交通事故频发、线路中断,许多地方房倒屋塌,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受灾人口有1亿多,直接经济损失有400多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已经超过2007年全年损失。21·cn·jy·com
(1)材料中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
(2)此次低温、冰雪、冻害属于由什么自然变异现象引起的哪类自然灾害?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过程?这次天气过程有什么突出特点?2·1·c·n·j·y
(3)发生在南极地区的低温冰冻天气属于自然灾害吗?为什么?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叙述并结合自然灾害的特点可了解本材料中所体现的自然灾害的特点;根据低温、冰雪、冻害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的天气知识可推测出其所属的天气系统、引起变异的类型;根据自然灾害的定义可得出第(3)题的结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区域性、周期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
(2)由大气圈的自然变异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冷锋。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等特点。
(3)不属于。因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低温冰冻天气不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构成危害。
7.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截至当地时间2011年6月19日,智利的普耶韦—科登考耶火山已经持续喷发了15天。由于智利本国地形狭长,大量的火山灰随着气流由西向东飘过安第斯山脉后才缓缓降落,导致邻国阿根廷反而成为这次自然灾害的最大受害者。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智利火山喷发的原因?
(2)以上材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
(3)火山喷发会带来哪些危害?
(4)火山喷发是否“百害而无一利”?
【解析】 第(1)题,智利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第(2)题,火山喷发,是自然变异的结果,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周期性。由材料中可知,本次火山喷发,使阿根廷受害,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和危害的严重性。第(3)题,火山喷发的危害可从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及直接危害方面分析。第(4)题,火山喷发有利有弊,其好处主要是能形成矿产资源和肥沃土壤。21*cnjy*com
【答案】 (1)智利处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处,地壳活动强烈。
(2)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联系性、不可避免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点。
(3)诱发地震、海啸、火灾、崩塌等灾害,影响交通,摧毁森林,吞没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等。【来源:21cnj*y.co*m】
(4)火山喷发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喷发中也能产生一些矿产资源,形成肥沃的火山灰土等。
8.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

时段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8年
1989~1998年
灾害事件
(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
(亿美元)
504
969
1 538
4 793
保险理赔
(亿美元)
67
113
310
1 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种趋势的产生原因是什么?www-2-1-cnjy-com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2-1-c-n-j-y
【解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 (1)呈波状变动,明显上升 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②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第1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2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1课时)气象灾害
[学业达标]
1.下列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海啸 B.风暴潮
C.干旱 D.泥石流
【解析】 干旱属于气象灾害。海啸、风暴潮属于水文灾害;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答案】 C
2.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原因的是( )
A.副极地低压 B.反气旋
C.气旋 D.赤道低压
【解析】 梅雨季节过后,我国长江流域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天气,称为伏旱,形成原因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气压从气流状况来看属于反气旋。
【答案】 B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 )
A.川江河段 B.长江下游河段
C.荆江河段 D.金沙江河段
4.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上游支流多,呈扇形水系 ②流量季节变化大
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④人们砍伐森林,围湖造田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第4题,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加上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高;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蓄洪能力下降,造成洪涝灾害频发。
【答案】 3.C 4.C
5.读热带气旋图,该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称________,在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称________。
(2)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__________区域,C区域称为________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该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气旋灾害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造成。
【解析】 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是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大的一级。在西北太平洋称台风,在印度洋、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 图中A、B、C为台风中心附近的环状区域,A为台风眼,B为旋涡风雨区,C为外围大风区。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答案】 (1)台风 飓风
(2)碧空无云、风和日丽 B 外围大风
(3)西北太平洋
(4)狂风 暴雨 风暴潮
[能力提升]
6.读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两者呈负相关,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第(2)题,春、秋季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最大,春季为播种季节,秋季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21·cn·jy·com
【答案】 (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 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2·1·c·n·j·y
(2)春季和秋季。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与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夏季风影响范围及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第(2)题,由图可知,A为华北地区,由于春季降水少,升温快,以春旱为主,B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第(3)题,减少我国的干旱灾害应从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修建水库,防治污染等方面入手。
【答案】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21教育网
(3)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和技术;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21cnjy.com
8.读下面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因而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第(2)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形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灾情大小。
【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www.21-cn-jy.com
(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21·世纪*教育网

第2课时 地质灾害
1.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重难点)
2.掌握主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
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震
阅读教材P15第2段~P19第3行,完成下列问题。
1.地质灾害概念
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21cnjy.com
2.地质灾害类型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3.地震
(1)概念: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
(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
(3)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还可以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4)烈度
①概念: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
②影响因素:震级越高,烈度越大;距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浅,烈度大;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主要分布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正误判断:
(1)地震释放的能量用烈度表示。( )
(2)海啸能引发地震等次生灾害。( )
(3)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
【提示】 (1)× 地震释放的能量用震级表示。
(2)× 地震能引发海啸、滑坡等次生灾害。
(3)× 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教材整理2 滑坡和泥石流
阅读教材P19第2段~P20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滑坡
(1)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2)频发区:山区。
(3)危害: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2.泥石流
(1)概念: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分布:山区。
(3)危害:除具有滑坡的危害外,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正误判断:
(1)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2)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短时大量降水才能引发。( )
(3)滑坡比泥石流的危害大。( )
【提示】 (1)× 地震可能引发滑坡,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 泥石流发生的水流可能是降雨,也可能是冰雪融水、水库溃坝水流等。
(3)× 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灾害。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地震
2016年2月26日智利北部沿岸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0千米。智利是地震多发国家,且在2010年和1960年,曾发生过8.8级和9.5级的超级大地震。
探讨: 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探讨: 7月26日的地震可能引发哪些次生地质灾害?
【提示】 滑坡、崩塌、地裂缝等。
1.地震的基本概念
2.地震强度的划分
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震级
烈度
概念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可用仪器测定
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
影响
因素
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的坚固程度
个数
一个,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多个,不同地点烈度不同
4.烈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震级
震中距
震源
深度
地质
构造
建筑物坚
固程度
关系
正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1.公元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21起都是由于地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1)~(3)题。www.21-cn-jy.com

次数
国家
4次
中国(唐山、汶川等)
3次
伊朗
2次
土耳其、意大利
1次
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
(1)读表格,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
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2)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
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
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
【解析】 第(1)题,表中的强烈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发生地震的国家多位于消亡边界;印度、巴基斯坦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第(2)题,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②、③,应选择C选项。第(3)题,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21教育网
【答案】 (1)B (2)C (2)B
滑坡和泥石流
由于近日普降大到暴雨,2016年1月28日福建三明市国道205线三元区局部出现了山体滑坡,造成交通堵塞,车辆无法通行,三明市公路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抢险。21·cn·jy·com
探讨:滑坡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探讨:滑坡与泥石流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1.滑坡
(1)滑坡的形成分析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顺坡下滑的地质现象。如下图(甲图表示“滑坡发生区的俯视图”,乙图表示“滑坡发生区的剖面图”,剖面线是甲图中的虚线)。2-1-c-n-j-y
(2)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2.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如下图所示:21*cnjy*com
3.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比较

滑坡
泥石流
特点
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发生
条件
自然因素
(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因素
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危害
滑坡的主要危害是对房屋和其他的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淤塞河道;泥石流除此之外,还会对城镇、矿山、乡村造成毁灭性冲淤
异同
相同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引起,人类活动可诱发,破坏力极强,由外力作用导致,具有突发性
不同点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2.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山脉分布区,但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
(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但却是泥石流多发地,为什么?
【解析】 在山区、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因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多,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
【答案】 (1)山地坡度陡,泥石易被雨水冲走。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
(2)小雨时,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泥石逐渐积累。一遇暴雨,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形成泥石流。
(3)这里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在干旱地区,往往降雨变率大;干旱地区地表缺乏植被。
(4)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21·世纪*教育网
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
探讨:我国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哪个地区?
【提示】 西南地区。
探讨:地中海沿岸泥石流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提示】 冬季。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
第一,明确该图是用点阵的方法表示泥石流的分布。
点数越多越密集的地方,泥石流分布发生越频繁。
第二,按大洲、国家看,泥石流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泥石流最少的是大洋洲、南极洲。
第三,从地形看,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山地、坡度较陡的地区。
3.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地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处 B.丙处
C.戊处 D.壬处
(2)甲处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 )
①地形平坦 ②地形陡峻 ③松散物质丰富
④松散物质稀少 ⑤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⑥短时间内无大量水流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 第(1)题,泥石流是特殊的洪流,容易发生在陡峻的山地。甲处等高线密集,又位于河谷处,符合条件。第(2)题,甲处自然灾害为泥石流,其形成条件为地形陡峻、松散物质丰富、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2·1·c·n·j·y
【答案】 (1)A (2)C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地震
读下面的等震线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震源 B.在震中附近
C.烈度最小 D.震级最大
2.若甲地为震中,则(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受到地震
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解析】 等震线是烈度相等的点所连成的线,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区,位于等震线的中心位置。在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距离越远,烈度就越小。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www-2-1-cnjy-com
【答案】 1.B 2.D
对点训练2 滑坡和泥石流
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解析】 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内力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滑坡。地震也可能诱发滑坡灾害,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3.D 4.D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第1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2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地质灾害
[学业达标]
1.环太平洋地带灾害集中的原因有( )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②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 ③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 ④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www.21-cn-jy.com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环太平洋灾害带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环太平洋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灾害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2·1·c·n·j·y
【答案】 D
2.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
A.中国、日本、韩国
B.日本、美国、巴西
C.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D.墨西哥、智利、印度
【解析】 地震、火山多出现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只有C选项中的三个国家都是位于板块交界处的地震带上。
【答案】 C
滑坡和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危害巨大。据此完成3~4题。
3.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都较多的国家有( )
①中国 ②美国 ③智利 ④澳大利亚 ⑤瑞士
⑥法国 ⑦捷克 ⑧秘鲁
A.①②⑤ B.③④⑧
C.②⑥⑦ D.①⑤⑦
4.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解析】 滑坡和泥石流都属于地质灾害。它们形成的共同条件是:坡度陡峭的山地,大量的松散物质。不同的条件是: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流的参与。在地区分布上泥石流灾害比滑坡灾害要普遍的多,但在分布的国家上有个共同点是:都位于高大山脉附近。
【答案】 3.A 4.A
5.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震源深度33公里。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材料三 世界地震带分布图。
(1)分析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的共同成因。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小,但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很多,试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两地均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多地震。第(2)题,主要从震源深浅、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物的抗震程度及自救能力方面分析。
【答案】 (1)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容易断裂。
(2)海地地震震源深度浅;震中接近人口稠密地区;海地经济落后,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海地自救能力差。
[能力提升]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46秒,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太平镇交界(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震级为7.0的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距离汶川大地震震中50公里,最大烈度9度,受灾范围约18 682平方千米。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震级为6.6级。欧洲与地中海地震中心的数据地震的震级为6.6级。日本气象厅的数据为6.9级。
材料二 雅安地震烈度图。
(1)现实中的等震线是不是同心圆?为什么?
(2)雅安地震有________个震级,我国和美国对地震监测震级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雅安地震有________个烈度,在这次地震中,芦山县和成都烈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影响烈度的因素还有哪些?21·cn·jy·com
【解析】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一次地震只释放一次能量,因此只有一个震级;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影响因素有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不是。等震线是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同一次地震,震中距相同的各点其受地震波冲击破坏程度并不相同。www-2-1-cnjy-com
(2)一 测量地不同,仪器误差。
(3)多 震中距不同;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状况等。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泥石流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概括为如下图所示。21cnjy.com
我国泥石流分布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

年降水
量(mm)
<100
100~
400
401~
600
601~
800
801~
1000
1001~
1400
>1400
泥石流数量
百分比(%)
2
8
16
18
24
22
10
我国泥石流暴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泥石流暴
发频率(%)
0
0
0
2
9
18
34
24
10
2
1
0
(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发生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
(2)人类的某些经济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等产生的大量弃渣随意堆于斜坡上,倾于沟谷中,或由毁林开荒、陡坡垦殖加重的水土流失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________来源。21教育网
(3)阅读材料,分析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季节及其原因。
【解析】 结合图表内容联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与之有关的人类活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 (1)特定的地质形态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块;集中的水源补充。
(2)采矿 采石(或修路、水利工程建设) 疏松固体物质
(3)我国约80%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夏季,因为该时期较多的降水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8.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海域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源距城市伊基克西北99千米。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以来发生在智利的部分大地震

时间
1939年
2010年
2011年
2014年
震级
8.3
8.8
7.1
8.0
发生地
奇廉
康塞普西翁
阿劳卡尼亚
伊基克
(1)分析100多年时间里智利发生地震的特点。
(2)分析智利发生地震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智利100多年时间里发生8级以上地震3次,说明地震震级大、频率高。第(2)题,智利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1)震级大;地震频繁。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第3课时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1.理解风暴潮、农作物病害、虫害、森林火灾等的成因及危害。(重点)
2.掌握常见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的特点。(重点)
3.运用地图说明常见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海洋灾害
阅读教材P20第2段~P21,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及类型: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和赤潮等。www-2-1-cnjy-com
2.风暴潮
(1)概念: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2)分类:热带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3)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而且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出处:21教育名师】
(4)易发生国家: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
3.海啸
(1)概念: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2)诱因: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
(3)危害:倾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
正误判断:
(1)渤海湾沿岸的风暴潮主要是台风风暴潮。( )
(2)风暴潮与海啸的成因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
(3)赤潮都发生在发达国家。( )
【提示】 (1)× 渤海湾沿岸的风暴潮主要由温带气旋引起。
(2)× 风暴潮的诱因是强烈大风,而海啸则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等活动激发的海洋巨浪。【版权所有:21教育】
(3)× 大多发生在日本、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沿海水域也时有发生。
教材整理2 生物灾害
阅读教材P22,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2.种类
(1)农林牧生物灾害
①频发区:农耕区、林区、牧区。
②种类: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③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
(2)火灾
①种类: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②诱因:生活用火、生产用火、雷电、煤自燃。
③危害: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水土流失的加剧或沙漠化面积的扩大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正误判断:
(1)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因为干旱引起的属于气象灾害。( )
(2)只要有火源(种)就会发生森林火灾。( )
【提示】 (1)×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属于生物灾害。
(2)× 火灾需要火源(种)和走火途径。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海洋灾害
2015年11月5日,山东东营黄河口边防派出所民警在防波堤上巡逻。当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湾山东沿海出现80厘米至180厘米的风暴增水,莱州湾也出现60厘米至120厘米的风暴增水。目前国家海洋预报台已经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提醒在渤海黄海北部海域作业船只注意安全。www.21-cn-jy.com
探讨: 这次风暴潮属于什么类型的风暴潮?
【提示】 温带风暴潮。
探讨: 山东出现风暴潮最多的季节是什么?
【提示】 春季和秋季。
1.风暴潮的类型及危害

项目
具 体 内 容
概念
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类型
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危害
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两种风暴潮的比较

成因类型
发生季节
特 点
地 区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夏秋季节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受台风影响的中低纬度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3.海啸的成因及危害

项目
具 体 内 容
概念
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成因
常与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危害
冲击海岸时,浪高可达10~20米,巨大波浪容易导致船只颠覆、港口设施被摧毁,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4.赤潮的成因及危害

项目
具 体 内 容
概念
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
分布
赤潮大多数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或有涌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内湾水域
危害
造成沿海地区养殖和野生的各类鱼虾大量死亡,危害甚大
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10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5.79亿元,死亡(含失踪)5人。21教育网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的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措施。
【解析】 由于我国地跨热带、温带地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都有。由于海南岛位于热带海洋,受热带气旋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所以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加强预报,建立海防林及防风堤。21·cn·jy·com
【答案】 (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物灾害
2016年2月18日下午16时许,四川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坝乡突发森林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不断向呷巴乡、朋布西乡方向蔓延。经过近72小时的扑救,明火已于21日下午15时34分被扑灭,大火得到了有效控制。21·世纪*教育网
探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象条件是什么?
【提示】 晴朗、干燥、降水少。
探讨:为什么将森林火灾称为生物灾害?
【提示】 森林火灾除了烧毁树木,还会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生物灾害种类与危害

分类
农林牧生物灾害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概念
在农耕区、林区、牧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农作物、森林、牲畜等生物中,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暴发或流行的现象
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指的是由于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危害
常常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
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列表比较几种主要的生物灾害

种类
农作物
森 林
畜牧业
病害
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麦类白粉病、稻瘟病、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等
杨树烂皮病、松材线虫病、泡桐丛枝病、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松疱锈病、枣疯病等
牛羊巴氏杆菌病、羊肠毒血病、羔羊痢疾、羔羊大肠杆菌病、马流感、马脑炎、牛肺疫、牛焦虫病、猪瘟、猪气喘病等
虫害
蝗虫、黏虫、小麦吸浆虫、稻飞虱、水稻螟虫、玉米螟虫、棉铃虫、棉红铃虫、大豆食心虫、地下害虫等
食叶害虫、枝梢害虫、树干害虫、根部害虫、种实害虫
草害
稻田恶性杂草、麦田恶性杂草、玉米田恶性杂草、棉田和大豆田恶性杂草等
危害不大
鼠害
局部受害
东北:红背鼠、大林姬鼠、黑线仓鼠、沼泽田鼠 西北:沙鼠、社鼠、花鼠等 南方:姬鼠、巢鼠、岩松鼠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情况。21cnjy.com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特点及成因。
(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3)分析说明蝗灾和旱灾的关系。
(4)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的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原因是什么?2-1-c-n-j-y
【解析】 第(1)题,从时间上看,蝗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冬季几乎没有。第(2)题,中国虫神庙的分布图反映了我国蝗灾的空间分布特点,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较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第(3)题,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古代就有“旱蝗”的说法。第(4)题,受气候异常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蝗灾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
【答案】 (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几乎没有蝗灾。原因: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
(2)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较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蝗虫数量激增,出现严重蝗灾。21*cnjy*com
(4)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海洋灾害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回答1~2题。【来源:21cnj*y.co*m】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地向近海海域大量排放污染物,如含磷洗涤剂,又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因。而在热带、亚热带或暖温带封闭的海域或是此类海域的暖热季节,一旦受到人类的污染,净化速度慢,富营养化程度高,赤潮暴发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海域。在这里人类活动无疑起了重要作用,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另外,在上述海域中,只有珠江口周围岛屿众多,相对封闭,海水净化速度慢,再加上周围陆地上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水排放量大,气温又明显高于其他海区,赤潮最易发生。
【答案】 1.D 2.D
对点训练2 生物灾害
蝗灾除与人类活动有关外,还与气象灾害有密切关系。据此回答3~4题。
3.与蝗灾相关联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雷暴 D.洪涝
4.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
A.土壤水肥条件改变
B.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C.厄尔尼诺导致气候变化
D.长期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 第3题,蝗虫繁殖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干湿季分明,且旱灾多发。例如黄河下游地区降水集中,雨季后气候较干,适合蝗虫在水渍地、荒草地上繁殖,从而导致灾害。第4题,害虫大量繁殖主要是气候的变化和天敌的减少造成的。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的变干或变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而天敌的减少,大多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天敌的生活环境变化或直接导致天敌数量减少,造成生态的失衡。人类通过灌溉和施肥改变土壤的水肥条件,通过大棚改变温湿等气候条件,都有可能使虫害增多。2·1·c·n·j·y
【答案】 3.B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自然灾害概述 第2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3课时)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学业达标]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热带风暴潮的多发季节是(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秋冬季节
2.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春秋季节
【解析】 第1题,热带风暴潮主要由台风引起,台风多出现于夏秋季节。第2题,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风力较强的春秋季节。21cnjy.com
【答案】 1.A 2.D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否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完成3~4题。21·世纪*教育网
3.生物灾害包括( )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赤潮 ⑤旱灾
⑥荒漠化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4.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2-1-c-n-j-y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第3题,旱灾和荒漠化分别属于气象灾害和环境问题。第4题,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直接原因,其与生物本身和生物依存的环境——生态系统直接有关。
【答案】 3.D 4.A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北京2013年1月23日电:受强冷空气影响,近日渤海和黄海海域气温明显下降,海冰范围明显加大(下图),国家海洋预报台22日再次拉响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同时加强海水预报频次。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要做好防范措施,防止流冰撞击,规避主要冰区,减少海冰造成的灾害损失。www-2-1-cnjy-com
海冰素有“白色杀手”之称,与海啸、风暴潮、巨浪和赤潮并称为海洋五种主要灾害。1912年由俄国彼得堡开出的海船“圣安娜”号,在北冰洋上被海冰所阻,随冰漂流将近两年。1969年,我国渤海也曾出现过历史上罕见的“大冰害”,海冰强大的冲击力把我国“渤海2号”石油钻井平台拦腰撞断。21*cnjy*com
(1)简述此次海冰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归纳受海冰危害明显的部门。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冰分布北部较多,因为北部比南部纬度高,气温低;海冰近岸多于远海,因为近岸比远海降温快,气温低。第(2)题,海洋渔业部门、海上航运部门、海洋油气开发等部门受海冰危害较多。【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1)北部多于南部,近岸多于远海。原因:北部比南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近岸降温比远海快,气温低。(2)海洋渔业部门(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上航运部门、海洋油气开发部门等。【版权所有:21教育】
[能力提升]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3月6日(农历正月十四),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渤海海域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二 2012年3月4日潮水水位增长预报图。
(1)本次风暴潮的影响因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
(3)试分析本次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
【解析】 笫(1)题,考查风暴潮的形成原因,结合材料一(农历正月十四)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在图中找到两省的位置,再由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可得出两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从位置与风向上分析这次风暴潮产生差异的原因(产生风暴潮的动力是风)。第(3)题,可从陆域与水域两方面组织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1)大风、天体引潮力(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
(2)辽宁省未发生风暴潮,山东省受风暴潮影响大。
原因:偏北风(东北风)助长了潮势,辽宁省沿海为离岸风,山东省北部沿海为向岸风。
(3)对沿海地区的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海水养殖破坏严重。 www.21-cn-jy.com
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2011年4月26日报道:今春以来,因气候变化异常,内蒙古草原鼠害严重,主要危害鼠种为长爪沙鼠、大沙鼠、东北鼢鼠和草原鼢鼠等。这些害鼠啃食植被,传播疫情。截至4月中旬,内蒙古草原鼠害面积达8 971.68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3 755.96万亩。21教育网
材料二 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堆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鼠灾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2)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解析】 第(1)题,鼠灾会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危及堤岸、护坡等工程安全;破坏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老鼠能传播鼠疫,危害人体健康。第(2)题,材料一反映的是内蒙古草原牧区,材料二反映的是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地区。2·1·c·n·j·y
【答案】 (1)啃食农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加剧土地荒漠化;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内蒙古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温带草原面积广阔。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植被茂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8.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天体对海水的引力叠加,潮差加大,为天文大潮。如果该天气图为2011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五)发布的。有同学说,D处应当预防来势倍增的风暴潮。你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吗?21·cn·jy·com
(2)仅从海岸线的形态考虑,C与D相比,发生海啸可能性更大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图示区域有可能发生海冰灾害吗?为什么?
【解析】 第(1)题,“来势倍增”是关键信息,是指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形成的风暴潮。第(2)题,“仅从海岸线的形态”看,C为海湾,更容易积聚海峡的能量。第(3)题,图示纬度低,冬季海水温度高,不会结冰。【来源:21cnj*y.co*m】
【答案】 (1)可信。这一天是天文大潮与风暴潮叠加,风暴潮将增大。
(2)D D处为海湾,利于海啸能量的积聚。
(3)不会。这里纬度位置低,海水温度高,不会结冰。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了解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的人为因素,常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及工程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
2.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难点)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阅读教材P23~P24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破坏

原因
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
表现
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草原退化
后果
加剧了洪水、风沙、干旱、滑坡、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
2.土壤侵蚀
(1)概念: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
(2)后果

区域
后果
侵蚀区
耕地侵蚀;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
沟谷侵蚀: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侵蚀区下游
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3.土地荒漠化
(1)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2)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误判断:
(1)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 )
(2)水土流失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地裂缝。( )
(3)荒漠化的危害主要是加剧旱涝灾害。( )
【提示】 (1)× 我国季风区的山地丘陵区是水土流失高发区。
(2)× 水土流失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
(3)× 荒漠化的主要危害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农牧业减产。
教材整理2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教材P24第3段~P28第3行,完成下列问题。
1.危害
(1)区域性的损害: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2)全球性的损害: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2.全球气候变化
(1)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2)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造成海平面上升。
②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
③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④影响人类健康。
3.臭氧层耗竭
(1)臭氧层功能: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
(2)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人类大量排入大气的氟利昂等。
(3)危害: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会损坏人的免疫力,威胁人类的健康。
4.生物多样性减少
(1)主要原因:人类对森林、草地的大规模破坏和对生物物种的过度利用。
(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正误判断:
(1)全球变暖能提高人类的死亡率。( )
(2)臭氧层的破坏导致酸雨增加。( )
(3)保护热带雨林能有效缓解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
【提示】 (1)√ 全球变暖有可能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提高人类的死亡率。
(2)×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增加导致酸雨增加。
(3)× 保护热带雨林能有效缓解全球变暖和维护碳氧平衡。
教材整理3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阅读教材P28第4行~P29,完成下列问题。

工程活动
引发的灾害
产生的原因
大都市建设
地面沉降、地裂缝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
采掘地下
矿产资源
地表沉降、塌陷、地裂缝
地下形成大片采空区
山区工程建设
崩塌、滑坡
挖高填低
大型水
库建设
地震
水文地质环境发生改变

正误判断:
(1)大型工程易诱发自然灾害,应禁止建设。( )
(2)水库坝高与诱震概率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
【提示】 (1)× 大型工程建设应充分论证,尊重客观规律,趋利避害。
(2)√ 坝高越高,除了坝体自身重量外,蓄水量越大,水体重量也越大,因而坝高越高,诱震概率越高。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21教育网
探讨:“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什么?
【提示】 滥伐森林。
探讨:材料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1.土壤侵蚀
(1)土壤侵蚀的形成

(2)土壤侵蚀的后果
①在侵蚀区

②在沉积区

2.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

1.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鼠类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
【解析】 认真阅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图,弄清其含义及各部分的因果关系。根据图示线索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其成因。21cnjy.com
【答案】 (1)一是气候变暖;二是由于滥捕野生动物和投药灭鼠误害其他动物导致老鼠天敌减少。
(2)原因: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从人类活动方面看,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皮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21·cn·jy·com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如今,全球变暖正在威胁着整个世界,根据摄影师埃里克·莱弗朗科拍摄于2009年8月的一张照片(如图)显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正在快速远离陆地。当时的气温大约在零上5℃。这只北极熊母亲带着她大约9个月大的孩子外出捕食海豹时,爬到一块大浮冰上休息。但是这块浮冰快速向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奥尔加海峡漂去,并且不断融化缩小,导致这对北极熊母子不断向中间退缩,它们的表情看起来十分悲伤。www.21-cn-jy.com
探讨: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加。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破坏和大气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2-1-c-n-j-y
探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是什么?
【提示】 一是造成海平面上升;二是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四是影响人类健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2.全球气候变暖的产生原因及后果
(1)产生原因及后果

(2)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
3.臭氧层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4.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2.读下图,回答(1)~(2)题。
(1)20世纪60年代后( )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1*cnjy*com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第(1)题,从图a中可以看出,全球大气CO2体积分数在逐年增加,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从图b中可以看出,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全球气候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从季节上看,在春季时由于气温高,蒸发加剧,旱情会加剧。对全球的影响,主要是气温升高,两极冰雪融化,再加上海水的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
【答案】 (1)C (2)A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2015年8月16日上午约9:40分,位于云南昆明呈贡区的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17号块边坡突然出现坍塌,边坡坍塌造成现场2人作业人员受伤。21·世纪*教育网
探讨:边坡坍塌属于哪个类型的自然灾害?
【提示】 地质灾害。
探讨:开采矿山可能引发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 地表沉降、塌陷、地裂缝。
1.城市建设与自然灾害

2.开采矿山与自然灾害

3.山区建设与自然灾害

4.修筑水库与自然灾害

3.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毫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向西南减小,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第(2)题,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
【答案】 (1)地面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由城区向四周减小。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www-2-1-cnjy-com
(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来源:21cnj*y.co*m】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是( )
A.土壤侵蚀 B.土地沙化
C.森林枯竭 D.草原退化
2.图中A地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时旱情加重
B.暴雨时出现山洪
C.地势高容易出现霜冻
D.夏秋易发生台风
3.C地区因侵蚀发展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A.火山 B.地震
C.泥石流 D.地裂缝
【解析】 第1题,从图示的景观看,表现的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土壤侵蚀作用造成的。第2题,A地区为黄土塬区,地形较为平坦,土壤侵蚀,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第3题,C为黄土高原的沟壑区,侵蚀发展,往往诱发泥石流。【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1.A 2.A 3.C
对点训练2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读某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图,回答4~5题。
4.此地区沙尘暴次数多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植树造林 B.过度开垦
C.开采地下水 D.水资源利用不当
5.下列因素中,不是形成沙尘暴原因的是( )
A.大风 B.地面沙尘物质
C.不稳定的空气状态 D.森林火灾
【解析】 沙尘暴的形成因素是强劲的大风、地面多沙尘物质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4.B 5.D
对点训练3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1958年开始蓄水。施工前,该水库库区周围地区仅发生过小震。到1963年水库蓄满水后,库区周围地区的地震仅记录到的就有2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1969年库区发生了一次里氏5.8级的较大地震。据此完成6~7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赞比亚位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东非裂谷地震带
D.洋脊地震带
7.关于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工程诱发了地震的发生
B.岩石上部重量增加引发地震
C.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D.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解析】 第6题,赞比亚水库位于东非裂谷带上,处于板块张裂地区。第7题,修建水库改变了地表环境原来的稳定性,容易诱发地震。2·1·c·n·j·y
【答案】 6.C 7.D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自然灾害概述 第3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业达标]
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活泼可爱的小丑鱼令人记忆犹新,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海洋中小丑鱼本世纪末可能失踪,而这也将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读全球海洋CO2和pH值变化图,回答1~2题。21cnjy.com
1.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
2.上题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会给地球其他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各项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台湾海峡宽度 B.珠穆朗玛峰雪线
C.火山喷发 D.海陆间水循环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知,全球海洋pH值的变化与海水中的CO2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人类排放CO2增多,溶于海水中的CO2随之增加,导致海水pH值降低,海水酸化。第2题,火山爆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1.D 2.C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4.该问题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山崩 D.地面沉降
【解析】 从图中所示年份的地下水埋深“高程”线看,北京市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并有加快的趋势。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展的地质灾害,被称为“沉默的土地危机”,是由于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在冲积作用下形成的平原地区尤为突出。
【答案】 3.C 4.D
5.下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的含沙量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此下去,该山区公路的安全如何?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可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生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比较修路前后两幅图的变化,可以看出,修路后,山体坡度变陡了,植被遭到破坏了,就会加重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增大,公路安全受到威胁。补救措施一是筑水泥坡,二是植被保护。2·1·c·n·j·y
【答案】 (1)含沙量增大 山体坡度变陡 植被遭到破坏 (2)将变得不安全 山体有可能发生滑坡 (3)修筑水泥护坡 植树种草21·世纪*教育网
[能力提升]
6.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这次大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交界附近的龙门山断层触动造成的。该断层属于中国________地震带中的川滇地震带部分,这次地震还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为抗震救灾带来巨大困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图示范围属于世界上哪一主要自然灾害带?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该题以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引发的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带的位置范围等知识。该题突破口有两个:一是区域定位,抓住题干中“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中经纬网,二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关联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构造地应力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释放产生,龙门山断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的川滇地震带部分;由于汶川及周边地区山高谷深,加之震后又多阴雨天气,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答案】 (1)亚欧 印度洋 南北 滑坡 泥石流
(2)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3)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人口分布集中,经济密集度加大,同时人类大规模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
7.读图,分析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森林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吸收CO2的能力削弱,大气中CO2大量增加,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地球上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全球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地球荒漠地带更干旱,草原地带因蒸发量增大会出现荒漠,草原地带的动植物资源减少或绝迹。第(2)题,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排放出大量的氟利昂,这些化学物质在低空不易分解,可以上升到平流层,破坏那里的臭氧层,使臭氧层丧失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性能,臭氧层被破坏,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多,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还导致世界气候变暖。第(3)题,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有毒的SO2,形成酸雨,酸雨使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危及人类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第(4)题,滥垦草原、毁林开荒、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土地资源短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滥垦草原、毁林开荒,会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第(5)题,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会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尾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因为城市空间缺乏足够的分解者,无法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将自己的废弃物——污水、垃圾等充分地自净。城市人口增多,汽车等交通工具大量增加,汽车的排放物中,含有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有时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件。
【答案】 (1)全球气温升高
(2)臭氧层破坏,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3)大气污染,酸雨
(4)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5)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尾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8.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东部,又被称作乌珠穆沁草原。乌珠穆沁草原目前是内蒙古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然草原,牧草非常繁茂,可以看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乌珠穆沁草原被人们喻为“内蒙古最后的天然草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锡林郭勒草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2)在a、b两河上建水库是否合理?简述其理由。
(3)简要分析在a、b河上建成水库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要明确锡林郭勒所处的大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上,因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从教材中的内容即可答出。第(2)题,要根据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去回答。第(3)题,主要从修建水库以后,下游地区的水量减少,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去分析。21教育网
【答案】 (1)草场退化、沙化。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2)不合理。该地河流大多为内流河,降水量小,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因此不适合建水库。www.21-cn-jy.com
(3)a、b两地建成水库后,下游地区水源减少,使草场退化、沙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