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练习
一、选择题:
1.请看下面一首歌谣:“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西安事变
2.“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材料中“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的态度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
A.日本侵占了内蒙古 B.日军侵占了华北
C.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 D.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3.1935年底,北平学生愤慨地说:“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和此事件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www.21-cn-jy.com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4.国家主席江泽民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指的是( )
A.张学良 B.杨虎城 C.左宗棠 D.邓世昌
5.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下面的材料: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 2·1·c·n·j·y
A.重庆谈判 B.新文化运动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西安事变
6.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来诠释历史:“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张学良 ②杨靖宇 ③杨虎城 ④张作霖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7.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
A.想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 B.以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
C.逼蒋介石下台,处死蒋介石 D.长期关押蒋介石
8.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代表是( )
①周恩来 ②毛泽东 ③秦邦宪 ④叶剑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历史事件中,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伪满洲国建立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一·二八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当北伐北伐军
二、填空题:
1.伪“满洲国”建立的时间是 ①___;都城是_ ② ;人物是_③____。
2. 一·二八事变发动的时间 ④_ (年、月、日);地点是 __⑤ 。
三、材料题:
1.材料一 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
材料二 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为整饬纪氛纲起见……着有讨逆总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 ——《行政院奉发国民政府讨伐张、杨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这个“童话”是指?此“童话”的结局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指的是什么事件?何应钦对此事件是什么态度?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此事件是怎样的态度?此事件的结果是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夺我东三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审题时需考虑全面。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沈阳日军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蒋介石命令张学良采取不抵抗的方针,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仅4个多月,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在内的三省全部沦陷。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二·九运动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35年”、“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西安事变是1936年,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抗日救国的示威游行,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一二·九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国家主席江泽民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学生识记能力的知识。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1936年12月13日”、“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发动了西安事变,D项符合题意;而ABC和题干无关。故选D。
【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知识,需熟练掌握西安事变的时间和意义。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做题时需仔细审题。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去西安调停。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知识。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后,去到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中共赴西安调停代表的知识。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①项建立的时间是1932年3月;②项发生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③项发生的时间是1932年1月28日;④项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②③①④。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需仔细审题。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932年;②长春;③溥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伪“满洲国”建立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胁迫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做“执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伪“满洲国”建立的知识。
2.【答案】④1932年1月28日;⑤上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2年1月28日,日本向驻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突然发动袭击,制造一·二八事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识记能力的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2)西安事变;以营救蒋介石为名,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
(3)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东北、蒋介石、张学良”可知, 1946-1915=1931年,“童话”所描述的内容应该是1931年的事件。结合所学,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据此可知是九一八事变;结局是东北三省全部沦陷。21教育网
(2)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第二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结合所学可知,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以营救蒋介石为名,要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
(3)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中共对张扬发动西安事变所持态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认为用武力方式解决,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用和平方式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等去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5课教学设计
课题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了解华北危机出现的过程和一二·九运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西安事变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2)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使学生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性,牢记民族恨,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2)通过学习张学良、杨虎城为国家民族最高利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关系;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
重点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师:刚才一起欣赏了这首悲怆的歌曲,歌词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人民脱离自己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吧!。 倾听悲怆的歌曲,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歌曲导入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歌曲表达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讲授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拉回到那个悲怆的年代,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风云突变祸起东北师:东北人民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处流浪,和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呢?一、九一八事变师: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呢?1.背景:课件展示材料:见第4张PPT。材料一 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1927年,进一步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材料二 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三 与此同时,蒋介石政府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教师明确:(1)侵略中国蓄谋已久;(2)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3)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2.九一八事变爆发: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时间:(2)地点:(3)经过:课件播放视频:九一八事变,见第6张PPT。教师明确:(1)时间:1931年9月18日;(2)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3)经过: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城。师:我们去看看九一八事变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九一八事变,见第8张PPT。教师组织探讨: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教师明确:1.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2.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进而占领中国东北。师: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怎样的呢?(4)结果:教师明确:①东北军不占而退,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完全沦陷。②3000万东北同胞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和谁有关呢?3.蒋介石的政策:教师组织学生读一读: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南京政府给东北军的电令师:从读一读中,我们从中能看出蒋介石抱着怎样的态度呢?师:正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教师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蒋介石要实行“不抵抗政策”呢?材料一: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材料二:“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教师明确:蒋介石认为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攘外必先安内。师: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过着悲惨而又漫长的亡国奴生活。师:我们去看看日本在 犯下的罪行。课件展示图片:日本人在东北的罪行,见第12张PPT。师:日本人的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本“七三一部队”在我同胞身上进行细菌实验,把被害者尸体放进炼人炉焚烧。师: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师: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课件展示图片:杨靖宇和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见第13张PPT。师: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课件展示图片:日本人剖开杨靖宇的腹部,见第14张PPT。教师补充: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的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胃里没有找到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师:为了加强对东北人民的殖民统治,日本还做了什么事呢?5.伪满洲国建立:课件展示图片:执政时的溥仪和伪满洲国,见第15张PPT。教师强调:1932年3月,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师: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为其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做掩护,又发动了一次事变。6. 一·二八事变:师:这次事变是怎样发动的的呢?(1)时间:(2)地点:(3)人物:师:当时进行抵抗的人物是蔡廷锴、蒋光鼐。(4)经过:教师明确:日本向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发动袭击。(5)目的:教师补充: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师:我们去看看十九路军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十九路军抗击日军,抗战将领:蔡廷锴(右)蒋光鼐(左),见第17张PPT。教师补充:战争期间,上海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情报队等,配合前线作战。人民的热情支援,使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受到巨大的鼓舞。然而,国民党政府于1932年5月5日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抗战的人民和十九路军被出卖了。过渡:日本占领东北后,又把魔爪伸向华北,出现“华北危机”,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虎狼之心策划自治二、华北危机1.出现过程:师:华北危机是怎样出现的呢? 教师明确:(1)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侵略华北,制造“华北事变”,使华北危机空前严重。(2)1935年7月,国民党何应钦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答应中国军队从河北撤出,取缔一切抗日组织和反日活动。(3)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使华北脱离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危机达到顶峰。师:我们看看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图,见第21张PPT。教师补充:日本策划绥远、察哈尔、河北、山西和山东五省自治,变为日本的殖民地,真是狼子野心。师:面临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呢?教师补充: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师:北平学生愤慨地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诺大一个华北,竟然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明确: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危机空前严重。此时的华北,山河破碎,战事不断。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的学生掀起了一二·九运动。2. 一二·九运动:(1)时间:(2)地点:(3)经过:(4)口号:(5)影响:师:我们看看一二·九运动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一二·九运动,见第25张PPT。教师补充:1935年12月9日,北平6000多名学生走向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各界民众的共同呼声。过渡:全国各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说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得人心。在在国民党内部,一部分爱国将领也对蒋介石坚持内战、对外却绝对不抵抗的政策非常不满。蒋介石在民族危亡关键时刻的倒行逆施,迫使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它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第三篇章 冰释前嫌共赴国难三、西安事变师:西安事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的呢?1.背景:教师明确:(1)根本原因:华北危机,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2)直接原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感召,张学良和杨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张学良、杨虎城是怎样走向逼蒋抗日的道路的? 教师明确:1.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2.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3.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情怀。4.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 师:西安事变的概况是怎样的呢?2.概况: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目的:(2)时间:(3)地点:(4)经过:课件播放视频:西安事变,见第30张PPT。教师明确:(1)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2)时间:1936年12月12日;(3)地点:陕西西安;(4)经过: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 ,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师: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两位英雄人物。课件展示图片:张学良、杨虎城和关于事件的报道,见第32张PPT。教师补充: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课件补充:西安事变的八项主张,见第33张PPT。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朗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教师组织学生想一想:西安事变后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怎样的?课件补充:何应钦“亲日派”:姓张的和姓杨的竟敢扣押蒋委员长,真是大逆不道!我的军队一定和你们拼到底。日本: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英美派: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师: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武力: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教师明确:经过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去西安调停。③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师:西安事变的的结果是怎样的呢?3.结果: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呢?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教师明确: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师:我们去看看中国共产党去西安调停代表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中共代表,见第39张PPT。教师补充: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左三)和秦邦宪(左一)、叶剑英(左二)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段历史?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教师明确:1.我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等。2.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1.请看右图,此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一·二八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A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把魔爪伸向中国的什么地方( )A. 西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答案:B3.下列对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B.张、杨与蒋介石之间利益的冲突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社会的主要矛盾D.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答案:C4.请看下面一则材料:“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的朋友……”,材料中说“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四一二政变 B.华北事变 C.七一五政变 D.西安事变答案:D5.材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 请回答:(1)材料中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事件是什么? (2)造成上述事件的原因是怎样的?答案:(1)九一八事变。(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敌手。 齐读第一篇章名称。生:九一八事变。学生观看材料。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学生观看视频。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结合课本回答。生:蒋介石。学生朗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生:不抵抗政策。学生观看材料。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被英雄的革命事迹感动。学生观看图片。生:1932年1月28日。生:上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课件观看图片。学生齐读第二篇章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相互讨论。生:1935年12月9日。生:北京。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等。生: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学生观看图片。齐读第三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结合视频。学生结合视频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朗读资料。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朗读资料。学生朗读资料。生: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互相讨论。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学生结合所学回答。学结合所学回答。学生结合所学回答。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学生能了解柳条湖的大体位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课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能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和狠毒。能了中国抗战局部战争开始。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了解一·二八事变的经过。学生能了解十九路军的抗战情况。学生对第二篇章形成整体感知。能了解华北危急出现的过程能了解华北五省自治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能了解一二·九运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学生能知道西安事变发动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视频和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能了解中共代表的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师: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仅4个多月,日军占领东三省。日本又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内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观看课堂小结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板书 1.背景2.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 3.蒋介石的政策4.伪满洲国的建立5.一·二八事变 1.出现的过程华北危机 2.一二·九运动1.背景西安事变 2.概况:时间、地点、经过、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学生默记板书内容。 有利于学生归纳,记住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8张PPT)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历史川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风云突变祸起东北
第一篇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材料一 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1927年,进一步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材料二 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背景:
一、九一八事变
材料三 与此同时,蒋介石政府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背景:
2.九一八事变爆发:
(1)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2)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3)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1)时间:
(2)地点:
(3)经过: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教学目
新课讲解
视频:九一八事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九一八事变爆发:
(1)时间:
(2)地点:
(3)经过:
1931年9月18日
沈阳北郊柳条湖
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你知道吗
1.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2.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进而占领中国东北。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结果:
②3000万东北同胞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①东北军不占而退,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蒋介石
读一读: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南京政府给东北军的电令
3.蒋介石的政策:
实行不抵抗政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什么蒋介石要实行“不抵抗政策”呢?
材料一: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蒋介石”
材料二:“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
你知道吗
认为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攘外必先安内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日军入侵后,沈阳东辕门文卷珍物
损失无数
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
日军枪杀的三岁儿童
日本人在东北的罪行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
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的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胃里没有找到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
日本人剖开杨靖宇的腹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执政时的溥仪
5.伪满洲国建立:
1932年3月,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6. 一·二八事变: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经过:
(5)目的:
1932年1月28日
上海
日本向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发动袭击
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
蔡廷锴、蒋光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十九路军抗击日军
抗战将领:蔡廷锴(右)蒋光鼐(左)
战争期间,上海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情报队等,配合前线作战。人民的热情支援,使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受到巨大的鼓舞。然而,国民党政府于1932年5月5日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抗战的人民和十九路军被出卖了。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华北危机!!!
日本继续把魔爪伸向华北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虎狼之心策划自治
第二篇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使华北脱离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危机达到顶峰。
(1)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侵略华北,制造“华北事变”,使华北危机空前严重。
(2)1935年7月,国民党何应钦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答应中国军队从河北撤出,取缔一切抗日组织和反日活动。
二、华北危机
1.出现过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诺大一个华北,竟然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这说明了什么?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危机空前严重。此时的华北,山河破碎,战事不断。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
探究: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 一二·九运动:
(1)时间:
(2)地点:
(3)经过:
(4)口号:
(5)影响:
1935年12月9日
北京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等。
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35年12月9日,北平6000多名学生走向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各界民众的共同呼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冰释前嫌共赴国难
第三篇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三、西安事变
1.背景:
(2)直接原因: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感召,张学良和杨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华北危机,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1)根本原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2.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3.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情怀。
4.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
张学良、杨虎城是怎样走向逼蒋抗日的道路的?
议一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目的:
(2)时间:
(3)地点:
2.概况:
(4)经过: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教学目
新课讲解
视频:西安事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目的:
(2)时间:
(3)地点:
2.概况:
(4)经过:
1936年12月12日
陕西西安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 ,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张学良
杨虎城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关于事件的报道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朗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的八项主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姓张的和姓杨的竟敢扣押蒋委员长,真是大逆不道!我的军队一定和你们拼到底。
何应钦(亲日派)
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想一想:西安事变后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怎样的?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日本
21cnjy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英美派
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
武力: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结果:
(4)经过: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③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去西安调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左三)和秦邦宪(左一)、叶剑英(左二)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21cnjy
1.我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等。
2.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段历史?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请看右图,此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西安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把魔爪伸向中国的什么地方( )
A. 西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A
B
21cnjy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下列对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B.张、杨与蒋介石之间利益的冲突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 请看下面一则材料:“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的朋友……”,材料中说“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四一二政变 B.华北事变
C.七一五政变 D.西安事变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5.材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 请回答:
(1)材料中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事件是什么?
(2)造成上述事件的原因是怎样的?
(1)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敌手。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仅4个多月,日军占领东三省。日本又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内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21cnjy
教学目标
板书
九一八事变
1.背景
2.九一八事变爆发
3.蒋介石的政策
4.伪满洲国的建立
5.一·二八事变
1.出现的过程
2.一二·九运动
1.背景
2.概况:时间、地点、经过、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华北危机
西安事变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