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中国陷入了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之中,近代中国与民主共和擦肩而过……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陈独秀在北大的演讲
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时间
兴起标志
主要人物
口号
阵地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和科学
阅读课文56-57页第一子目,并完成新文化运动的概况表。
蔡元培
人物扫描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辜鸿铭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阅读教材57页人物扫描:说说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实质: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民主:
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独立、平等、自由,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科学: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孩子还没吃过人罢!救救孩子!
——摘自《狂人日记》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用什么来救孩子?用旧道德行吗?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②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道德:
平等、自由、博爱、个性解放等西方道德思想。
对新道德和民主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胡适邀请提倡维护文言文的黄侃先生做官。黄侃决定以“不去”为题,请学生用文言和白话文代拟回电……
“才学疏浅,
恐难胜任,
不堪从命。”
“干不了,
谢谢。”
白
之
争
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内容
③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一: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
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
——陈独秀
促进民众觉醒
,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宣传
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聚集在《新青年》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美国学者莫里斯
小组一
小组二
小组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袁世凯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号,利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维护独裁专制统治。
要想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摧毁封建统治思想,就不得不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上看,是正确的。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对祖国传统文化,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近代化的探索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小结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或思想主张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3分
(2)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2分)
(3)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①
:自强求富
②戊戌变法:变法图强
近代化的探索
③
:三民主义
④
新文化运动
:
: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
孙中山;陈独秀。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
能力提高
谢谢观赏!
内容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维护专制制度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及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自主学习】
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表
时间
兴起标志
主要人物
旗帜(口号)
阵地
【习题巩固】
1.[2015高淳一模]这次运动“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
[2010溧水一模]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众多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这里的“众多方面”不包括
A.思想
B.军事
C.道德
D.文化
3.
[2015玄武一模]报刊杂志作为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陈独秀提出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言论可能发表在
A.《海国图志》
B.《申报》
C.《民报》
D.《新青年》
4.
[2012栖霞一模]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的共同主题是
A.反对外来文化
B.发展资本主义
C.探索救国道路
D.反对专制统治
5.(2017·江苏徐州)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
6.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7.(7分)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根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3分)
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2分)
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1)①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2)孙中山;陈独秀。
(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
①
:自强求富
②戊戌变法:变法图强
近代化的探索
③
:三民主义
④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