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红军的长征(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9 17: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红军的长征》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进攻 B.蒋介石的武器装备先进
C.党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D.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
2.请看《长征组歌》的歌词:“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B.与国民党决战
C.准备北上抗日 D.北上建立革命根据地
3.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下面一则材料:“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材料中所描述的是红军图中的(  )21cnjy.com
A.四道封锁线的战斗情景     B.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情景
C.巧渡金沙江的战斗情景     D.遵义会议后战斗情景
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它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美国记者说的“它”是指 (  )2·1·c·n·j·y
A.南昌起义 B. 红军长征 C. 井冈山会师 D.秋收起义
5.下列对遵义会议的叙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选举 ②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王明为政治局常委 ④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选项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四渡赤水河
7.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革命英雄主义 ②革命集体主义 ③革命乐观主义④ 个人自由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红一、二、陕北刘志丹的军队      B.红二、四方面军
C.红一、二、三方面军          D.红一、二、四方面军
9.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来源:21cnj*y.co*m】
A.长征开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C.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10.下列是红军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遵义会议 ②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③四道封锁线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①___;肯定_ ② 等指挥红军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选举_③____ 为政治局常委。【出处:21教育名师】
2.1935年10月,  ④ 和陕北红军在 ⑤ 会师。
三、材料题:
1.某校八年(2)班同学开展“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1)依据图1,结合所学,写出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2)依据图1,结合所学,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图2、图3所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址。
(3)依据图2,结合所学,这次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4)依据图3,结合所学,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红军的长征》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战争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突击,遭受损失;在遭受挫折,实行消极防御,使红军一再失利,红军战略转移是唯一的出路。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相关知识,审题时需考虑全面。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四渡赤水出奇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后,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敌人周旋,取得四渡赤水河的胜利,D项符合题意;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能力的知识。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中国红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红军长征,B项符合题意;南昌起义开始时,中共还没有自己的军队,起义后,中共才创建了自己的军队;井冈山会师后改编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秋收起义的队伍是工农革命军。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材料能力的知识,审题时需仔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符合题意;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①②④项符合题意;③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1教育网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结合所学可知,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作战主动权,跳出敌人的包围圈,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精神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由此分析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项说法错误。故选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对长征精神的。
8.【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有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从瑞金出发,穿过四道封锁线,到达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指导地位,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在会宁三军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A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而B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需仔细审题。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项发生的时间是1935年1月;②项发生的时间是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③项发生的时间是在红军长征开始后,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④项发生的时间是1935年10月。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红军长征中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需仔细审题,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935年1月;②毛泽东;③毛泽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知识。
2.【答案】④红一方面军;⑤吴起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吴起镇会师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学生对吴起镇会师的识记能力。
三、材料题:
1. 【答案】(1) 1934年10月;瑞金。
(2)1936年;会宁。
(3)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22名红军突击队员冒着敌人密集弹雨,攀着没有铺设木板13根光溜溜的铁锁,冲过火海,消灭守军,占领泸定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
【解析】(1) 本题考查的是长征开始的相关知识。观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的图示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是用“五角星”标识的地方,即瑞金,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长征。
(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主力会师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5月29日,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攀着没有铺设木板13根光溜溜的铁锁,冲过火海,消灭守军,胜利占领泸定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