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0 14:1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 还我青岛
C. 废除“二十一条”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对联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抗战胜利
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十八大将在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举行,而中共一大是何年何月、在何地召开的( ) 21教育网
A. 1919年5月 北京
B. 1921年7月 上海
C. 1935年1月遵义
D. 1945年4月 延安
4. 蒋介石判变革命以后,1927年4月成立了( )
A. 武汉国民政府
B. 北京政府
C. 南京国民政府
D. 北洋军阀政府
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中国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6.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A. 五四爱国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辛亥革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D.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8. 1919年6月5日开始,五四运动的重心和主力分别是( )
A. 北京、学生
B. 北京、工人
C. 上海、学生
D. 上海、工人
9. 如图,你认为在下图影片中不应该出现的人物是( )
A. 毛泽东
B. 董必武
C. 李达
D. 周恩来
10. “它诞生于白色恐怖中,如同一粒革命的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开始点燃,并将书写中国革命的伟大篇章”,“它”指的是( )21cnjy.com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五四运动
D. 长征胜利
二、简答题
11. _______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其前期主力是______。运动中心在__________。后期主力是_________运动中心转移到________。www.21-cn-jy.com
12. 20世纪后,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由此__________爆发。
(2)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是________达到顶峰的标志。
(3)1945年召开的__________决议,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13.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到学校受欢迎。
材料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材料3:“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4: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前行。
请回答:(1)材料1照片上受到热烈欢迎的学生因何时参加什么运动被捕?这个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2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一性质?
(3)材料4中的“两界”指什么人?跟他们一道“挺身而出”的是还有什么人?
(4)从材料3中学生们的誓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15.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21·cn·jy·com
(1)上述材料与中国的哪一场运动有关?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2)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反映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弘扬了什么精神品质?
1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
一、选择题
1.A.五四运动中学生打出的“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性质,故选A。 2·1·c·n·j·y
2.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在北京学生的斗争、上海工人的声援下,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释放学生。所以上述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故选B。 3.B.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上海是党旗升起的地方。
4.C.1927年3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成立,由尚在回国途中的汪精卫任主席。国共两党合作的政府;1927年4月在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人民为敌,判变革命。
5.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所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洋务运动,前期主力是学生后期是工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B.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选B。 7.A.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在十月革命后;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A项不正确。
8.D.1919年6月5日开始,五四运动的重心和主力分别是上海、工人,故选D。
9.D.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包括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没有周恩来,故选D。 www-2-1-cnjy-com
10.B.本题考查的是党的诞生。“它诞生于白色恐怖中,如同一粒革命的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开始点燃,并将书写中国革命的伟大篇章”,“它”指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故选B。
二、简答题
1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其前期主力是学生,运动中心是北京。后期主力是工人阶级,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2-1-c-n-j-y
12.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慕尼黑阴谋和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本题是一道填空题,由学习的内容知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历史上把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之一是: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注意“绥靖、雅尔塔”几个字的写法)13.“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可知,故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三、材料分析
14.(1)材料1照片上受到热烈欢迎的学生因在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捕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材料2中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这一性质。21*cnjy*com
(3)材料4中的“两界”指学生、商人,跟他们一道“挺身而出”的是还有工人。
(4)从材料3中学生们的誓言中,我们能感受到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15.(1)上述材料与中国的五四运动有关,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来源:21cnj*y.co*m】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最能反映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出处:21教育名师】
(3)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这场运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16.(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浙江嘉兴南湖。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中共一大而闻名天下。
(3)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陈独秀。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