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0 14: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练习
一、选择题
1.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B.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D. 北伐战争没有彻底胜利
2. 下列事件中与蒋介石无关的是( )
A. 黄埔军校校长
B. 北伐军总司令
C. 第四军独立团团长
D. 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3.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4.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的标志是( )
A.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变
B. 宁汉合流
C. 东北易帜
D. 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5. 下列各选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B.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事件是(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北伐胜利进军
C、宁汉合流
D、东北易帜
7. 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国民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危机。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政变,并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发动的政变是( )21cnjy.com
A、四一二政变
B、七一五政变
C、马日政变
D、西安事变
8.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社会背景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C.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D. 长征的胜利
9.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0. 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再次请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说到痛心处声泪俱下,蒋的回答是:“你现在就是用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变。”此前国共曾经合作发动大革命,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事件是( )21教育网
A. 黄埔军校
B. 西安事变
C. 抗日战争
D. 台儿庄战役
二、简答题
11. 1927年4月,在南京成立了以_______为中心的南京国民政府,该政府的性质是________。
12. 1927年4月18日,________在_______成立“国民政府”。
13. 东北易帜是什么?他有什么意义?
三、材料分析
14. 2014年是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90周年。90年来,国共两党既有血雨腥风的拼搏厮杀,也有面对外侮的精诚合作。阅读下列材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一 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二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材料三 马英九昨天即致贺电给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盼两岸强化互信、真诚合作。习近平也回复道,期望两党深化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www.21-cn-jy.com
——2012年11月16日香港《大公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1·c·n·j·y
(3)材料三中马英九的贺电与习近平的回复有何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建立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九二共识”坚持了一个什么原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www-2-1-cnjy-com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1-c-n-j-y
材料三 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21*cnjy*com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答案
一、选择题
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故选C。21·cn·jy·com
2.蒋介石曾经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担任北伐军总司令,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是叶挺,不是蒋介石,故选C。 【来源:21cnj*y.co*m】
3.“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期间的口号,反映了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故选B。 【出处:21教育名师】
4.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变,并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故选A。
5.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6.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故选D。
7.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国民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危机。蒋介石勾..”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故选A。
8.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东北易帜,标志北伐成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社会背景是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故选B。 21*cnjy*com
9.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起初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0.本题考查的是国共合作,材料要求的是属于第一次合作的事件是1925年建立的黄埔军校,B材料叙述的是西安事变但此项不合题意C是第二次合作的原因D属于第二次合作中的事件。故选A。
二、简答题
11.蒋介石;代表大地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叛变革命,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制的政府,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
12.蒋介石;南京。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性质)。
13.张学良冲破日本的阻挠,宣 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 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第二次北伐取得了最后胜利。北伐结束了北洋军阀 在中国的统治。
三、材料分析
14.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中“孙中山一生主张……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的这些句子,可以知道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中共代表工农群众利益或合作才能完成革命任务;结合课本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就有: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结合材料可以知道,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3)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马英九……致贺电……盼两岸强化互信、真诚合作”、“习近平……期望两党深化互信……取得新成果”可以得出共同点是加深互信;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九二共识坚持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
15. 本题考查了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及其影响,从材料中可知,两个时期的南京政府都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农民关切,因此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与拥护,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16. (1)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相关问题,结合材料,四则材料中,材料一反映了国共合作北伐,材料二反映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开始了对峙,材料三是国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材料四是抗战胜利后国共又一次对立,总结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从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的特征。
(2)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相关问题,两党不同时期的关系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四则材料所反映的两党关系的变化进行说明,第一次分裂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内战局面的出现,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第二次国内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扭转了近百年以来反抗侵略战争屡败的局面;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和长期的海峡两岸对立,致使祖国至今未实现统一。
(3)本题考查从国共关系变化中得出的启示,从国共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两党分裂造成的民族灾难可以得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就是力量等,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