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情境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情境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9 19:04:18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整体感知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 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字词学习伯父 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抱负 胸怀 喝彩
帝国主义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振兴中华
细节分析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请大家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想一想: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学习第二部分(7—9自然段)
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租界地的街道: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
中国妇女被欺侮: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画面想象:
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沉痛、愤慨学习第三部分(10—17自然段)
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
朗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组讨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想一想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志向坚定
毫不动摇总结提升 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同学们,你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呢?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材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