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楼兰的忧郁 课件+情境朗读(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楼兰的忧郁 课件+情境朗读(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9 19:43:55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提到的楼兰古国,曾一度十分繁华,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这里的时候, 曾被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惊呆了,可是昔日美丽的楼兰,今天怎么会变成了忧郁的楼兰?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1. 理解“络绎不绝、湮没、追古抚今、暴戾、悲怆”等词语,自觉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梅洁: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河北作协散文艺术委员主任。作品分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全国冰心散文优秀作品奖、第五届《十月》文学奖等。
主要作品:《跋涉者》《童年旧事》《贺坪峡印象》。楼兰 西域古国名,名称最早
见于《史记》,地处新疆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
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千米处。
楼兰古国曾一度十分繁华,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这里时,曾被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惊呆了。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楼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吞噬   悲怆shìchuàng 禁暴戾:
络绎不绝:
面目全非:
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造句:亿源超市开张了,来此购物的人络绎不绝。
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造句:一场大火把整个商场烧得面目全非。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古楼兰的消亡,环境的恶化。列举楼兰、宁夏、青海湖、甘肃中东部地带环境的急剧恶化,点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努力改变。写沙坡头的黄沙在人们的努力下被绿色的巨网牢牢缚住。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呼吁号召。告诫人们要教育自己的后代爱护环境,不让悲剧重演。从“周长为360千米”“中国最大”与“每年水位下降10厘米到13厘米”“露出了沙丘,形成了半岛”的对比中,从“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与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青海湖和甘肃中东部地带的环境恶化。说一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青海湖和甘肃中东部地带的环境恶化程度?三千多年前的楼兰被沙漠吞噬了的历史教训还在延续:宁夏人挖甘草使宁夏由“沃野千里”变为“万山秃尽”;青海湖水位下降;甘肃中东部地带变为“方丈厚土,寸草不樂” 这些被破坏的环境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警示我们要世世代代科学地保护自然环境。1.给加点的字注音。
搏斗(   )   缚住(   )   不懈(   )﹒﹒﹒xièbófù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晓谕臣民(   ) 
①天刚亮的时候  ②知道  ③使人知道
(2)举目遥望(   ) 
①往上抬;往上托  ②提出  ③推选;推荐
(3)暴戾(   ) 
①突然而猛烈  ②凶恶残酷的  ③露出来
(4)表彰(   ) 
①明显;显著  ②显扬  ③姓....③①②②3.选词填空。
增强 增进  (   )信心  (   )友谊
征服 克服  (   )困难  (   )沙尘暴增强增进克服征服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楼兰的悲剧并没有结束。(    )
(2)足见当时这里的气候多么温暖湿润。(    )
(3)赞扬哪家父母勤劳能干,总要领着人们参观他家满屋子的甘草。(    )
(4)沙漠竟从来没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类繁华的脚步!(    )........开始干燥批评荒凉5.选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
A.表示引用部分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和讽刺
(1)和楼兰同时兴起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尼雅、古皮山等繁华城镇,也都先后湮没在近代的沙漠之中。(   )
(2)历史上的宁夏,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之说。(   )
(3)夏天的风可以将庄稼“青干”在地里。(   )BCA课件35张PPT。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重点)
2.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课文以“楼兰的忧郁”当题目有何用意?
串珠问题:
1.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列举出来文中运用到对比的地方。
2.想一想楼兰古国为什么会灭亡?同样的悲剧文中还列举了哪些?
3.深度课文,品析我们应该如何让“楼兰”不再“忧郁”?
4.联系课文内容,感悟《楼兰的忧郁》告诉了我们什么?
曾经“马蹄哒(dā)哒,驼铃声声,商贾(gǔ)使节络绎(yì)不绝”的楼兰古城,渐渐被沙海湮(yān)没了。和楼兰同时兴起在古代“丝绸(chóu)之路”上的尼雅、古皮山等繁华城镇,也都先后湮没在近代的沙漠之中。思考:在古代和近代的对比中,能体会到什么?古代的楼兰和近代的楼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给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探究: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哀痛。宁夏勤劳而又淳朴的农民一直在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全然没有环保意识。这样的行为竟广受赞扬,作者对此非常痛心。古时的六盘山一带长满了棕木。棕木本是亚热带植物,能大量生长在六盘山地区,足见当时这里的气候多么温暖湿润。然而,今天的宁夏已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的风可以将禾苗吹死,掩埋;夏天的风可以将庄稼“青干”在地里;秋天的风常使成熟的农作物纷纷落粒。曾经青山葱茏的六盘山,如今已是万山秃尽。思考:本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本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宁夏历史上的“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与今天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形成对比;六盘山曾经的“青山葱茏”与如今的“万山秃尽”形成对比,更加表现出破坏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多么巨大,警醒我们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更能表达出作者的痛惜之情。在青海,那个周长为360千米、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水位下降10厘米到13厘米,致使一些地方如今已露出了沙丘,形成了半岛。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实准确地展现了青海湖受到的破坏。什么是列数字?
也叫列数据。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此处列举数字“每年水位下降10厘米到13厘米”,让我们了解了青海湖环境恶化的程度之深。
有什么效果?
列数字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答题模式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追古抚今,不禁让人战栗:沙漠竟从来没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类繁华的脚步!这又怎能不让人生出楼兰的忧郁?这里的“楼兰的忧郁”不仅是楼兰的忧郁,也是所有后来者的忧郁,是人类的忧郁,意在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探究:第七、八自然段写“沙坡头建立了固沙林场”这些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楼兰的忧郁,表现出作者为西部环境被破坏而产生的痛惜之情。第七、八自然段,作者通过对沙坡头建立固沙林场的描写,让我们在茫茫黄沙中看到了些许绿色与希望,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盲目地破坏会毁了自然,而科学地改造会还给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举目遥望沙漠中绿色的固沙林带,回眸(móu)南望那依然挣扎着穿越沙漠的黄河,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悲怆(chuàng)与震撼!“悲怆”“震撼”体现了作者内心的震撼。在茫茫沙漠面前,昔日宽广的黄河显得如此渺小,而这渺小是人为造成的。这怎能不令人感伤、不令人痛心呢?这个感叹句掷地有声,捶打着每个人的心,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应领着孩子们常来看看这座人类对命运抗争的丰碑,告诉他们我们生存环境的危机与艰难,不能再砍树、铲草皮、挖树根了!告诉他们沙暴曾经湮没了一个楼兰,可沙暴仅仅只湮没一个楼兰吗?让他们回去告诉自己的父母,让他们长大了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为什么要经常领孩子们到这里来看看丰碑?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是联结父辈与子辈的纽带,所以应该常领孩子们来这里看看丰碑,让他们明白破坏环境就意味着毁灭未来;让他们告诉父母从现在起治理并保护环境;让他们将来告诉自己的孩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由此,把保护环境的箴言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拓展:
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会想到有关于“楼兰”的哪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用“楼兰的忧郁”当题目,让我们感觉到把楼兰当作人来写,赋予了它人的感彩,表达的不仅是楼兰的忧郁,更是所有后来者的忧郁,是人类的忧郁。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课文以“楼兰的忧郁”当题目有何用意?1.一读: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列举出来文中运用到对比的地方。
串珠问题:2.二思:想一想楼兰古国为什么会灭亡?同样的悲剧文中还列举了哪些?因为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过度砍伐树木,楼兰才渐渐被沙海湮没。同样的悲剧文中还列举了宁夏、青海湖和甘肃中东部地带。3.三品:深度课文,品析我们应该如何让“楼兰”不再“忧郁”?为了让“楼兰”不再“忧郁”,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地保护环境。我们应该继续种植固沙林,不再砍树、铲树皮、挖树根,并且应该告诉我们的亲人朋友,将来也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保护大自然就是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要将环保意识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4.四悟:联系课文内容,感悟《楼兰的忧郁》告诉了我们什么?
《楼兰的忧郁》告诉我们:人生总会遭遇种种诱惑,我们常常为急功近利所蒙蔽,只顾着去捕获眼前的利益,从而忽视了利益背后的陷阱,甚至灾难。楼兰的忧郁古楼兰的消亡环境恶化三十年不断搏斗 
绿色巨网缚住沙楼兰:被沙漠湮没 
宁夏:被“挖”得面目全非 
青海湖:水位下降,露出沙丘 
甘肃中东部:万丈厚土、寸草不生——教育后代 保护环境 爱护家园努力改变防沙造林保护环境呼吁号召本文通过描写楼兰的毁灭,宁夏、青海湖和甘肃中东部地带环境的恶化,表明了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号召大家既要保护环境,也要科学地改造环境,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楼兰之死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汉朝与匈奴争夺楼兰之战的著名诗篇。楼兰是古丝绸之路贸易的中转站。司马迁在《史记》里说:“楼兰,古邑有城郭,临盐泽。”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古城与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相临,城中有河、有塔、有树,店铺相接,客商云集,一片繁荣景象。可是现在楼兰已经消失了,只剩下茫茫沙海中的一片废墟,它旁边的罗布泊也已完全干涸。往日的繁华与绿色一同消亡,如果肆虐的风沙暂时停息,那里就笼罩着一片死的寂静。
楼兰死了。楼兰为什么死了?那默默的黄沙是无声的回答。
在楼兰和罗布泊旁边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是“死亡之海”。其实塔克拉玛干在古代也并非今天这个样子。1989年新疆考古研究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发现了陶锅、炼渣、木器、箭头,说明在唐代之前这里还是绿洲,还有很多人生活。但一千多年以后,这里连飞鸟都绝迹了,剩下的只有漫漫的黄沙——楼兰也被沙漠吞噬了。
当土地表层生长着绿色植物时,它是不可能变成沙漠的。当地表的植被遭到了破坏,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是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干燥松散,成为细沙;一方面没有了树木和植物的阻挡,风就更肆无忌惮。它吹动着细沙移动,使沙漠不断扩大,淹没附近的土地和村庄,这就是土地沙漠化的过程。土地沙漠化,这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在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就连首都北京都感受到了这种威胁。每当春天出现扬沙天气,人们都有“风沙逼近北京城”之感。
沙漠在进攻、在扩大,这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是人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沙化的进程。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各条河流的中下游,原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柳和胡杨灌木林。可是,由于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把红柳和胡杨当做燃料,现在天然灌木林仅剩下了一半。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天然植被破坏,但是到沙漠边缘打柴的毛驴车和汽车有增无减。据新疆墨玉县卡瓦可乡一个林业管理站统计,每年那里要通过十万辆打柴的毛驴车。1983年,策勒县“巴扎”上一天柴车不超过五百辆,现在竟多达一千辆。照此下去,总有一天这里仅有的脆弱的生态植被会被破坏殆尽,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还会扩大。
楼兰已死,只留下一片废墟和王昌龄那首著名的诗篇,让后人发出无限的感叹,难道我们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吗?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理解: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我国的六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曾经的楼兰古国是多么美丽、繁华,置身其中定会陶醉不已,但今天,这份陶醉却只能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之中,是谁让楼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是肆虐的风沙吗?不是人类自己,是一把把锋利的斧头砍去了古老的文明。现在,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保护自然环境,莫让“楼兰的忧郁”再次上演!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先写出要点,再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想。参考答案:
文章题目 楼兰的忧郁 作者 梅洁
内容提要:本文描写了楼兰的毁灭,宁夏、青海、甘肃中东部地带环境的破坏,告诉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感想体会: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做此题时,要先通读全文,概括出主要内容,再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词句积累。吞噬 湮没 踩覆 暴戾 回眸 悲怆
晓谕臣民 络绎不绝 面目全非 追古抚今 一、在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面打“√”,在错误的读音下画横线,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1.暴戾    悲怆   安营扎寨   (   )
2.湮没    表彰   坚持不懈   (   )
3. 回眸    吞噬   腾格里    (   )lìchuànɡ zhàiyānzhānɡjiě múo shìténɡ.........√xièmóu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面目( )( ) 追( )抚( )
晓谕( )( ) 起早( )( )
( )( )不生 络绎( )( )
1. 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被自己破坏得( )。
2. 经过几年来( )的努力,他终于战胜了对手,获得了冠军。全非古今臣民贪黑草寸不绝面目全非起早贪黑三、按要求写句子。
1.沙坡头是腾格里大沙漠南端紧逼黄河的连绵沙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必须停止破坏环境的愚蠢行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沙漠面积不再扩大,沙坡头建立了固沙林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坡头是沙山。
我们不得不停止破坏环境的愚蠢行为。
为了避免沙漠面积再扩大,沙坡头建立了固沙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