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0 08:18:57

文档简介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曾被谱成曲子,填作了歌词。全诗共四节,追昔惜今,既追忆了我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积累战斗,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又抚看今朝,叙述了烈士们当年激战过的地方成为今天鲜花盛开的地方,表达了对先烈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本诗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用形象说话是本课表达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本诗中的生字,理解生词的词义。
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背诵。
通过品读诗歌,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热爱今天幸福生活。
学习本文寓情与景,借用形象来抒发胸中之情的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的查阅及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作者追昔惜今时对红军革命精神的歌颂及对今日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曾经在四年级学过《飞夺泸定桥》一课,对泸定桥的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红军浴血奋战,不畏生死地夺下泸定桥的事迹也熟悉。但如何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站在铁索桥上那时的心潮澎湃的感情思绪呢?应把握诗歌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细细品味领悟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本课没有太难掌握的生字,但有易混用的字。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我站在铁索桥上
问:你知道铁索桥指的是哪座桥吗?
出示泸定桥的图片
提到泸定桥让你想起了什么?
学生一定会想起《飞夺泸定桥》一课,可让他们结合资料讲一讲当时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同学们,这是一首诗歌,让我们齐读课题,思考: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
1.自读课文的同时,自学生字词,有问题提出来。
2.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学生提出自己不易掌握的生字,共同学习。
教师出示几个字词,并着重强调:
冲突的冲的发音,提问学生还有哪个发音?
出示几组易混淆的生字:撒(

漂(

洒(

飘(

汹涌激荡
3.指名初读诗歌。
三、精读诗歌
(一)出示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的前四行。
我站在铁索桥上,
我站在铁索桥上,
桥身在轻轻地摇晃。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
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
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
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
(后面随着讲课补充上后三行)
啊!
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声歌唱!
1)自由读这两小节诗歌,你发现了什么?(找出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
2)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
3)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了二郎山飘来的云雾和大渡河水,这两种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
朦胧
波浪翻滚
师:诗歌中的哪些词会给你这样的感觉呢?
指读,读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来。
比一比,看谁把意境读出来了。
过渡:站在这样摇晃的索桥上,作者的心中似大渡河里的滚滚波浪,汹涌激荡,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是什么掀起了作者心海之波?
(二)出示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
英雄的红军,
啊!
曾在这里强渡,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高举着红旗,迎着火光。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勇士们哪,
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
攀着一根根铁索,
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冒着秘密的弹雨,
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
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1)作者想到了这些,你读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
2)第二小节,看着脚下的大渡河水,作者想到了红军,想到了他们怎样?让我们也再次回顾一下吧。
播放录像:“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作者想到了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红军,心潮怎样?
从哪些句子和词中你体会出来的?
画出来:强渡
高举
迎着
攀着
冒着
冲破
这些词在读的时候你打算怎样读呢?
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读后,体会一下这一小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请大家再读读第三小节,作者又想到了什么?
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师生合作读,为背诵积累做准备。
师:啊!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
读了这一小节,你读出作者在此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
你又是怎么读出来的呢?
让学生抓住课堂、梨花这些美好的事物去体会,以及为什么用两个“轻轻地”
师:是啊!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已经建起了孩子们的课堂,听那朗朗读书声,孩子们在为着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学习,看到他们那么幸福,这不正是先烈们的理想吗?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因为它来之不易啊!
多种形式再练读这两小节。
(三)过渡:作者追忆过去,又联想到今天,感慨万分,心潮(
),他要把这心中之情抒发出来,教师边范读并补充完整最后一小节。
全班同学齐读。
四、读诗,背诗,唱诗。从整体上回味本首诗歌。
1)小组合作读诗,并展开比赛。
2)背自己喜欢的诗节。(到此,应是水到渠成)
3)这首诗曾被谱成曲子,我们来听听。
放歌曲:《我站在铁索桥上》
五、拓展延伸: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熟练背诵喜欢的诗节,看谁能背过全诗。
2.
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顾工
追忆
强渡
高举
迎着
攀着
冒着
冲破
——缅怀先烈
心潮
汹涌激荡
惜今
课堂
梨花开
——————珍惜今天《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2、想想诗歌主要写了什么?每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列出简单的提纲。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自由读课文,思考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画出相关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汇报
学习第一节诗
1、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
(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诗句体会到什么呢?(铁索桥的惊险)
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出示资料:泸定桥横在大渡河上,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
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当时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3、师:齐读第一节。(师生齐读)
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着二郎山的云雾和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
2、理解“强渡”的意思。
3、师:那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第2小节,找到相关的语句。(一根根铁索
密密的弹雨
敌人的火网

4、师:同学们,当时大渡河是我军北上的必经之路,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我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强渡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
出示飞夺泸定桥的图片资料及句子。(攀着、冒着、冲破等)
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具有英雄顽强,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
师:面对着天险,英雄的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
男女生分读,
齐读第2小节。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
出示: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学习第三节诗
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年……
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带着敬意来读这一段。
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当年英勇奋勇的战斗情景,诗人的心情怎样呢?(心潮汹涌激荡)
2、你是怎样理解“汹涌激荡”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诗人歌唱的是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怀着敬意背送自己喜欢的诗节。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感动。
五、拓展资料:
1、师:长征胜利以后,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著名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