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 (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 (共6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0 10: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
变的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
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的一生……1、名人读书名言大家说 1.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到 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其它名人论读书: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李清照的读书方法:
 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3.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4.孔子的“学思结合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追随名人 踏入读书殿堂一、名言指路
二、古诗欣赏
三、故事传唱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到 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只有经过思考,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变为自己的思想。
----(英)洛克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美)爱因斯坦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 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代之劝学古代之劝学唐 王贞白读 书宋 陆 九 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2、读书故事大家讲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
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囊萤映雪“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 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凿壁偷光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 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 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 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拓展视野 收获读书乐趣一、作家作品 猜猜看
规 则:
1.第一个条件猜出得5分
2.第二个条件猜出得3分
3.第三个条件猜出得2分
4.第四个条件猜出得1分
1、他幼承父训,广读群书。
2、他完成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巨著。
3、其作品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西汉史学家,作品《史记》
司马迁1、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家、翻译家。
2、 2003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他穿越一个
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他 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
3、他的名言: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
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4、成熟代表作《家》《春》《秋》,晚年代表作《随想录》。
巴金
1、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
2、他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
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3、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至今还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4、我们刚学完他的《谈读书》。
培根
1、是我国的作品,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
子篇。
2、它的作者把法国巴尔扎克及《人间喜
剧》介绍到了中国,并翻译了其中的
大部分作品。
3、作品的内容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
子深厚的爱。
4、 它由一封封的家书汇编成册。
《傅雷家书》1、书中写的是个人生活,却凸显了旧时
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
2、一部充满温馨的回忆又不乏理性批判
的作品。
3、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
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4、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集。
《朝花夕拾》1、这是一部来自西方的小说。
2、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
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
3、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
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
读读它。
4、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
者,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
年孤独的时光。
《鲁滨孙漂流记》
1、意大利的作品。
2、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
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3、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
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4、它原名《心》,作者是意大利作家
德·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1、她是我国现代文学长廊中一著名人
物形象。
2、她有王熙凤般“未见其人,先闻其
声”的特点。
3、她说话尖酸、刻薄。
4、她被鲁迅描述为形象的圆规。
杨二嫂1、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2、他直爽率真,脾气火爆。
3、他斗浪里白条,他沂岭杀四虎。
4、绰号黑旋风。
李 逵1、他是一位德国诗人。
2、他花了近60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长篇诗剧。
3、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与荷马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4、青少年时代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1、他出生在法国。
2、他是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3、左拉盛赞他是“新的艺术法典”的创立者。
4、成名之作《包法利夫人》 。
福楼拜
1、他是一位伟大的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2、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 高尔杰耶夫》。
3、曾把自己比作“海燕”。
4、代表作《母亲》《我的大学》。

高尔基
?
1、他活了38年,出生于俄罗斯。
2、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造者。
3、他为妻子与别人决斗身受重伤而死。
4、著名诗歌《短剑》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普希金
二 、多读多思 巧答题
规 则:
1、每组任一人选号答题;
2、其他组可作补充,酌情加分。
①吴用的绰号、一句话故事(说两个) ( 2分)吴用绰号:智多星
吴用智取生辰纲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吴用使时迁偷甲②《名人传》的作者及国籍、哪三位名人(2分)《名人传》作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三位名人: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③宋江的绰号、一句话故事 (说两个) ( 2分) 宋江绰号 及时雨 呼保义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宋江怒杀阎婆惜
宋江智取无为军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④根据故事情节对下联:
杨志押送金银担;

(2分)
吴用智取生辰纲⑤《水浒》的作者及朝代、
主题(3分) 作者:施耐庵 元末明初
主题: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
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
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人生经历和反抗道
路,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⑥根据故事情节对上联: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2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⑦《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及
国籍,从鲁滨孙的离奇遭遇中,
我们学到了什么?(3分) 笛福 英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
当遇到困难、挫折等不幸时,只要有勇气、
有毅力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
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迹来。
⑧背诵《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中的经典名言(4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读书观念大家谈
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的关系?
二、怎么看待“读图”与“读文” ?
三、网上阅读之我见。
对于中学生来说,读书是为了给一
生的做人和运用语文打下底子,当
然应该以读名著为主。能看一点流
行文化,但一定要适量,而且一定
要选择其中的精华。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主
要是阅读书面文字的能力,“读
图”有它的好处,但毕竟是第二
位的。因此,无论如何,初中生
要以读文为主。网上阅读有许多特点,但是需要
同学们自律,自护,正确对待。三、勤写勤练 乐无穷 我的格言我设计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愿同学们都与好书作伴。只要是好书,
就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
的知识渊博;只有与书作伴,思想才不贫
穷、不孤独,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
能充满情趣。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吧!踏上
这人格的阶梯,充实自己生命的历程,做
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我们的人生
也就上了一个高度,生命的价值也就有了
意义!寄语:走进书的世界练笔: 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和书籍打交道。本单元又学了许多与读书有关的文章,拿起你的笔来,写下你的读书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读书的喜怒哀乐,或发表你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练笔: ???? 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随便翻翻。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实践。读死书,读书死,结果造就的是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是书生”。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葆有读书乐趣,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精华,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或说明,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与“书”相关即可。 思路点拨 ???? 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中学生,每个 人都有丰富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经验体会,感触自然更深一层。由此看来。此题显然落到了中学生话题的中心来了,写起来自然也就有说不完的话了。如此,首先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其间自然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失败和烦恼;其次是读书过程结果中的故事、经验和体会了,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断和感想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意味;还可以畅想未来,设想将来读书的情况。此外,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也是“读书”这个话题中的内容。只要你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选取上述几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记叙,或议论,或抒发感情,作文就有把握了。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书陪伴我成长》
《书之悟,书之乐》。 《体验读书》 《读书,我的快乐之源》 《书——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书——我心灵的友》???
风景这边独好  放心  书山探幽  书海泛舟  书中三味  要求:1、题目可自拟,也可参考以下题目: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②读书使人________________(可填充实、快乐等等)
2、文体特征要突出。
3、主题力求深刻。鲁迅的“随便翻翻”一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叶内容,不费力,不劳神,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好 读 书 不 求 甚 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