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件(共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件(共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20 18: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3: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步伐。 ——《中国现代史》 材料1: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史》 材料2: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中国现代史》 探究1: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当时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①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文化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②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 ③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探究2: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什么是“双百”方针?其内容和内涵是什么?2、“双百”方针的内容与内涵 (1)内容: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2)内涵: “双百”方针的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科学 民主
请思考“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注意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
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
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科学技术领域文学艺术领域电影创作: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4.意义3.成果 摩尔根学派李森科学派 1956年8月全国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明确表示不赞成把摩尔根的观点说成是唯心论,宣布全部摘掉过去强加给摩尔根学派遗传学的各种政治帽子.第一个贯彻双百方针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 探究3:阅读课本P97,思考并讨论:“双百”方针提出后到“文革”前,我国的文艺科学发展状况如何?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曲折的年代——“双百”方针贯彻受挫 材料1: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中国电影史》 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消的原因是什么?“左倾”错误的发展政治运动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材料2:父母们记忆中曾在“文革”期间放映的电影 结合以上表格,你能简单分析“文革”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吗?“文革”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 材料4: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中国电影史》 材料3:“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将改编后的现代京剧《红灯记》等作为“样板戏”,推广到全国。一时间,全国各地京剧团只能演出样板戏,地方戏剧也移植样板戏,电影也以样板戏拍摄成的戏曲艺术片为内容,各单位还组织学唱样板戏,全国上下成了样板戏“一统天下” ——《中国电影史》 不适合,八个样板戏根本满足不了人民多样的文化需要。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 结合材料一、二、三、四,简单分析“文革”期间国内文艺业发展曲折的原因?①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② 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③ 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到彻底破坏 二、曲折的年代1、妨碍社会主义文化正常发展的原因:2、表现:①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②反右倾斗争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1)一些正确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批判(2)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⑶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文化事业的概况
(1)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化领导机构几乎瘫痪,文化部门的领导权被林江反革命集团所把持;
(2)报刊大部分停刊,出版业几乎停顿,造成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
(3)文艺舞台上百花凋谢,万马齐喑,一片萧条残破景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污蔑建国17年来文艺战线被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政,整个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
(4)以致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利亚电影莫明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
文艺作品遭封杀;
“八亿人口八个戏”;表现文艺惨遭摧残的开始: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会议,《纪要》出台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影响破坏。各路大仙不能幸免故宫被改成血泪宫观音被判死刑焚烧古籍字画田汉被批斗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湖自尽1966年9月3日,翻译家傅雷及夫人被迫自缢吴晗,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 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
虎山《海港》 》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三、文艺的春天“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新时期出现文艺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1、原因: ① “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② 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③ 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文艺的春天“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进行2、文艺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 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 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曲、电影等。学术讨论空前热烈(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3)要处理好三个 关系:(4)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百花齐放 生机勃勃百花凋零 万马齐喑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贯彻破坏重新确定“双


针”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