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三民主义形成1、背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①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方案先后碰壁。(时代需要新的理论) 探究一:为什么要出现新的理论?又为什么能出现呢?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时代需要新的理论)②孙中山上书失败后,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③他从实践和理论上不断丰富其革命思想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2、1895年领导了广州起义
3、在英国,他通过学习、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并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民有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民治就是政治是人民所共管,民享就是利益是人民所共享。这些大大丰富了他的民主革命思想。
4、1905年在东京组建同盟会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它也离不开伟人努力。规律认识:
时代呼唤革命理论。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 胡适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他的救国主张,但未得到答复。这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呢? 探究一:为什么要出现新的理论?又为什么能出现呢?2、提出
(1) 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 ,提出了“驱_______,恢 ,创 ,平 ” 的纲领;
(2)在《_____·发刊词》上,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____)。3、内容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探究二:看课本79页学思之窗,思考孙中山所说的三种革命指哪三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分别对应哪一种革命,各自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各自的地位在三民主义中又如何呢?民族
主义民权
主义民生
主义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推翻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前提核心补充
发展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巩固新政权民族
革命政治
革命社会
革命一、三民主义的形成4、评价 关于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请思考
清政府在那时与洋人是什么关系呢?
用革命手段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愿望呢?
这个愿望明确提出来了吗? 进步性: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探究三:我们如何全面看待三民主义呢? 局限性:但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一、三民主义的形成4、评价 关于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请思考
这主要反映了谁的政治要求呢?表达中国人民的什么愿望呢? 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利益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愿望。探究三:我们如何全面看待三民主义呢?一、三民主义的形成4、评价 关于民生主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请思考
这主要反映了谁的经济要求?
可以看出民生主义的性质是什么?
原主指谁,说明民生主义有什么不足呢? 进步性: 表达了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要求。 局限性: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探究三:我们如何全面看待三民主义呢?4、评价无明确的反帝要求无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②进步性③局限性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后来如何发展的呢?)①性质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什么影响呢?后来三民主义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探究三:我们如何全面看待三民主义呢?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小试牛刀)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C这说明孙中山民生主义提出的目的是什么呢? 防止贫富不均,缓解劳资矛盾,解决革命后的社会发展问题。 5、实践 探究四: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活动?结果如何?(1)、二次革命(2)、护国运动(3)、两次护法运动一、三民主义的形成维护民主共
和斗争失败
重大成果:(2)、颁布临时约法(内容及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敢问路在何方?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孙中山放弃or继续?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以俄为师二、发展--新三民主义1、背景(2)俄十月革命影响以及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3)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2、提出 年,国民党 大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探究五:孙中山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呢?3、内容二、发展--新三民主义 探究六:阅读课文P80第四段,指出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哪些质的飞跃?
明确“反帝”,民族平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①节制资本
②耕有其田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新 三 民 主 义明确“反帝”,民族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节制资本,耕有其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 政 策民族民权民生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三大政策探究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 2、新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__________。1、__________蕴含____________ 。请把“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精神”、“革命纲领”、 “方法与手段”分别填入上列空格中。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精神革命纲领方法与手段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国。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探究八: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ABC请把“反帝反封建”、“铲除私有制共产主义”、“仍然财产私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分别填入A、B、C三个区中反
帝
反
封
建铲除私有制共产主义仍然财产私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有这样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两党的阶级
属性不同4、评价二、发展--新三民主义 探究九:我们如何全面看待三民主义呢?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 这对国共两党的关系有何影响?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什么影响?4、评价5、实践:
二、发展--新三民主义进步性:
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国民大革命高潮到来。
局限性:
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国民大革命探究九:我们如何全面看待三民主义呢?三民主义时代呼唤革
命理论辛亥革命新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2、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大显身手BD 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D 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呢? 是新三民主义。
因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4、(1)本课内容涉及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2)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1、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
2、为民族革命贡献毕生精力的高贵品质。 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课外探究:
1、孙中山的“实业救国”历程。
2、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恋。
3、孙中山与植树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