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0 20: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掌握“痣、鞭、狡、猾”等生字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涵丰富感情的特点。
4.学习本文通过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5.培养学生热爱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涵丰富感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通过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痣、鞭、狡、猾”等生字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走进主人公,品析蔡来师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
2.
师书写板书:我的老师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学习生字词语
蔡芸芝
黑痣
教鞭
狡猾
海鸥
模仿
占据
军阀
褪色
焚香
磕头
卜问吉凶
劝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2、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五、走进主人公,品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1.分段读文
2、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
    (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2)“让我们观察蜜蜂”。
   
(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3、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4、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 (热爱学生)
   5、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例写她热爱学生的品质 (①假打真爱②教跳舞③观察蜜蜂④教读诗歌⑤排除纠纷。)
   6、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热爱。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
   7、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 (①老师爱我们;②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③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④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⑤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8、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五、布置作业:
推荐课外读物《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涵丰富感情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
教学过程:
品析人物形象
1.文中讲了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哪件事给“我”印象最深?
2.“有一件小事……”一自然段中“占据”怎样理解?为什么这件事会占据孩子们的心灵呢?
体会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刻含义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3.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 
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
 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3、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赏析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5)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五、教师小结: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作者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我的老师”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450字左右。
  【板书设计】
               2、我的老师
                  
              我  
难忘  
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