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演示:浇不灭的烛焰
观察: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镜子的表面,并看看我们在镜子中的样子
我们将表面平而光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把镜子中的“面孔”叫做像
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面等也能看做是平面镜。
猜一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猜想:
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 (上、前、后);
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是____(虚、实)像.
设计实验
怎样确定像的位置?
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怎样确定像的虚、实?
实验器材:平板玻璃、玻璃支架、三角尺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白纸、 直尺等
实验验证
1. 将平面镜插入支架, 放在方格纸的一条直线上(平面镜底部与这条直线重合),并用三角尺检查平面镜与底面是否垂直。(实验的关键)
2.将物A放在平面镜前,观察它的像在哪里?并在方格纸上标上记号。
实验验证
3.将另一个物B放在镜后,慢慢移动,使它与物体A的像完全重合,并标上记号。此时物体B的位置就是物体 A像的位置。
4.观察并比较物体 A的像与物体 B的大小。
5.用直尺分别测出两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改变物体A 到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学习了小孔成像,成的是什么像?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什么呈现烛焰的像?
实像:能被人看见且能用光屏接收到的像
从人的脸部射向平面镜的光线能透过平面镜到达镜子后面吗?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用白纸作为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能否接收到像?
虚像:能被人看到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实验与记录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比较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像和物体相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小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小结: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观察和找到像的位置
用茶色玻璃的目的:使成的像较明显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为什么未点燃的蜡烛有时无法完全与像重合?
① 玻璃镜有两个反射面,蜡烛通过玻璃镜形成两个不重合的虚像
解决方法:选择较薄的玻璃
②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1.
2.身高1.6m的学生站在平面镜前 0.5 m,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 当他后退 0.5 m 后,人和像的距离是 m,像的大小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1.6
0.5
2
不变
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C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M
N
A
B
A’
B’
因为是虚象所以用虚线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所以可用 对称法 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C
D
三、平面镜的应用
1、生活上:
(1)用平面镜梳妆
(2)店铺中用平面镜增大视觉空间
(3)舞蹈演员用平面镜来矫正形体
(4)牙医用平面镜来辅助诊断病情
2、军事上:
潜望镜
利用平面镜成像
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
传播路径
3、光污染: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3点20分
解此类题你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
C
2.右下图所示,小明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在桌面虚线处竖立一块 ,在它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B,若要确定A的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 ,这里小明采用了 研究方法.要研究像与物到镜面距等,小明还需的器材为 .
薄玻璃板
移动棋子B使之与A的像重合
等效替代
刻度尺
3、我国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这个装置虽然简单,但意义深远,它和现代所用的 的原理是一样的。
平面镜
水盆
潜望镜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
李白的这首诗里包含什么样的物理知识呢?
光的直线传播
平面镜成像
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要倾斜安装?
避免车内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
如图(a)所示,三角形ABC放在平面镜前,画出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
/
M
N
1、在玻璃板前放一粒棋子A,观察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在实验中人们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一步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的试验方法。
为了找到棋子A的像的位置
2、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此时人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 米,若人向镜移近1米,则人与像的距离为 米,人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不变
等效替代法